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没有活动就没有创造力的培养.课外活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基地.几年来,我校根据创造型人才智能和心理品质基本结构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课外各种活动,在创造力培养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通过独立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发展创造力,离不开创造品质作后盾.这个后盾越坚实,创造力发挥的潜力就越大.而给学生以相应的独立性,是形成学生各种创造品质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没有一点独立性,完全是他人的附属品,那么,他就难以获得  相似文献   

2.
一、创造行为的重要人要生活得更美满就一定要具有创造能力。在当代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更需要具创造力的人来推动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的发展。所以社会应给创造力高度的评价与重视。创造力是一个过程,无论在一个问题,在艺术或科学领域中都显示出它的,原真性的解决方法。创造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原真性及恰当性。单是有新意并不表示是有创造力。一项新发明可能是最新的,但如果没有用的,就失去恰当性。一项发明品之所  相似文献   

3.
推行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教师都应树立的观念,形成“为创造而教”的信念。一、创造力的内涵创造力是指运用固有或已知信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前进正是人类特有创造力的结果。可见没有了创造力,也就没有了历史的前进,没有了人类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力发展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  相似文献   

4.
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是充满创造的历史,人类如果没有创造力,世界就不会象今天这样绚丽多彩。那么为什么近代的发展如此之神速,而古代数千年的发展比不上近一二百年的发展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极大地加速了人类潜在创造力的开发;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世界,这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力最完善的教育环境,创造力的培养又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一、创造力的理解 说到创造力就使我们想到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杰出人物,想到他们对世界杰出的贡献和众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创造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条件,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才素质与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总书记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明与突破;没有创新,文学艺术就会僵死;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前进,历史就不会发展。培养创造力要从小抓起,特别是基础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发散思维。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有助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 ,创造力并非天才所独有 ,每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既然如此 ,那么大多数人是可以被“教会”创造的 ,这个任务也就落在了教育的肩上。本文就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几点认识。  一、传授知识与训练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在人类历史上 ,每一项科学发明和创造以及新思想、新思维的产生都是在总结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创造也就无从谈起。牛顿总结其总是富有创造力的原因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新想法…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艺术的创造力.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到,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但创造能力普遍偏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扎实基础技能和想象联想能力人手,二者缺一不可.黑格尔认为:"谈到艺术本领,最杰出的是想象."《艺术概论》中也明确指出,联想属于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在艺术创造中,联想和想象都很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艺术想象是艺术家进行艺术思维的主要形式,只有通过创造性艺术想象,使生活表象转化为艺术形象,才能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没有艺术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出自《艺术概论》)  相似文献   

8.
汪峰 《考试周刊》2013,(77):34-35
动物依赖本能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出这个世界?活着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会成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人的存在也是这样的.诗人的存在就是为这个世界提供价值,诗歌所捍卫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类为什么需要诗歌?说到底就是为生命寻找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性,国内外知名人事曾做过许多论述.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泽民总书记也从战略高度做过论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具有创造力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的.那么我们以往所强调的开发学生智力和传授科学知识是否还有必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弄清楚创造力与智力、知识的关系,以便于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传授、智力开发、创造力培养的关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所作为、有所创造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呀,无数的实践都证明了:想象是最伟大的创造力!试想,如果我们人类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更不可能有像《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为此,培养人们的想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精益求精"的功利性思维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早已没有一丝空间,也没有一点时间进行有效的想象,没有想象,我们的学生就无法感受美术中的那种"博大精深",更无法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与艺术     
教学中有艺术.艺术的真谛是美,艺术的生命就在于美.艺术创造,就是美的创造,因为艺术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而从事的一种精神生产.因此,教学如果不只是对艺术这一美称的牵强附会的借用,或只当作一种譬喻,那么,它就该自觉地与美的原则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也就是说,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技巧的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从美学的高度去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可能自尊、自主、自强。  相似文献   

13.
创造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有劳动工具,也不可能在与自然、生物界斗争中成为地球的主宰.因此,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人类创造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创造更加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创造活动自身规律,就可出人才,出成果,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也正是这样一种紧迫的社会需求,对创造力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动力学角度来审视艺术和艺术创造构成了艺术理论的一个新的视界。它既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对于艺术创造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同时也是方法论意义上对于艺术和艺术创造的动力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具体考察。而“艺术创造动力”作为艺术创造得以实现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既是艺术家生命“过程”的产物,又是特定的文化历史的生成物。  相似文献   

15.
各门艺术都会遇到创新的问题.这对篆刻艺术也完全适用,任何艺术如果没有创新,就会趋于衰亡.从这一观点看,各门艺术的发展史就是各门艺术不断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没有手臂,他就无法抓握触摸,无法与人握手拥抱;如果一个人没有腿,他就无法站立行走——这会是多么艰难的生活啊。可是当这一切都发生在力克·胡哲(Nick Vujicic)身上时,他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多方位渗透创造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一种创造新设想和产生新成果的综合能力,是智力在最高层次运行的表现。如果学校教育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精神,那么下个世纪的国民就是具有创造力的国民,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富于创造,能推陈出新,就能推动历史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因此,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必须要具备创造力。 创造教育继承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综合自然和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自我与创造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教育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他将艺术教育获得的较高的创造力,应用于他们的生活和事业,那么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已经达成。  相似文献   

19.
数字艺术在当今强劲发展,人们对于艺术形态还沉浸于直接的感官体验上,而缺乏对其独特艺术创造性研究的理性、系统思辨.本文基于创造力的认识开展了哲学反思和规定,从人类认知的基本途径入手,初步反思了数字艺术对于社会文化创造力的影响;并从个人创造视角转向社会创造的构建,讨论了数字艺术创造性与哲学的内在逻辑.透过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数...  相似文献   

20.
知识卡片     
想象是创造力的重要素质。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法国理论家波德莱亚也认为,一个战士如果没有想象力,他可能是个良好的士兵,不过如果让他指挥,军队就打不了胜仗;一个外交家如果没有想象力,他可能对历史上的条约、联盟很熟悉,但对将来的条约与联盟就会无从设想;一个学者如果没有想象力,那他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可能都学到,但对未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