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课例"式校本教研是教研的一种形式。将课例作为研究的主要载体,通过问题统领,进一步深化课例研究的深度、拓展课例研究的广度,形成研而有问、研而有人、研而有味的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2.
开展跨学科教研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从内容、形式、步骤、机制四个方面对跨学科教研的实施进行分析。跨学科教研的内容源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能力交叉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教研内容的确定要遵循真实性、适切性、实践性三个原则。跨学科教研形式包括单一学科为主的跨学科教研、多学科融合的主题学习教研和超学科项目式学习教研。跨学科教研的实施可从学科组和年级组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推进。教研机制上可采取“学科组教师深挖教材课标—跨年级纵向探讨整合—跨学科横向梳理融合—科研室、课题组综合调整完善”的立体式研修机制和“调研—培训—实施—晒赛结合”的推进机制,以进一步保障跨学科教研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一、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的背景和目的时下,学校都能开展一般意义的校本学习,如校内观摩研讨,展示教学等,但如何在学校反思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质量?对此,我们提出了"主题式"校本教研的研修模式。何为"主题式"校本教研呢?"主题式"校本教研源于教师的需要,是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  相似文献   

4.
吕映 《教育评论》2015,(2):115-117
"诊疗式"主题教研是一种基于调查、观察、测试与分析,诊断课堂教学问题并寻求改进策略的主题教研活动。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课例研究为基本形式,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使教研活动从经验性研究走向专业化研究,促进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亲密合作、共同发展。操作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教研主题、分析研究维度、观察与测试、诊断与反思等环节。"诊疗式"主题教研是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拟通过"沉浸式主题接力"教研规程的研制与实施,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课、概要写作课等10种课型教学规程的探索,作为教研活动的系列内容,尝试以同一教学规程"下沉示范—模仿试教—传递试教—迁移推广"的全程"沉浸"、多棒"接力"的教研活动流程,把理念的学习从内化到转化,嵌入教师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促使学科教师在"观摩—思考—行动—反思—传递—再行动(改进性)"的循环往复中深度思考,并及时转化对学科教学的理解,从而提升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需求,提出"项目式"教研策划的基本关注点:依循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系统设计聚焦项目主题的教研内容;从"结论表达"到"过程经历",思考教研方式的"过程性""渐进性"与"可参与性";构建"校、片、区"多维立体教研模式,促进研究层级的有效推进;通过资源众筹共享,提高项目教研成果的指导价值与辐射力。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数学教师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之一,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改变只参不研的被动状态。我们推出了一种深度课例教研模式:课例展示→互动问课→行家剖课→辩课交流。该教研方式着眼于主动参与、多向交流、充分互动、深度研讨等,旨在通过主题化的小口子课例深度开展教研活动,从过程和结果上促进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为例,基于观察与诊断,通过一课三次深度实践研究,探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题教研模式,并对研究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教研活动中,走向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策划缘起 围绕一个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开展研讨活动,这是我校教研活动经常采用的形式。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新课程理念,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主题式的学习讨论活动”,围绕如何上好一堂课,体现一个主题,从集体选题—教材解读—备课研讨—上课实践—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研讨风气,鼓励教师用不同的方法上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主题式教研在教研主题的甄选、教研的实施、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病像,本文在对主题式教研进行诊断的同时结合区域实践从教研活动组织者、教研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共同体构建几个角度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娟 《林区教学》2012,(9):96-97
对于初中的数学老师来讲,对什么是主题教研均有简单的了解,但是,对如何开展主题教研却很茫然,针对一节课开展的主题教研,演变成了就课论课。校本、师本的主题教研便于广大教师参与其中,所选主题是以教师感兴趣的,以这种方式开展的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到成熟实践的轨迹前进,即提供了一个从教研者到实践者的合理参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秋,我校教研组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同课异构”为模式的主题教研活动。所谓“同课异构”,其基本程序是: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课前会课-研讨课例也就是递进式授课(行为改进-发现新问题-又进行新一轮研究)-课堂观摩-教师论谈-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就是“三阶段五环节”。  相似文献   

13.
商谈式教研作为一种新型教研方式,有利于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提升教研质量、推动区域课程改革。其活动范式从“选定主题,自学自研”到“集中研讨,对话交流”,再到“总结归纳,跟进研讨”,体现出开放、平等、对话的特点。目前,江苏省常州市已在各个层面广泛应用商谈式教研,形成了多种教研方式,包括教师教学沙龙、区域性主题式“同课异构”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在校本教研氛围中探究“弹性化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教师全员参与、合作探究、全体受益的教研,是教师人人要做,人人能做,人人受益的大众化教研。校本教研是进行弹性化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的保证。在校本教研氛围中探究“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模式,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单人单课孤军奋战的局面,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才智,教研组内合作,集体研究,加以优化整合,并在课堂实践操作中,予以完善修补,反思总结,最终形成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教学设计。以一个年级五个班为例,每个班级的教师认认真真备一个主题单元的课,通过…  相似文献   

15.
<正>主题式教学,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一个单元或一课或一课时的教学主题,围绕主题系统安排教学目标与内容,系统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以克服教学中的碎片化、浅表化现象,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结构化、过程系统化,在结构与系统中实现深度学习和意义建构。因此,主题式教学中的主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教学转向研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研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校本教研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到研究重心的全面调整。从教研到学研的校本实践的内涵主要包括:研究对象从教学转变为学习,研究内容从教法转变为学法,研究问题从教的问题转变为学的问题,教师从教的专家转变为学的专家。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学习为主的教研理念,形成思想引领;围绕学习提炼教研课题,形成任务驱动;提供研究学习的教研资源,给予转变支持;建设重视学习的教研文化,创建转变环境;实施强调学习的教研评价,形成实践牵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治三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面对基础相对薄弱,起点相对较低的校情,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为切人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式教研活动,精品课、示范课、汇报课等教学观摩比武式教研活动,实操培训与交流研讨式教研活动,学术沙龙式主题教研活动和小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等形式开展校本教研,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关注课堂有效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友善用脑以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发展为课堂教学理念,具有音乐、健脑操、多感官教学、冥想、思维导图、团队学习等教学策略。友善用脑以教研工作者自身理论建设、深化一线教师思想认识、补充跨学科知识和方法、注重学生课堂体验作为教研内容,以理论研究联系实践策略、重塑研究职能、深度参与一线教学活动、教学指导到位而不越位作为教研方式,从关注教师表现到关注学生感受,从教研员专业展示到教师成长需求,为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与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换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课堂实践,基于教师自身参与、自我需求及相关合理运行的机制或模式。整体开展基于"磨(模)课"为载体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使教研活动有主题、讲实质、够深度地展开"。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评课往往过于追求面面俱到,从导人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评,有时甚至逐字逐句地评.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大多数重点不突出,不管是对执教者还是对听课者帮助都不是很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把评课改为"主题式议课",即每次评课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课堂研究(集体备课)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