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杨期存 《考试周刊》2010,(18):35-36
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一位在不断寻找身份中成长的黑人青年,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他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经历种种波折以后.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可见性,这是他走向完整人格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尔夫.艾里森创造性地将黑人音乐融入小说《看不见的人》之中,深化了黑人寻找身份的小说主题,颂扬了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化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本文试图解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音乐,探讨其在突出小说主题、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莫里森是位现实主义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表现黑人种族的悲惨命运和历史文化。代表作《秀拉》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述了黑人秀拉姑娘的悲惨命运。塑造了一个与传统格格不入的黑人女性形象,《秀拉》不仅在思想深度超越了黑人在此以前创作的小说,而且走在同时代人创作的前面,对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寻找自我价值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土生子》、《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这三部里程碑式的黑人小说中对黑人年轻一代的典型成长过程进行了描述,指出黑人立足现实社会的根本是寻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指出当前黑人困苦生活的根源不只是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还有黑人自身的身份、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是一位在不断寻找身份中成长的黑人青年,以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出现的引路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极大影响着他对自我身份的追求。他经历了成年和成长的仪式,并从中获得了如何确认身份的顿悟,他的成长铺设在螺旋式结构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中,这些充分说明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6.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从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小说《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通过分析莫里森在小说中对黑人女性一段被遗忘历史的痛苦回顾,揭示出生活在奴隶制及其阴影下的人们,只有爱自己,积极融入黑人社区,才能直面历史的阴魂,重新寻找历史对现实的意义,粉碎无法言说的过去附加于身的他性,走上获得主体地位之路。  相似文献   

7.
《寻找格林先生》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的短篇佳作。小说围绕一位犹太知识分子在贫民窟中寻找社会救济金领取者的事件展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当代美国犹太人探寻生存意义的心路历程。小说中不同人物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贝娄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细致刻画,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生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作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的作品不仅表现黑人女性寻求独立的自主精神,也传承黑人群体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所罗门之歌》就是一部有关黑人男性摆脱他者地位、构建自我身份、寻找自我价值的小说。该书讲述了主人公奶人,由迷失自我、对周围人漠不关心、遗忘历史到清醒刚强、独自南下寻找祖先根源、领悟传统文化和祖先理想的转变过程,凸显了自我身份的构建与社会认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他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这一艰辛的身份追寻之旅充分说明建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关键在于接受本民族文化,自我身份认证的本质就寓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一直作为奴隶存在,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到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在林肯总统的领导下签署了《解放奴隶宣言》,但是黑人仍然受到压迫和不公平的对待。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黑人开始反对这种压迫和不公平,黑人作家也开始活跃在文学领域。1952年,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发表了小说《无形人》,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很大的争议。这篇小说不仅批判了种族歧视,而且提出了人们普遍面对的困境:寻找自我和个性。  相似文献   

11.
表面上看,《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第三世界"小说的继续,但实际上是一部以美国为"他者"的小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教养而无知的美国人形象,小说塑造了一个由于意识形态狂热而无知的新派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小说对战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里,"文化身份"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在小说中,埃利森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不同地位的黑人形象,这些黑人的遭遇让人感受到了美国处于不同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处境有了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3.
王若兰 《海外英语》2011,(4):203-204
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二战以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1952年获全国图书奖。作者凭借对黑人音乐的爱好与精通,试验性地将布鲁斯、爵士乐的精髓渗透到作品中,无论是小说的结构、还是其叙事语言都体现出明显的音乐特色。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文学传统中所显示的音乐特色和对小说中的布鲁斯和爵士片段进行分析,以展示埃里森将黑人音乐融合在他笔下的无名主人公追寻身份的过程当中,揭示无名主人公对其黑人身份的逐渐认同,突显音乐对美国非裔群体存在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个无名黑人追寻自我身份,却最终发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这样一个故事。文章从拉康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看不见的人》,指出主人公的经历其实是一个追寻自我理想。并在理想破灭后回归“真实自我”的旅程。“看不见的人”则是主人公自我异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从出版之日起就倍受评论家的关注。尽管这部小说以一位黑人男性为主人公,展示他的成长历程,但众多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人物在小说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人物,进而揭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6.
比尔·科西是托妮·莫里森小说《爱》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作家笔下又一位心灵扭曲的黑人男性形象.通过对该人物的性格悲剧进行精神分析,认为他是一个戴着面具,始终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其性格悲剧说明,黑人只有重新审视历史,勇于面对过去,才能克服“身份焦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7.
小说《紫色》是一部以"黑人女性主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自1982年问世以来受到许多文学家、批评家的高度评价。立足女性主义观点,在小说创作背景以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小说的成长主题,解读小说《紫色》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揭示男权统治对黑人女性和自然的压迫,提倡人与人的和谐共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赫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她的一生构成了一串没有答案的谜。事实上,赫斯顿着力表现的是黑人文化语境下的黑人经验。在《他们眼望上苍》里,她让一位黑人妇女而不是男人独领风骚,使被遮蔽的女性自信与自强重新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一改美国黑人文学的性别模式,塑造出一个寻找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黑人女性。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传统美国文学禁区,也为后来黑人文学整体振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题材批评法,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分析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中所具有的成长小说特征,探索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以期证明《紫色》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从而为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同时为国内外学者对成长小说的研究特别是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君 《华章》2011,(25)
小说《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奶娃”一家三代对不同时代美国黑人的生存方式的不同理解,展示了在白人文化压迫下的美国黑人对白人文化的不同的态度以及对黑人文化的追寻,尤其是主人公“奶娃”从密西根往南方的旅途中,寻找家族祖先的足迹,在寻找的过程中,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转变,并最终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