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明代游幕文士的代表人物,徐渭的游幕经历具有比较典范的意义,其诗文创作与之息息相关.幕府制度的改变,使得众多文士的游幕动机不再以入仕迁转为目标,而是明显带有经济化的特征.从幕修等实际所得考察,明代游幕文士的生存处境是比较恶劣的.他们在幕中的写作方式以代笔为主,具体内容则因幕主的社交需要而定,这直接抑制了幕客们真情实感的表达,并制约着他们文学才华的发挥,最终影响到此类作品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游幕又为徐渭等布衣之士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军国大事和开阔视野的良机,还能使他们广交诗朋文友,进而丰富其诗文创作的题材与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文学传播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叶绍本《兼山堂诗序》云:“自古诗人多出幕僚。”文人游幕是历朝都存在的文化现象,分别在战国、唐代、清代达到三次高潮。而战国乃文学的非自觉时期,游士活动尽管对其时文学产生影响,但很难作为文学专题进行学术研究。唐代,文人游幕极为普遍,亦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戴伟华先生《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即最早对文人游幕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与幕府密切关联的明代中后期文学及清代文学的发展则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清代游幕与小说家的创作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文人以幕友为谋生手段是平常的社会现象.在幕友中出现了大量小说家,则是清代比较突出的文学现象.从阅读视野来看,清代除了官僚以外,一般落第的贫寒书生是没有条件得以博览群书的,而幕友的身份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优良的阅读条件.幕友不仅能阅读官方、幕主的藏书,还可以阅读"邸报".从社会视野来看,清代埋头举业和考据的文人,与社会现实较为疏离,他们或不关心,或没有机会观察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然幕友在处理刑名、钱谷、征比等事务中,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社会信息,其社会视野比埋头书斋的文人要开阔得多.清代小说家的游幕生活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清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与作家广泛的游幕生活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徐渭的文学创作与游幕生涯患息相关.在明代幕府制度下,文人的游幕带有维持生活的经济目的.但他们的经济条件并未由此根本改观.游幕为徐渭等布衣之士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军国大事和开阔视野的良机,还能藉此广交诗朋文友,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的题材与内容.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出现的消费主义和欲望扩展,文学也开始流行"欲望书写".欲望是内涵宽泛的人类社会现象,其抽象之意就是欲求与希望.精神欲求是欲望的重要构成与强烈动力,欲望有差异,更有共通性.文学描写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的历史现象,文学书写与市场经济无关,任何时代均存在欲望.文学书写是一种良莠并存的现象,评判欲望书写良莠不可简单化,对欲望道德评判应综合审视.欲望书写应遵循以下原则:创作态度应该严肃;所描述的欲望应该具有经典意味和普遍的思想意义;应该尽可能揭示欲望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是所有的文学史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文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学作品,即“以文为本”.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还必须整合政治语境,即整合港澳台文学,将其融入文学史的书写之中;整合民族语境,将各民族文学合乎规律地融入文学史的书写之中.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文学是当代生态文学书写的一种独特形态.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以原生态自然作为表现对象,通过人对自然的体验和融合来展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他的大自然文学书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张扬了鲜明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取向,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这对于建构生态文明,提升民族的生态意识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麦尔维尔在《白鲸》中运用的哥特式自然书写,认为这种自然书写显现出作者对19世纪美国工业化时期自然生态文明和人类道德文明双重恶化的忧虑意识.指出这种哥特式自然书写也是麦尔维尔用来构建美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的重要形式,表现了他对美国民族文化和美国民族文学自觉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沈复是乾嘉时期的游幕文人,其创作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一书流传后世。此书主要以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书中多次提及沈复的游幕经历,因此文人与幕僚的双重身份使沈复的游幕文人形象自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书写的权利到现代女性意识和话语权力,这个过程是印度女性重新审视历史、现实和自我的过程。以历时性的角度,结合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每一个历史阶段印度女性文学书写的特点,印度女性文学历经的"沙门"时代女性文学书写的开端、南印度桑伽姆时期的发展、19世纪民族独立斗争的艰难书写和20世纪女性文学书写的繁荣,每一个时期都表现出印度女性的话语意识,她们的文学书写集中表达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文学史书写方式"已显颓势,新的"主题学"书写方式则悄然崛起.在"主题学"的视域观照之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发展呈现出"主题明确""脉络清晰""体系完备"的概貌,这是新的文学书写方式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以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四大布衣”为代表的布衣处士士人群在清初大都有游幕乞食的经历。作为“谋食”之举,为人作幕被视为降志辱身之举,游幕在影响士人心态的同时,也促使其诗歌内容与诗风发生演变。另一方面,游幕为布衣处士士人群提供了相对安定的薯述环境和广泛的交游范围,大幅提升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和学术水平。通过游幕,布衣处士士人群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更清楚,对他们应诏博学鸿儒科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苦难"是文学的重要母题,也是当下"乡下人进城"文学叙述的关键词.多数"乡下人进城"的苦难书写如实展现了城乡关系紧张、观念对抗的现状,自有其文学承担.而以王安忆<骄傲的皮匠>、池莉<托尔斯泰围巾>为代表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则注重心灵书写,以另一种视角和姿态来表述他们眼中的"乡下人",在人物形象和城乡关系上都开辟了"乡下人进城"文学的另一个向度,丰富了"乡下人进城"文学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日本文学与郁达夫的创作"这一课题,学界大多致力于从"私小说"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忽视了郁氏创作与日本文学更久远的传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郁达夫的情爱书写的独特性是受到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影响的结果.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的接受使郁达夫的作品更加丰富、更具张力的同时,也是造成郁达夫的情爱书写在大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中备受压抑和误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录》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录》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识,其故事和题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耳闻和朋友相赠、借鉴和利用前人的著作和作者自己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文学灾害书写接续了现代文学灾害书写的现实主义传统,延续了现代文学对苦难书写的现代性叙事模式.自然灾害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民族危亡”的历史想象,灾害的文学书写变成了“民族救亡”的行动,在对民族一国家的重塑中延续了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情怀,使文学更加贴近现实.当代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参与者广泛,长篇叙事作品大量涌现,出现了与现代文学所不同的新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礼赞.当代文学的灾害书写存在模式化、浅表性等不足之处,很难突破对灾害的表象书写.当代文学应积极地建构灾害的文化创伤,把灾害记忆转化成文化记忆,承担起人类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7.
新兴的都市文学应该是面向新兴的市民社会群体,对其新萌生的市民意识的文学书写。作家对个体市民的现代意识的发现和维护,才是决定都市文学书写的现代性程度的关键因素。评论者如果不能看到这种个体社会身份的转换与文学书写的内在联系,就有可能导致当下文学创建活动中批评的缺席。  相似文献   

18.
文化情境对当前文学底层书写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与大众文化的共谋,颠覆原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学叙事,给文学的底层书写造成困难的同时也孕育了爆发的机遇。当前文学的底层书写由微而显,但怎样摆脱文化上的困境、合理地表述底层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灾难一直是文学表述的母题,汶川地震掀起了超越以往的灾难书写热潮。文章总结了有关汶川地震的文学书写,分析了各种体裁的表述特点,探讨了其精神不足。  相似文献   

20.
刘再复散文创作与理论书写具有某种同构性.在其三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故乡是其书写的重要意象.由1970年代故乡意象的缺席到1980年代故乡诗意化、理想化书写到1990年代以来故乡内涵的丰富,其故乡内涵的变奏见证了作家文学观念、自我心路历程的曲折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