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锻炼为依据.是一项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有效机制。如何考核与评价学生在一学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本文就高中女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提出能全面反映学生课堂表现.且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可操作性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目的是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评价体系更符合学生素质教学的要求.更符合健康第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学开体育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上养成好的乃至终身的运动习惯,所以,体育老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健康的重视,更要使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部分初中生在体育课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心理障碍严重阻碍体育课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对体育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呈现形式、形成过程进行剖析,探究预防、疏导、消除策略,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有利于教学的课堂环境,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学生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第一,对练习的消极、厌倦心理。第二,对练习的抵制、对抗心理。第三,对练习的忧虑、畏惧心理。第四,练习中的自满、自足心理。这四种心理障碍,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通过学生间的情感传递,由局部感染到整体,直接影响体育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体育课中的体操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针对成因采用实验法,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5.
开放式的体育课基本部分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师生互动成为可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都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这就势必造成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崇尚健康第一.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今天.这肯定不能适应学生为了健康与参与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的要求。开放式体育课基本部分模式是指.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由学生自选项目、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要回答的问题则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的不够圆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校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现。通过分析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对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有效途径。体育课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但是往往一些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心理治疗中存在的难题.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体育课作为大学人文素质类课程之一,除达到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外,还能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疏导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注意体育教学与心理障碍疏导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以体育差生厌学体育课行为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分析体育差生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来探讨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建议体育教师应该针对导致体育差生厌恶体育课的心理原因,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女同学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特别在健美操课这种带有一定表现力的课程时,其心理障碍特别明显。笔者针对这种心理障碍的表现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利于女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由于体育教学的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使体育课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为此,教师应通过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防范中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为减少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志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202+204-202,204
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感出发,以"健康第一、人人参与"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我校10级护理系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就当前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中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应该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去,因此建议将学生的余暇体育情况与体育课考核紧密结合,使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得以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我国普通高校俱乐部形式开展公共体育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依据,促进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知行学院公共体育课原有成绩考核方法的基础上,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提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课成绩多元化评价构想,建立了一套新的评价模式。通过对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案的实验研究,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健康第一"、"快乐体育",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如何贯彻这种教学理念,解决体育课中惧怕受伤、单调乏味、敷衍了事、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认为把侗族歌舞中的"柔性"、"娱乐"、"群体"等文化特质引入体育课教学中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新课改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为出发点,积极探讨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尊重的体育教师,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建辉 《中学理科》2006,(11):77-80,95-9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蕴含着素质教育新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它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能设计、组织、评价一堂体育课;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尚的人格.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借助于多科视角,研究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并对这些障碍进行分析研究,推出几点建议让其在体育课中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让其形成适宜心理状态,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丽 《学周刊C版》2011,(9):176-176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愉悦。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体育课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观念.采取创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以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资源、技能为载体,课的形式刻板而单凋,教学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以惠安县第一中学高中学生120人为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法,针对高中男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男女生分班教学的尝试.结果显示,高中阶段的体育课,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