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小故事。文章的重点内容是:“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到底“叶子上有虫子”跟“我要的是葫芦”有什么关系。为帮助学生弄清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引入课题师:(上课以后,首先出示一幅画着葫芦的投影片)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结的这些小葫芦可爱不可爱?种葫芦的人秋天能摘到葫芦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运用这种讨论方式,把学生引入课题。)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1.学习生字…  相似文献   

2.
首尾对比突破重点──《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谈浙江特级教师纪育华《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那个人十分喜爱小葫芦、小葫芦刚长出来,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叶子上出了虫,他不以为然,一心只希望小葫芦快长,“长得赛过大南瓜”,邻居劝他治虫,他...  相似文献   

3.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每天都施肥、除草。庄子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候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顾自做别的事去了。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花结了果。惠施觉得很奇怪,就跑来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都死光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庄子笑着答道…  相似文献   

4.
葫芦的秘密     
鸟英雄 《父母必读》2010,(12):144-145
葫芦长得什么样?这个问题恐怕就已经让一半的小朋友摇头,葫芦长在哪里,是怎么长出来的?这个问题又会让知道或见过葫芦的另一半孩子摇头;你知道葫芦的秘密吗?这下子,恐怕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摇头了。其实,就连我们大人也未必知道,葫芦里究竟装着什么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个整体来看,低年级阅读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在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尚未形成的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尤显重要。现以《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点滴体会。 一、把学生引入情境。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我们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动机。《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如果让学生情趣盎然地去读这个故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首先放幻灯片(一株长得茂盛的植物)让学生观察:画面上是什么植物?它的茎、叶、花果什么样?再让学生说说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什么。这样,一方面明白了“葫芦”一词的两个所指;  相似文献   

6.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惠施和庄子比谁种的葫芦大。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勤快地施肥、除草。与惠施不同的是,庄子每天去地里转转,从不施肥、除草,见没有什么异常就自顾自做别的事去了。不久,惠施的葫芦苗相继死去,而庄子的却长得格外好,最后结出了大葫芦。惠施不解,前去请教:"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庄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惠施和庄子比种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庄子只是有时去看看,见无异常就自顾做别的事去了。可最终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势很好,结出了硕果。惠施不解,就去请教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栽培却一无所获,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管理,反而长得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小岛上,生长着一株结实的藤, 藤上有两个葫芦,两个葫芦长得又大又饱满,但个性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9.
魏王送给惠施和庄子一些葫芦种子让他们去种,谁种的葫芦大就奖赏谁.惠施非常用心,天天施肥、除草.庄子并不这样做,只是经常去看看.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有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惠施很奇怪.  相似文献   

10.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共有4幅图和4段文字 ,每一幅图上都出现种葫芦的人和他种的葫芦。教学时 ,图文结合 ,进行语言文字的具体训练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表现力。一、看图导文 ,激发兴趣在新课开始时 ,抓住第四幅图中的那个人种葫芦的结果的情节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启发谈话 :同学们 ,秋天到了 ,人们高高兴兴地在地里收着葫芦 ,而有一个人看着小葫芦非常难过 ,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接着出示挂图 ,学生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就会跃跃欲试 ,兴趣大增 ,主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从图入手,指导观察看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低年级看图学文的篇目虽不多,但结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容。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结构的特点,侧重指导的观察方法有: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对比观察、抓主要部分观察、抓住图中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等。二、图文对照,理解课文结合看图,读懂段落。如《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种葫芦的人一心想要葫芦,却不治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收到葫芦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花、果实的样子,学生从图和文的对照中,从上下句的联系中,理解到:绿叶长得茂盛,葫芦才会结得壮实,从而读懂了这…  相似文献   

12.
敬畏成长     
魏王送给惠施和庄子一些葫芦种子让他们去种,谁种的葫芦大就奖赏谁。惠施非常用心,天天施肥、除草。庄子并不这样做,只是经常去看看。过不多久,惠施的葫芦苗一棵也没有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得格外好。惠施很奇怪,请教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作文教学之回归生活《庄子》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惠施和庄子比种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庄子只是有时去看,见无别的异常就去做别的事了。可最终惠施的葫芦苗一颗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苗却长势很好,结出了硕果。惠施不解,就去请教庄子:"为什么我用心栽培却一无所获,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  相似文献   

14.
葫芦和松树     
[原型故事]葫芦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松树旁。由于风调雨顺,葫芦长得很快,顺着松树爬到树冠上面,最终把整棵松树都遮住了。由于葫芦的叶子比较大,花也很漂亮,每当一个个小葫芦悬在半空中,看上去就像许多淘气的小孩。因此,葫芦自认为比松树更伟大,还嘲笑松树虽然年纪那么大了,却没有用。松树听了只是说:“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天气能使我屈服。而你呢?一场风雪过后,你便一无所有了。”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古人在院子里种了不少葫芦,他每天都要美美地看看挂在藤上的渐渐长大的葫芦。至于葫芦藤长得怎样他不管,葫芦叶爬满虫子他不治。邻居提醒他,他却说:“我要的是葫芦!”用这个故事来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老师只想要葫芦。譬如讲3 4,老师问学生:送3个苹果给爸爸,送4个苹果给妈妈,一共送了多少个苹果?孩子们一定能高声回答:7个。要孩子们照此想下去,他们会想到深邃的星空、广袤的原野……许多动人的故事,许多美妙的情境都会被他们那充满活力的头脑神奇地想像出来。可我们的老师却偏偏要拿…  相似文献   

16.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只顾  相似文献   

17.
《庄子》里面有一个故事。庄子和惠施一起种葫芦,为了能种出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每天都勤快地施肥、浇水、锄草。而庄子每天只是到地里转转,看看,见没什么异常就自顾自做别的事去了,没见他施过几次肥,锄过多少草。过了不久,惠施的葫芦苗慢慢枯萎,死去。庄子的却长得格外茁壮,最后结出了大葫芦。惠施闷坏了,去问庄子:“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管它,葫芦苗却死了;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教师:你们看见过葫芦吗?葫芦结在什么上面?(教师出示葫芦、藤,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藤是植物的茎,有的藤会附着东西向上爬,有的藤会沿着地面向前伸。  〔点评:课前谈话,是引入课文讲读的一种方法。老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观察葫芦和藤的实物,直观演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课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  学生各自小声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教师:这个人种的葫芦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相似文献   

19.
小葫芦     
老爷爷的院子里长了一根细细的葫芦藤,藤上只长了一个葫芦。不过,这个小葫芦长得可好看啦,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脑袋,细细的腰,在微风中摇摇摆摆。老爷爷说:“我要拿小葫芦做一个酒壶。”老奶奶说:“我要拿小葫芦做一个水瓢。”可是只有一个葫芦怎么办,是做酒壶还是...  相似文献   

20.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义教材(3册)的一篇看图学文.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使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去构思.一、以引形题,激发情趣.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教师可抓住这一特征,用硬纸板做6个绿色的小葫芦,写上课题,成为我要的是葫芦然后逐一出示.并请学生读题思考:谁要的是葫芦?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