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正新疆《吐鲁番日报》以"办一张有魅力的党报"为总体办报目标,坚持以"机关报+都市报=新型党报"为办报思路,坚持以"本土+深度+整合=特色党报"为办报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报纸的整体水平,成为吐鲁番地区覆盖面最广和影响力最大、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多年成为新疆"双十佳"报纸和"全国地市党报优秀报纸"。新闻立报,提升党报品位长期以来,大多数地市党报特别是像《吐鲁番日报》这样处于内陆边疆偏远欠发达地区党报,办报观念相对保守。近  相似文献   

2.
如何办活地方党报?我认为,关键是要创新办报理念,增强党报要闻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办报理念,实际上就是创新新闻价值观。新闻价值观是关于判断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选择标准和基本观点。新闻价值观的创新对于新闻创新的全过程都有直接的重要作用。为什么有些党报能够常办常新,始终紧扣时代的脉搏,有些党报几十年办下来还是一副老面孔,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办报人的新闻价值观能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金华日报》近年的探索实践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办报理念,增强党报要闻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邱志坚 《传媒》2012,(9):68-70
正目前,在媒体发展面临各种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办报质量,有效应对新时期传播环境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主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增强传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地市党报,《泉州晚报》经过不断探索,在新闻采编实践中充分发挥新闻策划、内部评报、奖罚机制、呼叫热线等四大功能,持续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办报质量明  相似文献   

4.
今年元旦以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以"党性立报、新闻强报、文化活报、服务兴报、开门办报"为指导思想对湖北日报进行改扩版,集合各方力量,使党报成为凝聚核心价值、贴近百姓心声、服务工作大局、活跃文化生活的强大舆论场。为切实贯彻"开门办报"的指导思想,3月1日至5月31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办了首期新闻干部研修班,来自省内23名地方新闻干部和媒体工作者,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采写实践。作为新时期党报通联工作的创新之举,新闻研修班取得了不错成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地市党报而言,“四力”构成了一套全面完整的新闻舆论传播效果体系,其中,影响力是地市党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新闻价值的终极目标。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增强策划力量,提升新闻宣传报道质量,已经成为地市党报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晓俊 《新闻实践》2013,(12):57-58
随着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各类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地市党报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地市党报如何突出"重围",打造战略新高地?从浙江省地市党报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强化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一、在思想理念上,突出新闻评论的主角地位新闻评论,素有表达媒体"喜怒哀乐表情"的称谓,起着引导舆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传统的宣传语境下,不少地市党报中,相较于其他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一般都居于"弱势地位",稿件少、版面少,是配角。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由网络评论所引发形成的"观点市场"已渐成气候,网民对评论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评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为地市党报等传统媒体如何提升影响力、吸引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师向华 《新闻窗》2012,(3):98-98
地市党报是当今社会平面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群众获取权威性新闻信息的主要平台之一。时事版又是地市党报的一个重要板块,办好地市党报时事版是提高地市党报总体办报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提高人们的工作质效。2009年以来,十堰日报不断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学习制度创新、服务制度创新,实现了编辑记者能力提升、办报水平提高、报纸影响力倍增的目标。六年来,十堰日报四次摘得湖北新闻奖金奖,先后获得中国地市报10强、中国地市党报品牌影响力10强、中国地市党报公信力品牌10强、中国地市报新闻创新10强等荣誉,涌现了摘得第24届全  相似文献   

9.
长期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党报,面对迅速变化的媒介生态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很多党报仍然面临着发行下滑、读者减少、经营亏损等困难。很多业内人士开始不断追问:市场化改革是否会导致党报的影响力不断下降,陷入边缘化的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平衡点在哪里?主流新闻怎样能够贴近读者?党报的运行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知难而上,在1995年、l999年和2002年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改版,创新办报理念和管理机制,对上述命题做出了出色的回答:压缩“一厂一店一村一校”的微观工作经验报道;倡导精选新闻信息,改革版面编排,锁定主流读者;明确提出内容结构上要形成“龙头凤尾”的格局,并在体制上予以保障,从而有效提升了党报在报业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周智泉  阿生 《新闻界》2003,(6):46-47
民族地区党报的现状民族地区地市党报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80年代初,一度停刊的民族地区地市党报如雨后春笋,纷纷复刊,并运用全新的办报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在80年代末迅速走向现代化,成为中国报业百花园中的新枝嫩芽。90年代初,一部分相对落后的地区的报纸也相继创刊,使民族地市党报覆盖遍及全国。良好的发展环境、年轻的办报队伍和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使民族地区地市党报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并出现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办报条件先进、报纸质量一流的民族地区地市党报。然而,冷静观察一下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要闻中心:主旋律报道是面旗帜 政教部主任蒲若梅说,在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会上,总编辑提出了"新闻党报"这个概念。这个全新的办报宗旨,让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可以想象,传统党报的很多特点都集中体现在时政这块——会议多、经验多、工作多、指令性计划多,更侧重按宣传规律处理稿件等。所以,办新闻党报,时政新闻任务十分艰巨。但时政新闻这部分有个"转身",也一定会给"双进"的新闻党报带来变化。大幅度的转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就给每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报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媒体不得不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以及拓宽新闻的阅读趣味。然而,一张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稿件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提升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新闻创新是关键。新闻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3.
张继营 《新闻传播》2006,(11):67-67,50
众所周知,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纪律决定了党报必须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市地级党报的《日照日报》,还要圈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指导和舆论引导工作。在这个大前提下,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新闻的量与质,增加深度和广度报道,为读者提供高价值的新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日照日报》的办报宗旨是:“新闻立报、开放办报、市场兴报、经营活报”。本文就《日照日报》的实践谈开放办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党报作为"新闻纸",不仅具有新闻共性,也具有鲜明个性,那就是党报的政治性、舆论引导性和服务性。不同的办报理念,代表不同的个性。《南方周末》的"高度决定影响力",《湖北日报》的"责任造就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是地市党报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地市党报影响力的关键。地市党报记者要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必须严把采访关。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现实永远构成一种互动。2007年3月,新华日报实施新一轮改版时,明确提出了高度、贴近、开放的办报理念,并将其醒目地列于报头之下。把开放列为党报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是对传统办报思路的创新和发展。两年多来,新华日报注重以全球化认知促进新闻理念的开放,以横向比较带动办报视野的开放,以群众路线促进办报格局的开放,不仅为江苏  相似文献   

17.
开门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央又提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与原来提出的群众办报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可是,在办报的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距甚远。群众办报更多是一句口号,群众办报不是报纸内在的要求,缺乏原动力,“三贴近”的提出从反面证明我们在群众办报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党报记者的综合素质,其实质就是记者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闻稿件和报纸质量的高低。提高记者素质,是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地市党报在我国报界是比较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媒体,其无论舆论导向还是新闻的贴近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那么,作为肩负采写新闻重任的党报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9.
提高报纸影响力,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影响力,其核心在于拥有一批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闻人才,拥有一批站在新闻产业前沿的拔尖人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地市一级党报如何与时俱进、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从而在报业市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下,互联网、手机报、微信等新兴媒体越来越多的进入百姓生活,报纸在新闻传播的速度以及受众参与度上的不足逐渐显现。笔者认为,地市党报的突围之路就是要做强新闻评论。本文分析了地市党报新闻评论的现状,并就新闻评论如何让报纸凸显"个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