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舜 《对外大传播》2006,(10):53-55
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举办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法建交以来最大的文化活动,也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大手笔。中国政府近年来与其他国家互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年,有中美文化年、中希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韩文化年。这些文化年的举办,有效地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舆论弱势的状况。无疑,中国文化年的举办既符合我国传播现状,又符合我国对外传播的基本政策,是一种符合新闻规律、适应国际惯例的对外传播方式,拓展并创新了对外传播的领域,增强了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交流》2009,(11):M0001-M0001
日前,“中国文化交流大使”选拔浙江赛区工作在杭启动。最终在全国产生的6名决赛选手,作为“中国文化交流大使”将参加由外交部办公厅组织联络的赴英国进行中英学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祖籍浙江、曾长期担任外交部发言人,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国际新闻的流动中,西方国家在国际传媒中对中国的指责是否公平合理是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指摘增添了中国外交中“软实力”的建设代价,使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大打折扣。 要改变现有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并塑造美誉的国家形象,就需要考虑如何在传播全球化的流程中表达中华民族的历史,阐释中国“和谐文化”的意义。 成功的和谐文化传播不仅要随着中国对非政策的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还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引领中国对非外交活动的进展,从而更彻底地赢得广大非洲国家的受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对外化交流是我国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节由于具备节目多样、时间集中、各界参与性强和影响面广等优势,在各国的对外化交流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功地举办了两届。通过举办剧场演出、剧目交易、艺术展览和群众化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努力荟萃各国艺术精品,展示中国艺术佳作,汇集化方面精英,从而大大开拓了市民化视野,提升了城市品位格调,展示了中国、上海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有效地促进了国际化艺术交流。就像孙家正部长所指出的“上海这座城市因为有了艺术节而变得多姿多彩,魅力四射。”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朗就建立中英青年交流机制达成共识,并由团中央以全国青联名义与英国文化协会共同实施“中英400——青年交流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间中英双方各派遣400名青年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5日凌晨,新疆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率领的新疆文化代表团一行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代表团此行除了参加11月6日的亚洲文化促进联盟2009年年会开幕式,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公益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7.
去年底,笔者参加了江苏省委外宣办等部门联合主办的赴德国文化贸易研修班的学习,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对外文化交流的紧迫性,并且认识到增强文化自信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多一分文化自信,才能多一份从容,方可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张力。人类社会发展史早已说明,文化的繁荣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所以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物质文明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的发展程度。当下,部分国人对于发达国家的总体印象,或者说对国内外之文化、文明程度对比,存在虚化、甚至“神话”现象。譬如,有人拿外国的文明程度来说事,“皮鞋一个月可以不擦…‘中国人横穿马路,国外就没有”等等,而亲身体验之后你会发现,事实可能并非这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信任,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在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瑞士等国举办了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受到  相似文献   

9.
议会外交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社会基础 对“议会外交”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当今,议会外交是各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配合政府外交,补充政府外交,往往还起到政府外交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因此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十分活跃,据姜恩柱介绍,去年一年,全国人大共接待了56个国家的90个代表团,由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率团出访了30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潘荣昌 《文化交流》2009,(12):57-58
2004年应法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我随浙江省文联代表团出访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八国。在文化交流考察过程中,既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又领略了西欧各国的浪漫风情和旖旎风光,品味着欧洲文化经典的魅力。在同法国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艺术是无国界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上依然具有广泛影响,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并最终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拓展中华文化和武汉地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武汉市委宣传部国际交流传播中心于2012年9月中旬分别在美国纽约和旧金山举办“中国武汉民间工艺展”,让汉派民间艺术奇葩在大洋彼岸绚丽绽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南京在做好以政府为主导的外宣工作的同时,通过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方式,着力挖掘、整合民间外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拓展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新载体,成功打造了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双百"工程、在宁外国人文化参与系列活动等官民并举的外宣品牌项目,增强了外宣工作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能源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已成为各国激烈角逐的对象。为了确保本国经济的安全,“能源外交”也随之成为了各国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许倬恺 《职业圈》2011,(27):129-130
当今世界,能源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已成为各国激烈角逐的对象。为了确保本国经济的安全,“能源外交”也随之成为了各国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是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深入研究开发世界性与民族性兼备、外国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在对外展示和传播浙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世界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着力破解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完整地建构浙江文化改革发展路线图,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赤峰市委和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赤峰市的对外宣传工作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凸显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发挥龙乡特色,扩大了对外影响。开展经贸文化活动。200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赤峰市相继举办了“赤峰市首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交易会”、“赤峰市第二届草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巴林石节”、“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等大型经贸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外交有时就是语言的艺术。我在与驻在国各界人士进行交往时,注重平等待人、诚恳直率、随和大方。牙买加外交部常务秘书曾经这样评价:与中国大使无论什么时候谈话,都会感到愉快、轻松,思想上不会有压力。”在中国驻牙买加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陈京华谈到当代中国外交风格时强调,外交语言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常能发挥奇效。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中心是美国在全球分布最广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平台“美国空间”(American Spaces)项目的一部分。本文选取北京美国中心(Beijing American Center)作为个案研究,通过空间和叙事两个维度深入剖析美国如何实现国家形象的“出场”和“在场”。空间维度具体包括可抵达性、准入机制和场景设置三个方面,叙事维度则从叙事主题、叙事者和叙事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其整体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业界信息     
《对外大传播》2007,(8):5-5
墨西哥举办“感知中国”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外文局在新疆召开全国外宣资源协作会;近十二万人次参观香港十周年成就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