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上海淮剧团全年新排复排大戏5台,新排小戏12个。其中原创历史剧《汉魂歌》修改后参加了2008年上海市新剧目展演,受到好评。原创现代小戏《大爱无言》、《孝子镇长》,参加了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举办的第5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分别荣获最佳剧目,优秀剧目以及最佳演员,优秀演员,编剧作曲等8个奖项。青年演员张华获18届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配角提名奖。青年演员邢娜举办了“文广演艺之星”专场,青年演员王萍举办了“东方戏剧之星”专场。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上海木偶剧团创作了《两只蝴蝶》、《大耳朵图图》、《阿里巴巴》,重点修改了《海的女儿》。作为2008年上海市文艺创作重点剧目的大型音乐木偶剧《两只蝴蝶》,针对青少年盲目追星,想一夜成名的现象而创作。舞台剧版《大耳朵图图一梦想英雄》,是上海木偶剧团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首次合作成果。该剧充满了儿童喜爱的戏剧元素。《阿里巴巴》在遵循和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采用新视角,对人物和情节进行全新演绎。根据安徒生原著为基础改编的《海的女儿》修改后,以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童话故事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区沪剧团、民营沪剧团在沪剧现代戏创作演出方面取得新成果。长宁沪剧团创排了反映抗震救灾的大戏《废墟上的爱》,7月25日在美琪大戏院上演。宝山沪剧团创作演出的新剧目《宝华春秋》通过一个老人3次过生日的经历展现了上海新农村新面貌。这两个作品参加上海市2008年新剧目展演均获得优秀新剧目奖。民营沪剧团的现代题材剧目创作活动十分活跃。勤苑沪剧团创作演出的反映抗震救灾斗争的《生命的礼赞》、勤怡沪剧团创作的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喜盈门》和秀珍沪剧团根据身残志坚的优秀医生陈海新事迹创作的《天使之歌》等新戏陆续推出。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22-223
上海淮剧团全年演出118场,其中下乡演出34场,学生场28场;事业收入3330000元,其中演出收入1740000元,顺利完成了既定目标。全年新排大戏3台,复排大戏2台,新排小戏6个。现代戏《家有长子》演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并参加了江苏省淮剧艺术节展示演出,获集体荣誉奖。辛亥革命献礼剧目《小裁缝》演出后也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肯定。小戏《杂木上梁》进行了重点修改,在¨月初参加了第4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决赛,获“观众最喜爱节目”奖。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上海舞台艺术创作与演出继续保护良好势头,出现了一批精品,优品和新品。其中,新创作剧目有京剧《圣母院》、昆剧《紫钗记》、越剧《韩非子》、话剧《茶花女》、沪剧《露香女》等戏剧剧目40台(其中话剧作品21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集《满庭芳》、杂技《雕刻时光》等大小节目共69个,一批精品、优品、新品剧目诞生,特别是在国家的各类艺术比赛和展演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上海京剧院的《成败萧何》在第5届中国京剧节上一举夺魁。话剧《秀才与刽子手》、舞蹈诗剧《天边的红云》入围文化部主办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二期)资助剧目,  相似文献   

6.
《上海文化年鉴》2009,(1):214-214
2008年,上海昆剧团共完成各类正式演出95场,观众6.8万人次,演出总收入221.62万。青年版《血手记》获得2008年新剧目评比展演“优秀剧目奖”,主演吴双获“新人主角奖”;《嗟来之食》获第5届中国滨洲·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最佳推荐剧目奖”,主演袁国良获“最佳演员奖”,剧组受到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表彰;计镇华被评为艺术家荣誉奖,获第18届戏剧白玉兰“主角奖”;翁佳慧获戏剧白玉兰“新人奖”。200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30周年推出团庆系列演出活动,有“海上昆曲五百春——上海昆曲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海芭蕾舞团年演出80场,其中大戏53场、普及演出26场、海外1场,观众人数逾10万人。2008年芭蕾舞团大力推动本土市场演出,《天鹅湖》、《梁山伯与祝英台》、《粉墨嘉年华》、《花样年华》、《欢乐颂》等多部芭蕾作品相继在上海各大剧院上演,使本土商业演出场次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3%。为配合世博会和北京奥运,4月芭蕾舞团的《芭蕾精品》赴新加坡参与世博宣传演出,大型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赴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演出。2008年芭蕾舞团新创排了2部现代芭蕾舞作品《欢乐颂》、《梦回上海》。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上海歌剧院演出场次292场,其中歌剧演出78场(其中本地剧场15场、沙龙23场、外地25场、境外15场),下乡演出13场,学生场24场,公益性演出29场,指令性演出2场。2008年,歌剧院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原创歌剧《雷雨》、经典歌剧《奥赛罗》、《图兰朵》、中国歌剧《诗人李白》等轮番上演,并创排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交响合唱《太阳、大地、人》、舞蹈《城舞今典》汇集新创作的《夜舞精灵》、《剑吟》、《绽放》、《穿越》、《蝶恋》、《情人码头》等原创小节目。剧院积极策划历史题材歌剧《楚霸王》、现实题材歌剧《那时花开》、舞剧《嫦娥奔月》、《上海·上海》。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上海舞台作品创作无论屉数量还是质量均呈良好态势。戏曲、戏剧方面涌现出一批基础好、有潜力的作品,新创作剧目50部(包括小剧场话剧),如京剧《成败萧何》、昆剧《一片桃花红》、越剧《白衣卿相》、话剧《十月两行》《金锁记》、木偶剧《鼠精灵》、中篇评弹《弦索春秋》等。上海沪剧院推出生活喜剧《龙凤逞强》,题材涉及当代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老龄化问题,发挥了沪剧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长处,剧本基础较好,演员阵容也比较强大,使本年度沪剧创作的情况有所改观。在创作新剧目的同时,戏曲院团还推出了一批改编、移植剧目,并对上年度完成的剧目进行了加工提高。京剧院在第4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参与演出了三台半大戏(半台演出为京昆合演《桃花扇》)和若干个武戏小戏,其中三台半大戏中就有新创、改编、加工后复演等小同类型,体现了较高的业务规划、运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94-195
2011年.上海舞台艺术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进行创作。在艺术表现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并力求在表演风格与表演技艺方面有新的突破。新创作剧目有京剧《梨园少将》、沪剧《军礼》、中篇评弹《上海光复记》、话剧《共和国掌柜》、《四一一·上海夜》、《人面桃花》等近40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蹈《茶山情歌》、《心中的达卜》,歌剧《那时花开》,杂技《双人软钢丝》、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生产创作了11台新剧目。7台大型原创新作,其中有专为抗震救灾而创作的文献剧诗《震颤》、彼特执导的莎翁经典喜剧《仲夏夜之梦》、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执导的大型话剧《浮士德》和音乐剧《马路天使》、雷国华执导的经典话剧《茶花女》、何念执导的浪漫悲喜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话剧版《鹿鼎记》。此外,生产创作4部小剧场话剧。王安忆编剧、吕凉执导的话剧《发廊童话》、法国经典悬疑音乐话剧《八美千娇》、杨昕巍导演的贺岁话剧《和谁去过情人节》、贺炬导演的小剧场话剧《新结婚时代》。2008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排了《秀才与刽子手》、《商鞅》、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23-224
上海木偶剧引全年演出共计600场,其中学生场演出95场,农村场演出62场.公益性演出198场。演出总收入4030000元。剧闭以“为了孩子,科学发展,实践探索,传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创演工作的准则,在上海及全国几大省市轮番上演海派水偶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阿里巴巴》、《新哪吒闹海》等剧目,其中许多剧目送到幼儿园、农村或民工子弟学校,受到小观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3.
为配合2008北京奥运会,体现“人文奥运”精神,营造和谐欢乐的社会氛围,文化部于3~10月,在北京、青岛、上海、香港等6地组织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海《中华鼓舞·龙之声》、芭蕾舞剧《花样年华》、话剧《商鞅》、越剧《红楼梦》、儿童剧《田螺姑娘》、昆剧《班昭》、京剧《孙悟空大战盘丝洞》7台剧目受文化部邀请分别在北京天桥剧场、梅兰芳大戏院等剧场演出。  相似文献   

14.
10月1日,由上海歌舞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创排的舞集《满庭芳》献演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1月7日,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合作的“新春慈善音乐会——舞剧《满庭芳》华东地区巡演”活动举行,历时近半个月,赴杭州、温州、合肥、上海4地,行程3500公里,募集善款近200万元。凭借“文广演艺之星”平台,上海歌舞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7月12日在美琪大戏院推出“文广之星——朱洁静、方光舞蹈专场”,该团2位首席舞蹈演员朱洁静与方光演绎了《野斑马》、《天边的红云》、《花木兰》等舞段。  相似文献   

15.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捕鼠器》是世界上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话剧,也是各种舞台表演艺术中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自1952年在伦敦大使剧院首演以来,每晚一场,逢周四和周六加演下午场,不间断地上演了51年。2000年12月16日,该剧突破连续演出20000场大关,创下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捕鼠器》的剧本创作于1947年,最初只是一个为庆祝玛丽王后80大寿而编排的半个小时的广播短剧,在BBC播出。后来,阿加莎·克里斯蒂将其扩充成两个小时的舞台剧,在英格兰中北部巡演一个多月,后于1952年11月在伦敦西区正式上演。当时,克里斯蒂预计该剧最多上演半年…  相似文献   

16.
舞台艺术     
舞台艺术综述 上海舞台艺术创作与演出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精品、优品和新品不断涌现。新创作剧目有越剧《画皮》、沪剧《胭脂盒》、话剧《大哥》、《资本·论》、《我爱桃花》等41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剧《周璇》、《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歌剧《咏·别》、杂技《镜界》等大小节目共70个,一批精品、优品、新品剧目诞生,特别是在国家的各类艺术比赛和展演中取得骄人成绩,昆剧精华版《长生殿》获文化部第13届“文华大奖”(榜首)和“文华单项奖”,京剧《成败萧何》获第13届“文华大奖”和4个“文华单项奖”,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2005,(1):336-341
汤晓丹(2004年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 演员、导演。原名陶秉钧。江苏苏州人。童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艺术师范系,后入山东民众教育馆戏剧训练班学习表演。1935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演出《雷雨》、《日出》等剧目。1936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主演《黄浦江边》、《女同学》、《杨柳村》等影片。后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上海抗日救亡演剧四队,辗转武汉、重庆等地演出话剧《民族万岁》、《塞上风云》、《自由魂》等。1942年人中国电影制片厂,先后主演《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日本间谍》、《还我故乡》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入昆仑影业公司。  相似文献   

18.
在“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琳琅满目的艺术舞台上,犹如突然奔出的一匹黑马,一部名为《太极时空》的综艺舞台剧横空出世,引发出了凡观赏过该剧的观众强烈的兴趣和好感。该剧之前曾在上海演出,据有关媒体介绍,当其一经亮相,便博得上海观众一片叫好,甚至有媒体称其为是一部“主题深极、杂技绝极、舞蹈柔极、武术刚极、服饰秀极、音乐美极”的时尚节目。尽管这种评价不乏偏颇和邀媚之嫌,但仍从某种角度反映了人们对这部以杂技为本体的综艺舞台剧的认可和喜爱。总之,《太极时空》的亮相舞台,不论北京抑或上海,均令两地眼界豁朗并十分挑剔…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话剧,第三版《雷雨》于“2006中国化节”期间,在日本东京四季剧团“秋”剧场上演,这部以人性为主要请批示的经典剧目,超越了语言的障碍,深深地打动日本观众。该剧由顾咸任导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4-35
1月,由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精心打造、上海剧本创作中心联合制作的大型滑稽戏《阿福》在逸夫舞台进行第2轮演出。该剧根据滑稽戏《复兴之光》重新创作,剧本人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并获文化部启动资金。该剧由5场戏组成,通过主人公阿福人生的5个片段,折射出上海城市跌宕起伏的百年历程,是建党90周年的献礼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