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谁掌握了下一代传媒人,谁就掌握了下一代传媒;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未来。承担着全国80%的新闻宣传工作任务的地市报人,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中坚力量。引导报社记者、编辑甚至经营人员走入新闻行业的第一任老师,一般都是记者部主任。选好记者部主任,用好记者部主任,时报社的未来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地市报社记者部主任,要树立五种“意识”,当好五大“员”。  相似文献   

2.
高晓林 《新闻三昧》2005,(12):50-51
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见报率”,进而如何把一般的新闻稿写成重点稿件或登上报纸的头条呢?这是有志新闻事业的通讯员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发表了工人日报社科教周刊部主任高晓林的章《“小题大做”:通讯员必备的“技巧”》,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通讯员写出上乘的新闻稿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而听一听编辑一线的指挥员、掌握着稿件“生杀大权”的部主任的忠告,是会大有裨益的。[编按]  相似文献   

3.
新闻之“德” 新闻人“掌握”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机关”。新闻舆论引导人们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从某种意义说,舆论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此新闻人的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  相似文献   

4.
金立平 《新闻世界》2009,(11):18-18
“农口谁去跑?”记者部周主任连问了两声都无人应答。当周主任环视的目光扫到我这个“新兵”时,我勉强地应道“我去跑吧!” 这是三年前我刚刚分到记者部分领采访部门的情形。实话实说,我当时打心眼里不喜欢跑农口,受“常规”影响,周围同事都热衷去跑“财经口”、“政法口”、“文教卫口”、“国企口”等等,认为这些“口”新闻点多,实惠也多,“跑”起来也觉得很体面、很风光。  相似文献   

5.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7,(12):49-50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6.
王瑾 《记者摇篮》2008,(2):18-19
策划,是近几年搞新闻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如今媒体竞争非常激烈,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其实这种竞争说到底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取,用句时髦的话就是"眼球经济"——谁争取到了更多人的"目光",谁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把这些"原料"加工得"独树一帜",才能"抢眼",而它的关键在于新闻策划,也可以说编辑策划。编  相似文献   

7.
"或"字之成为新闻有几个必要因素:一是必须有事实作根据,根据已有新闻事实作出未来判断.二是一定是受众关心的.有些单个的新闻事实是不为受众关注的,但因为可以"判断"出受众关注的结论,也可以成为"或"字新闻.三是有不确定性的判断.即使有最确切依据的"或"字新闻,也只能是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判断.  相似文献   

8.
周晗 《传媒观察》2013,(9):16-17
新媒体时代,海量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产生厚报焦虑。版数相对较少的薄报,如果“精”营得当,以专业眼光做新闻精选,以专业思想精耕细作,向读者呈现精品,反而能在未来群雄纷争的传媒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许青 《军事记者》2003,(12):46-47
“三贴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是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要求。我国传媒要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关键在于坚持“三贴近”。“三贴近”思想为当前我国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总体方向。认真领会和贯彻这一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坚持“三贴近”,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任何传媒都是一定阶级、政党利益和意志的代表。世界上没有任何超阶级的传媒。我国传媒是党领导下的宣传舆论机构,是党的耳目喉舌。当前,加强党对传媒…  相似文献   

10.
播音学界曾把新闻、通讯、评论的播音当作播音员的三大看家本领,谁能掌握好这三大本领,谁就理所当然称得上最优秀的播音员。新闻播音从录播要求少停机到直播要求少出错,语言的流畅只是表层的感受。究其实质,新闻事实的真,传播速度的快和播音表达的美,才是它的内动力。播音美不仅指声音形式,更含有思想感情。新闻播音亦然。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不仅是对各媒体新闻业务水平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当前传媒发展态势及其变化的一次审视。回望2008年的“两会”报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借力、借势和借道清晰地演绎了未来传媒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21世纪新闻传媒业至少需要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新闻(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等五类新闻传媒人才。然而,以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弊端凸显,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在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体”“用”融合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背景下,通过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增设“经典原著”课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等途径,有望培养出“体”(通识)“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3.
《河北广播》2008,(1):I0001
河北电台高度重视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宣传报道,台领导亲自挂帅,新闻中心、总编室、技术中心、记者部以及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组成了强大报道队伍,圆满完成了“两会”宣传报道任务。整个宣传报道“规定动作”无错漏,“自选动作”上水平,彰显了广播媒体活力和优势。期间共播发稿件150篇(次),时间长达860分钟,发稿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传媒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把关人”的传媒从业者,就更要认清传媒职业属性,做一个正确舆论的引导者。可是现实社会中,有关传媒人的新闻伦理失范和对新闻当事人及受众所造成新闻伤害的事件却频频发生。“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的报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此案报道的分析,探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导向论”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家办报”以及政治家办台、办刊的具体体现。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导向论”。 “导向论” 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是新闻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新闻舆论要讲导向,导向要正确,要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这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新闻传媒的负责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1、导向是政治家办报的体现。 首先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是毛泽东同志。1959年6月,毛泽东同志对吴冷西同志谈到“去年”的“头脑发胀”、“大谈共产主义”、“谁也没有注意价值法则,可是…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在报纸上已经很难看到不熟悉的生字和生词了,广播中,许多现场直播自然的口误让群众喜闻乐见。主持人的口头语和大白话也是听起来那么顺耳:电视新闻类节目除了中央和地方的新闻联播以外,我们都很难看到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照提词器播报新闻的场面。说也好,播也好,都是传媒与受众对接的一种方式而已。怎么样对接好,就怎么对接,群众是评判的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范以锦 《新闻前哨》2007,(10):34-36
传媒教育的所谓"学",就是传媒学问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术",就是从事传媒工作的技艺,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对"学"和"术"的理解不同会引起这样那样的争论,两者结合得不好也会引发学界和业界的非议。  相似文献   

18.
在各大传媒激烈竞争的今天,“说新闻”的出现及发展,无疑使电视新闻多了一份竞争力。作为电视传媒的传播主体和信息发送者,主持人也被要求具有对新闻综合掌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市场竞争和时代发展都对主持人这一行业自身的基础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今天.传统传媒竞争激烈.新兴传媒方兴未艾。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各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新闻是媒体的根本。面对同样一件新闻事实,谁的报道快,谁就抢到了先机;谁的报道“有血有肉”。谁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和“耳朵”。不难看出.时至今日,受众的鉴赏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仅仅交待清楚新闻的来龙去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杨惠 《传媒观察》2014,(10):40-42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新闻记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这种类型的新闻人才需求也更为迫切。面对这一变化,众多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对实践课程培养体系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当下传媒市场对新闻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