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两代的水旱交通建设,使龙驹寨水旱码头的繁华持续了数百年之久。但陇海铁路贯通陕西后,龙驹寨商业一蹶不振,至长坪公路通车后才有所恢复。可见,交通建设是影响龙驹寨盛衰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丹凤县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县城所在地龙驹寨距省会西安170公里,西合铁路和“312”国道东西横贯全境。丹凤县共有11个镇、10个乡,除过庚家河、铁浴铺、峦庄有客家人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本地人。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8,(5):11-18
商於古道自开辟之日起到明朝后期,受交通条件和本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区域性的小规模的集市贸易和零星的小商小贩亦应有之,但长距离跨区域大规模的商业贸易则起始于明末。明朝中后期国家的主动开发,地方官对道路的修治,使以龙驹寨为中心的水陆兼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以商於古道主线为轴心的交通网形成,运路亦便,运费亦省。加之商州地方官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引导,移民大量涌入对当地的开发,本地资本主义性质工矿企业的兴办,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使得商於古道上的商业贸易在明末得到了短暂繁荣。之后,因明清易代,政局动荡,一度衰弱。清朝从康熙直到光绪时期政府和地方官不断经营,同治、光绪年间,商於古道上的商业贸易才发展成以龙驹寨为中心的有较大规模的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4.
荆子关是清代河南西部的重要商镇,也是鄂豫陕三省间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清代中叶,山陕、湖广、江西等省商人在该镇建有会馆,汇聚在此的行商、坐贾至少超过千家.经由荆子关输出的主要是陕南山区和本地所产山货;从湖广输入的则以粮食、布匹、杂货为大宗,其中很大部分再经龙驹寨转运西安、甘肃.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村寨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活栽体,加强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保护民族文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拉缆乡排烧村排烧苗寨,是一个原生态的、典型的、有文化内涵的民族村寨,本文以它为个案,探讨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建设、开发、利用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史料与地理总志的记载中,关于弓门寨的记载有歧义,经过对相关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宋代史料记载中的弓门堡与小弓门寨以及弓门寨并不是一座堡寨;通过对《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与宋代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读史方舆纪要》中的弓川寨与北宋时期的弓门寨实为一个堡寨。弓门寨为北宋初期于西北缘边区域所进筑的一座堡寨,弓门寨的进筑对于安抚大小陇山区域秦仪两州的蕃部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弓门寨扼守了北宋前期重要的秦州通过仪州经陇山进入渭州的黄石河路与秦州通过小陇山分水岭过大震关至陇州的大震关路,由于北宋中后期西部疆界向西开始扩展,原有的蕃部问题不再突出与已有的交通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了弓门寨地位的下降,到宋仁宗之后弓门寨几乎不见于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7.
《凯里学院学报》2015,(2):187-188
著名侗族村落四寨,位于黎平县西南部,距县城63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仅2公里,夏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方便。四寨共分塞丢、告宰、平城、摆架等4个自然寨,辖7个村民小组,415户,I 738人,居民均为侗族。四寨历史悠久,据口传,约800年前人口就达1 300,故古称"千三四寨"。  相似文献   

8.
厘清商洛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状况,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地处陕西东南部的商洛市,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先后三次建立革命根据地,解放后被国家批准为"革命老区".其境内有丹凤县竹林关等六处重要会议会址,有山阳县漫川关等六个较大战斗遗址,有唐澍、徐宝珊等六位著名烈士故居或牺牲地及墓葬地,还有商州城、龙驹寨等十余处重要革命活动发生地.商洛红色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期,宋夏双方在今陕北地区修筑堡寨,长期对峙。北宋河东麟府路与陕西郧延路之间的交通,时断时通。宋哲宗时,孙览和林希先后出任河东经略使,复取佳芦川,于元符二年(1099)进筑八城二寨,再次打通了麟府与郧延的联系。所谓的河东八寨,应当为大和寨、大和堡、宁河寨、宁河堡、弥川寨、弥川堡、通秦寨、通秦堡。加上当年修筑的宁边寨(端正平)和乌龙寨,合称河东八城二寨。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是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在民族文化村寨的建设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民族文化村寨建设应重在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明清兴盛之际,薪黄(原蕲州、黄州地)境内山寨林立,大小30O余座。其中名寨48,号日“蕲黄四十八寨”①,主要分布于罗田、黄冈、麻城、黄梅四县。罗田有天堂寨、石柱山寨、鹤皋寨、乌云寨、黄狮寨、仙女岩寨、周家山寨、韭菜岩寨、扬旗寨、古羊寨、薄金寨、富主寨(亦名“富猪寨”)、大恼寨、云峰寨、大龙寨、白马寨、尖峰寨、李蟒岩寨、观音山寨、大罗山寨。黄冈有金盆寨、响水潭寨、白云寨、何家山寨、天马山寨、淋山河寨、桃花洞寨、寨云垴寨、大崎山寨、小崎山寨、马家潭寨。麻城有东山寨、石子寨(亦名什子寨)、云雾山寨、塔子山…  相似文献   

12.
刘平 《教育与职业》1990,(8):48-48,47
昌平县黑山寨乡林业站技术员殷雅东是昌平农村职业学校1987年毕业生。毕业时,摆在他面前的出路有三条:自谋职业,留在实习农场,回乡生产。他想,好不容易跳出山沟,还回去吗?如果留在农场,两年后还有转户的机会。正当他犹豫的时侯,黑山寨乡的乡长来信了。乡长说黑山寨是老果品产区,但生产水平很低,需要果林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湖北长阳县凉水寺希望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清江之滨,距桃山集镇约4公里的寨包旁,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美。高大的教学楼白墙红砖镶嵌雄伟;校门古朴典雅,校园四周,围墙环绕,彩色的釉面砖组成美丽的画廊;校园内翠柏挺拔,四季常青。是目前山区教学环境最好的学校之...  相似文献   

14.
曾噩治理潮州的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积极推动科举事业,推行社会教化;其次,逐步完善潮州与漳州之间的交通建设;再次,迁建水军寨,构筑潮州沿海的海防。曾噩以他的洞察与远见,承前启后,适时地推动了潮州的发展,这些举措也为他在潮州历史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特定群体的生计方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时至今日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持续转换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村落社会的生计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以川西北羌族地区东门口寨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梳理了此村寨生计转型的基本轨迹。整体而言,近七十年间,东门口寨生计模式的生存取向不断弱化,市场取向持续强化。20世纪50—80年代,为实现温饱的粮食种植与牲畜养殖,是该村寨的主要生计模式;80年代到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秋淡蔬菜种植、经济林木栽培、玉砂开采,均面向市场;灾后重建以来,东门口寨被贴上“羌人谷门户”的标签,当地民众开始接待游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门口寨的生计转型有力地塑造了村落社会的总体面貌,并影响其未来走向。东门口寨在较大程度上具有西南民族区域范围内的典型特征。从现有的民族志材料出发,展望东门口寨的生计方式前景,能对西南地区的众多民族村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旅游体验的角度谈民族村寨的开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乡村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冲击,民族村寨出现了村寨城镇化、公园化的倾向,不能满足游客体验化的需求,令人担忧.该文从旅游体验的角度,运用服务质量期望的理论具体分析了民族村寨的体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村寨的开发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塘子寨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整个寨子和谐稳定,团结友爱,诚信活力,人与自然、社会和睦共处,呈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结合调查实际,文章系统梳理了塘子寨村寨自治的实践,总结少数民族村寨自治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少数民族村寨治理模式提供样本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25个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野调查表明,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结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村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发展不平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村寨有不同的经济特点;少数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第一产业(农业)向多元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总体经济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度低,信息传递和吸收迟滞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发展。因此,应通过以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大企业为依托,调整少数民族村寨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将资源特色转化为经济特色;加强村寨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村民传统观念意识改变等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作品中,“诗化小说”、“诗化散文”是很常见的。这些概念的产生,意味着文体的交叉,而文体的交叉也是文学充满活力的标志之一。那么,作者是怎样在小说、散文中追求诗意的呢?以下引述几例,聊作参考: (1)贾平凹善于活用古诗,引古诗意于散文、小说创作,风格古朴而空灵。例如: 《商州初录·龙驹寨》:“……阳谷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冲起千堆雪。” 《商州初录·白浪街》:“江面十分开阔,黄昏中平川地里虽不见孤烟直长的景象,落日在长河里却是异常的圆。”  相似文献   

20.
抓住契机深化改革建设好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张建仁长沙交通学院我院交通土建工程专业于1995年4月经湖南省教委批准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为了切实建设好这个专业,特制订了专业建设和改革方案,现简介如下。1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背景我院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