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媒体本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代言。同时,新闻的真实性,还体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假新闻的危害性大,要从源头上杜绝假新闻的产生。但是,假新闻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用心就能避免。  相似文献   

2.
李俊 《新闻窗》2007,(6):37-38
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成了虚假新闻的代名词,也为新闻界树立了一个警示牌,一些媒体称他是新闻界的一大耻辱,影响深远。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纸馅包子”事件有许多的经验教训可取。笔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有10年,对如何杜绝假新闻,在采访中有—些教训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新闻界广泛动员,大力发扬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虚假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彻底扫除少数人渲染夸大的不良习气,全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能否杜绝假新闻,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马虎不得。为了帮助青年新闻工作认清这件事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愿在这里讲述发生在老一代新闻工作身上的三件往事。或许,它还有点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古至今,中西新闻界对此没有任何怀疑。然而,假新闻始终威胁着新闻的真实性。在和假新闻的斗争中,在维护新闻真实的过程中,新闻学界从各个层面强调新闻真实的内涵、标准、必要性以及保证新闻真实的职业要求、操作程序与技巧等,并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概念体系。可以说,新闻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央相关主管部门共同采取行动,当前正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治理假新闻,摆上新闻界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新闻实践》2005,(7):3-4
6月17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省记协在杭召开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会上,省委宣传部领导传达了全国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精神,并就我省如何确保新闻真实性、制止虚假新闻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工作部署。全省11个市的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和省市新闻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发言和交流。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专栏,与新闻界同仁一起认识制止假新闻的重要性,剖析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危害,介绍有关新闻媒体在制止假新闻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铲除假新闻这一新闻界的“毒瘤”,维护媒体形象,提高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发生的"纸包子"假新闻事件,在全国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也引起了受众对假新闻问题的深刻关注。《解放军报》对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在《军事记者》今年第5期封五刊登了关于在读者中开展"确保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启事。现选择部分稿件予以刊发,希望这些稿件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引起媒体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朱一卉 《青年记者》2009,(12):42-42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原则,但人类在反映事实的时候,由于自身的立场、观点、利益和认识的局限性,都会有意无意地对事实进行筛选、加工甚至歪曲,因而,假新闻很难杜绝。加上媒体从业者及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别有用心、恶意制造,假新闻更是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
真实性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古至今,中西新闻界对此没有任何怀疑.然而,假新闻始终威胁着新闻的真实性.在和假新闻的斗争中,在维护新闻真实的过程中,新闻学界从各个层面强调新闻真实的内涵、标准、必要性以及保证新闻真实的职业要求、操作程序与技巧等,并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概念体系.可以说,新闻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假新闻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不断袭扰圈内大大小小的各种新闻媒体,严重侵害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健康肌体,产生错误的舆论导问,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和严重危害,已引起全国新闻界乃至全社会的公愤!笔者今年参加了全省杜绝虚假新闻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来自全国新闻界专家的讲座,他们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例,让在座的同行们为之赞叹,充分认识到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性可谓是新闻界一个永远的话题。尽管大家都一直强调新闻的真实性,但假新闻仍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在这些假新闻中很大一类是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不相统一。一位电视台领导在本单位的一次记会议上说:“其实我们这些领导很容易被你们记出卖掉。”这句话的实质讲的就是新闻真实性中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不相统一的问题。因为记提供给领导审查的新闻事实已经通过记的主观筛选,  相似文献   

12.
假新闻对社会的污染有目共睹,对新闻界的危害不可低估。借“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东风,各地新闻界形成新一轮打假风暴,营造新闻舆论“风清、气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新闻打假,不让虚假新闻溜进报纸版面呢?我们以为要把好如下三关: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坚持新闻真实性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新闻采写当中怎样才能避免写出虚假新闻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尽可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避免道听途说,不经核实。二、要把握事物的本质,研究材料、分析材料、杜绝假新闻。三、要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避免知识不足,真假难辩。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一旦离开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其合法性根基,立即坍塌下来。因此,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真实性或客观性问题已经成为新闻行业安身立命的大问题,也成为折磨一代又一代新闻从业者的心结。但是,现实中新闻生产却难与假新闻绝缘,不论是出于主观原因,还是缘自客观原因,假新闻一直如影随形地追逐着真实的新闻。综观中外新闻史,真/假新闻的较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在中国新闻生产语境中,对假新闻的抵制和阻击一直是十分坚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原则,但人类在反映事实的时候,由于自身的立场、观点、利益和认识的局限性,都会有意无意地对事实进行筛选、加工甚至歪曲,因而,假新闻很难杜绝.加上媒体从业者及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别有用心、恶意制造,假新闻更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如果任凭假新闻泛滥,那是对受众知情权的蔑视,最终伤害的是新闻事业的根本.因此,在新闻界高举打假的旗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易翔 《新闻窗》2008,(4):120-12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刚性的本质的一种属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是整个新闻大厦的基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违背真实性原则写假新闻的也不乏其人,他们不尊重新闻事实,编造假新闻的行为,违反了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起到了负面的宣传效应。那么,如何做到遵守新闻的真实性而不写假新闻呢?下面,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杨子才 《新闻窗》2006,(1):48-48
目前,我国新闻界广泛动员,大力发扬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虚假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彻底扫除少数人渲染夸大的不良习气,全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能否杜绝假新闻,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马虎不得。为了帮助青年新闻工作者认清这件事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愿在这里讲述发生在老一代新闻工作者身上的三件往事。或许,它还有点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新闻诞生的那天起,虚假新闻就成为媒体的副产品,和真实新闻如影随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反映,真实性是其最基本的原则,但人类在反映事实的时候,鉴于自身的立场、观点、利益和认识的局限性,都会有意无意地对事实进行筛选、加工甚至歪曲,因而,假新闻很难杜绝。加上个别媒体从业及参与人员的别有用心,恶意制造,假新闻更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我们研究虚假新闻的防御策略,旨在尽可能地减少假新闻的出笼。  相似文献   

19.
消费文化与虚假新闻——新闻失实的社会语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盛芳 《新闻界》2006,(2):74-74
虚假新闻报道可说是世界性的顽症,坚持新闻真实性、探讨新闻失实成因及相关的防范措施一直是新闻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就在国内新闻界对2005年“十大假新闻”进行盘点时,又一条假新闻新鲜出炉,说的是央视名嘴王小丫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结婚一事,此文吸引人们的眼球,毕竟名人隐私比纯属虚构的故事要来得过瘾、刺激得多。本文试从传媒生态学角度,将虚假新闻的屡禁不绝置于消费文化的社会语境下予以分析,探讨当前新闻失实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真实性缺失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性命题是新闻界争论很久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写作实践中积重难返的现实困惑。探讨新闻写作真实性问题,既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新闻的本质,又对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