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齐美利 《吉林教育》2006,(12):55-55
一、注意莫做“贤明之人”部分学校的校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一下子变得无所不能、样样精通,成了学校的“全能人”,每次会议都要做“重要讲话”,从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到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都能头头是道,夸夸其谈。“人非圣贤”,“术业有专攻”,校长也不可能在每一知识领域内都有精深的研究,装腔作势,不懂装懂,乱评价、乱指导,有时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校长自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己好”只会影响到我们自己,而校长的“己好”,因为校长是一校之“主”,所以,就有可能影响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至于校长的“己好”给学校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消极的,这很难说,关键取决于校长的“己好”是否有益,在学校里有没有适宜成长的土壤,如何“生根发芽”。因此,校长有以“己好”治校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要三“思”后方可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3.
对学校管理人本观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校长在谈到学校管理时,都习惯于说自己学校周密的组织管理、规范的制度管理和“科学”的量化管理,强调学校规章制度如何“完善和严密”,如何“无懈可击”。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却很少介绍如何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如何研究信息化时代、社会大环境给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所带来  相似文献   

4.
罗华明 《江苏教育》2005,(8A):22-23
有幸参加过某校的中层干部竞选活动,给笔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乎所有的竞选在发表自己的“竞选”宣言时,都赋予学校中层干部有“上传下达”、“穿针引线”、在教师和校长之间起着沟通的桥梁作用、协调作用,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参选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忠诚”于校长、绝对服从于校长。  相似文献   

5.
新官上任缓点“三把火”点评 :有些新上任的校长急于“点火”———亮出自己的“施政纲领”。殊不知 ,由于情况不明等缘故 ,很可能乱“点火” ,结果火烧得不旺不持久 ,自己也丧失了威信。新上任的校长如果精明 ,往往不急于“点火” ,而是用一段时间去“拾柴”———搞调查访民情。当了解清楚本校内部的各方面情况后 ,才与广大教职工一起去“点火”。这样 ,火才会烧到点子上 ,火才会烧得旺烧得持久 ,正所谓 :“先架一座桥 ,缓点三把火。”“下不为例”会变成“以前为例”点评 :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 ,它是管理各自学校的一个“法” ,具…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人物。“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必须以“好校长”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广大教师创立一个和谐民主、愉悦而又充满竞争、团结向上的优良环境,运用法、德、情于学校管理中,以求得最佳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有幸参加过某校的中层干部竞选活动,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乎所有的竞选者在发表自己的“竞选”宣言时,都赋予学校中层干部有“上传下达”、“穿针引线”、在教师和校长之间起着沟通的桥梁作用、协调作用,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参选者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忠诚”于校长、绝对服从于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职责究竟有哪些?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8.
谭成林 《教书育人》2006,(10):28-28
一、校本管理=校长管理 校本管理起源于美国,之后波及到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近年来,我国对这方面的介绍也比较多。有个别学校已经引进其管理模式对学校进行管理。但也有很多学校为了装点门面,翻新学校管理理念,也大肆宣扬实施“校本管理”。以为校本管理就是增大校长权力,学校什么事情校长一人说了算,以便校长“一支笔挥舞”。殊不知这是对校本管理的亵渎,或者是一种异化。校本管理实际上是指学校管理权威分散化,实施学校管理共同决策的一种有效管理办法,是一种“自组织管理”,具体运作模式:一般为6221管理结构。即:校长,6位学生家长,2名教师,2名社会代表,1名学生组成理事会。学校预算、发展规划、考试方案、课程教材的选择、新教师的聘用等都由理事会批准。现在有的学校把校本管理等同于校长管理,其目的更多的是放大自己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王研 《教书育人》2006,(5):51-52
校长应丢弃摆“官架子”,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内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对外代表学校。校长职位往往意味着权力和控制.在校长的手中握有人事任免、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大权”,这些都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谁还会为了一些小事去跟校长“顶牛”,这不是明摆着给自己找麻烦。  相似文献   

10.
牛合喜 《教书育人》2008,(12):18-18
一所学校再小,也有上百名师生,每天都要有好多事务性的工作.如果仅凭校长一个人去处理、去协调,纵然他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在笔者看来,校长与其自己忙死忙活,倒不如运用"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学会放权,给自己"减负",给自己"减压".  相似文献   

11.
李升勇 《吉林教育》2005,(10):47-48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重点必须是人的思考.这就要求校长用“心”去管理.“管”是底线,是过程,“理”是方法和目的。在中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当校长、当教师不但需要有思想,还要有智慧.更要有见识有胆识.既要保护自己,又要坚持原则。校长需要对“教育”的理解,更需要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中有四对矛盾,即“管他人与管自己”、“凭经验管理还是科学管理”、“校长姓‘教’还是姓‘资’”、“校长是事务家还是战略家”。对此,每位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楚州施河人,我很乐意为家乡名校新安小学蒋寿桐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案例作点评。 杜威先生有句名言:“每一位老师都是带着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走进课堂的。”同样可以说,每一位校长也都是带着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走进学校的。尽管教育哲学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却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上,引领着校长的教育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的兴衰。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工作和千头万绪的管理内容,校长要想把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运转自如,就需常备“三块石头”:“磨刀石”、“吸铁石”和“试金石”,以此来打磨自己的惰性,凝聚师生的人心,检验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的兴衰。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工作和千头万绪的管理内容,校长要想把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运转自如,就须常备“三块石头”:“磨刀石”、“吸铁石”和“试金石”,以此来打磨自己的惰性,凝聚师生的人心,检验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吴向忠 《教育家》2004,(4):59-60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校长,必须有自己的领导哲学,哲学对我们校长管理学校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它为校长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其是校长对学校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看法,是校长对“什么是学校管理”,“进入21世纪学校应该怎么办”,“如何优化学校管理”,“如何把握时代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学校都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为特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校长拥有了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集决策、指挥、人事、财经诸权力于一身,学校工作效率有了极大地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某些校长权力独揽、用权单干、家长官僚作风严重、干群关系紧张,把学校管理搞得一团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当然不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是这些校长对学校管理思想认识不清、管理水平低下、忽视人的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我们知道,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人、财、物的管理,其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在校长的岗位上,曾经一度为学校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感到困惑:校长“有为而治”,凡事事必躬亲,能够有效地调节、监控学校的发展进程和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行为。并且能够确立校长个人的绝对权威地位,提高校长决策的执行力,使校长容易将自己心中的“学校发展蓝图”付诸于管理实践,做到学校政令的畅通无阻。但是,“有为而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增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坚强领导集体,是每个校长都在孜孜追求并不懈努力的方向和愿景。但在实际工作中,尽管许多“一把手”都十分重视自己的管理行为,坚持严谨的管理作风,树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领导形象,处处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带头作用,真切地为此目标付出了许多情感和精力。但学校的领导集体仍有“貌合神离”、“黏皮着骨”之态势,难有“活力四溢、开拓创新”之局面。于是有的校长抱怨班子成员“素质不高、能力平庸”。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素质的高低决定学校的兴衰。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工作和千头万绪的管理内容,校长要想把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运转自如,就需常备“三块石头”:“磨刀石”“吸铁石”和“试金石”,以此来打磨自己的惰性,凝聚师生的人心,检验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