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图书馆有利于拓展文献资源,拓宽服务领域,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早已投入力量研制数字图书馆,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增强协作意识,借鉴国际化的标准体系,引进先进的技术,积极培养数字图书馆开发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创新与延伸多元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对NISO与ISO相关标准与规范、我国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与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指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瓶颈之一是国家的信息标准化程度太低,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标准化制约着数字图书馆建设.论文还进一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基于数字图书馆的远程教育方式面临着资源建设、支持服务、个性化课程开发和交互影响等诸多问题,亟需通过数字图书馆的标准与规范建设来解决.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对Internet环境的抽象的系统集成架构平台,近几年来从理论走向应用的实践昭示着SOA标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在我国的实施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的实践是从1995年逐步开始的.从图书馆行业、博物馆行业、档案馆行业、广播电视行业、教育行业等逐步扩展.由于数字图书馆发展与建设阶段的不同,各类数字图书馆所有的特征也略有差异,只要具备元数据特征和对象数据特征的都可以称为数字图书馆.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成果、全文检索的成果扩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果扩展、数字图书馆软件的成果扩展和工程化的建设扩展.我国的数字图书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家和行业中心为核心的、行业内部树型结构的格局,呈现出国家和行业中心横向联合更深入、行业纵向覆盖更广泛的发展趋势.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依赖于标准与规范的制订与执行.由于数字图书馆外部标准规范的逐步建立,各个数字图书馆之间依靠标准和规范逐步实现了互通、互操作、互交换的目标.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多样性,使得各行各业受益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它已经在教育、科技、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广播电视等行业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及其类型,阐述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从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5点措施,包括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实施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注重网络安全;加强相关技术研发,优化网络环境;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7.
Web创新与数字图书馆价值链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Web创新现象入手,系统剖析了数字图书馆价值链的组成环节,构建了价值链的基本框架.结合Web创新技术,讨论了建设开放式用户互动平台、知识共享社区、加强资源外包等优化数字图书馆价值链的策略,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从物质价值链(PVC)到虚拟价值链(VVC)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一支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简要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具体分析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人才需求类型.从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统筹兼顾,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强化继续教育,挖掘和培养现有人才的潜能;部分人才采取外包与合作形式;建立促进人才发展的管理机制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公司化运作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祖逵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39-141
针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结合英美等国在数字图书馆发展建设中的经验,提出了对数字图书馆公 司化运作的构想,以期促进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加强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期重在培育高端用户群、优化数字图书馆管理架构等 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隐私权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一个重要法律问题,对其保护关系着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隐私权保护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从国家立法、行业自律和用户自保三个方面来加强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