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年轻人坐着一辆三轮车到北站去赶车。一路上,车夫一边蹬着车,一边唱着歌,手舞足蹈,虽然气喘吁吁的,但丝毫没有显出劳累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1986年10月17日,是安徽省阜阳县宁老庄高级职业中学师生无比悲痛的日子。 这天下午,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下午四点多钟,张炎同志和部分师生乘一辆机动三轮车返校。当三轮车在学校附近的路口停下时,一辆“江淮”牌汽车从后面飞速驶来,朝着正在下人的三轮车撞去……眼看汽车就要撞到正要下车的学生李向阳身上,张炎同志手疾眼快,迅速把李向阳揽到一边,自己的身体移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习惯     
郑关菲讲述:"到文化路多少钱?""五元,不讲价。"他一边来回扇动手中的帽子,一边看着对面问价的年轻男女。价钱商量稳妥后,他把帽子往头上一戴,顾不得擦干鬓旁淌下的汗滴,载着客人便往前走。他是我的父亲,骑电动三轮车载客的父亲。三轮车已伴随父亲走过了很多年,一开始是脚踩的人力三轮车,后来家中条件稍好才换成电动的。记得我上小学时,每逢下雨天,  相似文献   

4.
一张膏药     
嘟嘟——黎黎和苹苹多忙呀,他俩踏着小三轮车,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正在装运“货物”呢! “砖来了,嘟嘟——”黎黎拾了几块砖头,放在车子里,一边蹬车一边喊。“木头来了,嘟嘟——”苹苹拾起一根小木棍,搁在车子上,蹬起了三轮车。蹬呀,蹬呀,看谁快!  相似文献   

5.
6:30,室友们仍呼呼大睡。我梳洗完毕,提着饭盒直奔学校门外的“发记”食店。一看表,6:45,嗯!还好,动作够快。正想着,街头拐角转出一辆“高高的”的三轮车。“早哇,琪姐!”我兴奋地招呼她,把饭盒放在一边,熟练地解开三轮车上的皮带,从高高叠起的面包架上举起一盘,端给了“发记”的老板。  相似文献   

6.
从我家到单位,有一段不算短的距离,那是一条蜿蜒的斜坡路。因为县城里四大机关十多个科局级部门以及县重点小学都集中在那一片,所以每到上下班和学生放学时,狭长的道路总是车水马龙,拥挤不堪。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条拥挤的狭长道路上,我总能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瘦削干瘪的老人,戴着瓶底厚的近视眼镜,推着一辆笨重的人力三轮车在艰难地行进着。在那近千米长的斜坡路上,老人一边吃力地推着三轮车,一边不停地咳嗽着。老人几乎不是在走,而是在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挪动。从老人皱巴巴的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在地上。那情形,真叫人感到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家乡,白露是最美的时节。 天蒙蒙亮.人们扛着竹竿,背着袋子.拎着篮子,兴冲冲地上山了。“喂,让一让。让一让.三轮车来喽!”司机一边娴熟地驾着车子.一边大声地叫着。“啪——啪.哗啦啦,哗啦啦!  相似文献   

8.
这也是课堂     
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的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他们身边有一个妇人,大概是孩子的妈妈,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提醒着“小心点儿”。孩子顽皮地眨眨眼,奶声奶气地说:“基(知)道了。”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蹬着特制的三轮车,车座后面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老婆婆正说着笑着,  相似文献   

9.
窗中梅李     
一篇成功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的观察和表现角度。“从窗的这一边望那一边,从窗的那一边望这一边”,正是这篇作品独特的视角。在这样的观照中,“千年的古镇”与“年轻的梅李”统一在“一份自在的恬淡”之中,家乡独有的特色便鲜明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是长此以往困惑师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老师一边抱怨学生习作的平淡,又一边向学生搜肠刮肚地出示老掉牙的命题;一边指责学生的习作缺少创意,又一边向学生铺天盖地地传授各种习作规则……翻阅一篇篇习作,打开一本本作文选,无不似相识,都罩上了厚重的尘  相似文献   

11.
《古井》一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边读,一边想”,教学的要求是要使学生了解“一边读,一边想”的基本读书方法,并逐步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1.抓住情景描写,启发学生领会风土人情美。《古井》第二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重点...  相似文献   

12.
小编逸事     
《当代电大》2006,(6):63-63
在失败了数次之后,绿飘飘终于考下驾照了,她举着驾照满办公室的乱窜:“我是司机啦!我是司机啦!”小编们一边祝贺一边心惊,“她,不至于这么激动吧!”这时妖精说话了,“我知道原因的,你想啊,绿飘飘一不会骑自行车,地不会骑三轮车,今天终于能开汽车,这可是个奇迹啊!她能不激动吗?”  相似文献   

13.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第一组课文从词、句、段、篇四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第三组课文则进一步提出了基本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这一重点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懂得边读边想的重要性,学会怎样边读边想,养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重点讲读课文《在炮兵阵地上》,全文  相似文献   

14.
学会快乐     
一个年轻人生着一辆三轮车去车站。一路上,车夫一边蹬着车,一边唱着歌,“手舞足蹈”,虽然气喘吁吁的样子,但丝毫没有显出劳累的情形。年轻人看了一眼这位30多岁的车夫,不禁问了一句:“今天,家里一定有什么喜事吧?”车夫回过头说:“没有。”“那你今天一定拉了不少客人,赚了不少钱吧?”年轻人接着又问。“没有,你是我拉到的第二位客人,在这之前,我只挣到了2元钱。”车夫跟着答了一句。  相似文献   

15.
后悔     
一次,老师让同学们写作文,因为我的文笔笨拙,怎么也写不出,只好望着稿纸发呆。这时我想到了抄。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有趣的游戏》这篇例文抄到了稿纸上。我一边抄一边想:希望这篇作文谁也没读过、没看过,也没人揭发我。  相似文献   

16.
一张膏药     
嘟嘟——黎黎和苹苹多忙呀,他俩踏着小三轮车,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正在装运“货物”呢! “砖来了,嘟嘟——”黎黎拾了几块砖头,放在车子里,一边蹬车一边喊。“木头来了,嘟嘟——”苹苹拾起一根小木棍,搁在车子上,蹬起了三轮车。蹬呀,蹬呀,看谁快! 啊呀,不好了,苹苹的车子开到水泥路外边去了。车子一歪,撞上了路边的一棵小香樟树。小香樟树生气地摇了摇身体,又站直了。车子呢,颠了几颠,停在路边。苹苹哭了。黎黎停下了车子,跳下来,问:“苹苹,撞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把握 《三峡》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着重描写三峡中巫峡的山势高峻,夏季水势浩荡,冬春水枯浪静的景象。景物特征鲜明,描写细腻生动,语言凝练、清新、优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散文。阅读此文时,要一边读一边运用想像,把文字变成生动的图景,欣赏祖国江山壮美的景色,领会作者在写景中蕴涵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洗去白天蹬三轮车裹浸的汗泥,正要入睡的我,突然听到大院内李三说他患精神病的儿子李小雄走丢了,让帮着去找。李三是我房东的弟弟,在大院里一边养着三十多口猪,一边照顾着他的精神分裂症相当严重,已经到了幻听、幻想并发的阶段的儿子李小雄。李三是个  相似文献   

19.
在她上小学五年级那年,母亲有了一辆三轮车。 父亲突然去世了,一直在家做家庭妇女的母亲就买了那辆三轮车。母亲的个子不高,骑在高大的三轮车上就好像骑在一辆装甲车上。她那时觉得三轮车无比大,母亲无比小。  相似文献   

20.
本组教材的重点是继续抓好“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并为下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做准备。讲读课文《西门豹》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迷信,惩治首恶和兴修水利的事,赞扬了西门豹的历史功绩。作者把西门豹“除人祸”部分作为重点详写。先写他深入细致地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