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的评审工作。目前,第二批名栏建设入选名单已揭晓,我刊"船山研究"栏目顺利入选。本次评审共有我校等24所高校的24个哲学社会科学栏目被列为名栏建设第二批入选栏目名单。湖南省仅本刊一家。  相似文献   

2.
《思想教育研究》2014,(7):16-16
6月26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三批名栏建设签约仪式和名栏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本刊“学科建设”栏目入选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签约仪式由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田敬诚主持,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全国25家入选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的高校主管校领导、学报主编出席签约仪式。本刊主编陈曦与社科司司长张东刚签订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协议书》。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入选栏目名单在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官方网站上公布,《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凭借在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的研究优势和学术成就成功入选,跻身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行列,在25个入选栏目中名列第12位。"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是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设立的专门刊登研究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方面论文的专题栏目。该栏目自2007年开设以来,一直注重"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致力于刊发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入选栏目名单在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官方网站上公布,《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凭借在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的研究优势和学术成就成功入选,跻身教育部第三批  相似文献   

5.
日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入选栏目名单在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官方网站上公布,《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研究”栏目凭借在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的研究优势和学术成就成功人选,跻身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行列,在25个人选栏目中名列第12位。  相似文献   

6.
4月25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签约仪式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作了重要讲话,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学报主编邹丽娜出席会议,并代表我校与杨光司长签订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协议书》。在签约仪式结束后举行的名栏建设座谈会上,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王海滨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孙子研究”栏目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拟入选期刊名单,我校文科学报的"教育学/心理学论坛"栏目顺利入选。名栏建设工程是教育部为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设立,旨在通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报所在高校的支持,建设30个左右代表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为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学报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等配套文件.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9.
《邯郸师专学报》2014,(1):60-60
2014年1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公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名单的通知》,3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在网站发布"教社科厅函[2014]4号文件",公布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正式入选名单,25家高校学报栏目入选,《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栏目成功入选,位列第4,是进入前10名中唯一一家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它对我校学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教育科学研究"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意,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开展了此次活动,旨在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以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评审标准"对学报质量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在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强化栏目质量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开放办刊的方针,从特色栏目入手,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打造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学报"名片",发挥其示范作用及独特的公关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修辞学大视野"专栏2011年12月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本栏目基于修辞学的学科交叉性  相似文献   

13.
《滨州学院学报》2012,(2):4+125
正4月25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二批名栏建设签约仪式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作了重要讲话,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学报主编邹丽娜出席会议,并代表我校与杨光司长签订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协议书》。在签约仪式结束后举行的名栏建设座谈会上,学  相似文献   

14.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日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入选栏目公布(教社科厅函[2014]4号文件),本刊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入选。这是渭南师范学院科研方面的又一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已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标志着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正式启动. 新一轮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各项思路和举措的具体行动计划,是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抓手.该计划的制订立足当前实际,谋划未来发展;立足高校特点,凸显特色优势;立足提高质量,增强创新能力;立足继承创新,加强统筹协调.计划明确了未来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栏目,自2004年被评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一批入选栏目”以来,坚定不移地走学报特色化、专题化的发展道路,对应“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打通现代、当代,以系列栏目集中刊发中国新文学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7.
无愧于“人师”称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四月三十日,教育部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主持座谈会。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直属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回答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201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奋斗目标。随后,教育部会  相似文献   

1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近期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栏目。为了探讨如何开展名栏建设,提升学报质量,2014年5月6日,渭南师范学院在朝阳校区厚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名栏建设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会长龙协涛教授,  相似文献   

20.
主编寄语     
赵麟斌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3):F0002-F0002
按照《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本刊多年来致力于学术的原创性和创新性,努力办好体现个性特色的栏目,在对八闽大地历史文化、科学技术、人文环境等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中体现自身特色,设置了持之以恒的常规栏目“闽文化研究”,欲展我刊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中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