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2.
两会年年开,新闻年年做。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媒体两会报道的出新出彩,一些地市报则相形见绌,不说策划、组织相对盲目、被动、无序,报道形式陈旧、老套、单一,报道内容呆板、程式化,甚至不着要领,并无新意可言,单就两会访谈这一表现形式和内容来说,常常是几十年一贯制,毫无新意,可读性和指导性差,离受众想及时、全面、真实了解两会期间各种信息、声音、新见和思想等的预期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3.
张笑秋 《新闻知识》2006,(5):30-32,15
全国“两会”年年开,“两会”报道年年搞。对媒体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如何才能出新,如何才能做到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话”不同?  相似文献   

4.
每年两会的召开,各媒体都会花大量精力去组织报道,然而真正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并不多。因此,如何提升报道两会的记者的素养和职业技巧,成为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分析两个报道案例,希望对记者和编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每年的“重头戏”,更成为了每年各大媒体新闻争夺战的“重头戏”。过去讲“两会年年开,年年都相同”,不知不觉问,社会的评价已逐渐转变成了“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关注今年的“两会”,发现“两会”已越来越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括的头等大事,成为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场。在今年同城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血拼北京“两会”报道的时候,重庆晚报两会报道组始终坚持“新闻导向而非竞争对手导向”的策略,坚持走自己的路,做真正的新闻,圆满完成了这场新闻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每年两会的召开,各媒体都会花大量精力去组织报道,然而真正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并不多.因此,如何提升报道两会的记者的素养和职业技巧,成为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分析两个报道案例,希望对记者和编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两会报道年年做,今年如何突破与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大战中,人民日报如何高出一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三贴近",把"走转改"精神贯彻落实到两会报道中;强调"紧扣主题、紧跟议程、紧盯现场";突出抓新闻、抓民生、抓基层;  相似文献   

8.
浅论新闻报道的立体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影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网络。但是在这种混合媒介时代(the Age ofMixed Media),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新闻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如何争取更多的受众?这成为媒体最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也同时意味着如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相似文献   

9.
地方报纸“两会”报道创新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方报纸而言,如何在两会新闻大战中打造出自己的看点和亮点,既是适应受众渴求享受一年一度新闻盛宴的需要,更是媒体自身竞争与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大量的成功实践,就两会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界,新闻策划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尤其是战役性报道的策划,一直是新闻界谈论最多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同样的新闻事件,如果精心策划,既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能辅之以一些背景资料或者相关性链接.则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达到有效报道的目的。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同一新闻源,众多媒体会集中优势兵力在第一时间“抢”新闻。“抢”来的新闻怎样才能以最优的形式与读者见面呢?这就需要在策划上下功夫。有了好的策划。好的新闻资源才不会被“浪费”。  相似文献   

11.
开展积极有效的新闻批评,支持人民群众通过新闻批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既有原则问题、方法问题.也有个态度的问题。尊重事实.尊重批评的当事,尊重广大受众.就是新闻批评的三大态度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新闻批评的客观效果,影响到媒体的形象和广大受众对新闻批评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2.
媒体脸谱     
看客 《青年记者》2004,(4):36-36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青年报》1992年的两会报道曾有不少闪光之处,如《两会:高层公关行动》、《尺子?尺子?尺子!》、《拿来?拿来?拿来!》等,之后,就很少有能让人记得住的作品了。今年的两会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的会议,如会期缩短等,还有,今年两会清新的会风,也为媒体的报道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那么,媒体今年的两会报道有哪些亮点呢?  相似文献   

13.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硬新闻”定义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毫无疑问,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是受读欢迎。不少读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在有限的版面或时间内给受众提供更多更新的高质量的信息,是各种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生活快节奏和受众对媒体的要求。提倡写或拍短新闻,特别是现场短新闻正是适应了现代生活和受众的这一要求。电视短消息是指片长在1分30秒内的短新闻,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显示了记者的素质和抢抓新闻的水平。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电视消息类新闻呈现出越做越长的趋势,短的在三四分钟,长的甚至七八分钟,时效性差、总结性的经验性报道过…  相似文献   

17.
正为受众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是受众的需求,是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风云激荡的媒体竞争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更加凸显新闻创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石家庄日报社所属各媒体《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更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形式,提升主流声音的传播效果,做大做强报纸品牌,报社事业及产业依托报纸品牌强势崛起。激发采编活力新闻创新是衡量一个媒体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经得起新媒体时代挑战的  相似文献   

18.
从中央到地方,每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全国和地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全国和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两会”是各媒体的综合竞技场,地方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每年的“两会”报道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枯燥生硬的会议新闻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成为两会期间各大媒体比拼的新平台。本文以"人民新闻"和"腾讯新闻"两大客户端对2014年两会新闻的传播为例,研究不同类型的移动客户端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定位以及新媒体特性,提供差异化的时政新闻产品。移动客户端用户既是受众,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媒体在发展新闻客户端时,需思考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功能需求,发挥受众的能动性、主体性,在内容和形态上不断创新,以此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谢华萍  德培 《今传媒》2010,(4):25-26
媒体报道,最怕报道出“百报一版、千台一面”,失去特色的同时,也必然随之失去受众,这恐怕也是近年来的新闻业界为什么一再强调“独家为王”的根源所在。毋庸置疑,关于两会报道的竞争,就是最典型、最集中、最显著的同质新闻竞争。对于各祭宝器、各显神通的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既避免自身“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因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