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炳荣 《中学生英语》2013,(12):104-104
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一直被轮回在陈旧的套路中,教学时,常常把阅读与写作分开训练,阅读似盐,写作似水,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将两个模块进行孤立分离教学。本文将就作者在备课时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实践经验,然后以Crashen的输入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将阅读与写作整合在一起,,提出了注重对学生语言的输入内化,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写作质量的盐水式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正写作是交际语言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指出,语言习得是通过大量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完成的,[1]强调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由此,笔者认为,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应回归阅读之本,教师不妨改变写作教学的思路,在阅读教学中探寻写作能力培养的视角,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阅读中关注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相辅相承的关系。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可以开拓思路,扩大视野,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并提供广泛的写作素材,从而培养提高写作技能。阅读后的写作则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语言的巩固吸收,达到语言的有效输出并能加以运用,让学生提升能力、体验成功。下面谈谈笔者在读写课教学实践中的"三步"循环教学做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习过程体现为输入-内化-输出。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输入途径之一,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关键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取教材中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经典文章,引导学生欣赏文章,借鉴文章进行写作,以达到以阅读促进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输入、内比、输出三个过程。语言素材输入的渠道主要是听和读,而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首先,阅读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广,而听的材料则有限。其次,阅读时读者可以对内容,尤其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反复的揣摩或者摘记。同时学习者还可以对阅读材料进行朗读或背诵,这对记忆非常有帮助。所以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语言素材的输入是学习写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其中,"听、读"是语言输入过程,"说、写"是语言输出过程。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因此"听、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很少,听的机会不多,这样阅读对于学习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阅读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即信息输入的过程;写作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即信息输出的过程,是检测信息输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缪晓菁 《海南教育》2014,(20):20-21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的过程,是接受、输入语言信息的过程;而写作则是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和实际运用的过程,是表达、输出语言信息的过程。读为写的铺垫,写为读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在英语教学中,写作是阅读教学后的延伸和拓展,写作是学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零散知识进行整合,再从整体篇章结构出发,利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和常用词汇句型进行组篇。  相似文献   

9.
自主阅读是实现作文语言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文章着重探讨了自主阅读落实的三个步骤:问卷调查、教给方法和阶段反馈,提出了作文语言个性化的两个阶段:针对语言个性化明确提出"突破平庸,写出个性"要求;反复品尝最有力度的语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紧紧抓住其表达技艺,并让学生尝试"移植"到自己的写作语言中来。  相似文献   

10.
人们所公认的语言学习经验是:输入推动输出。具体一点说:学生的英语学习所涵盖着的听、说、读、写,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当我们希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说会写时,首先必须给学生以足够的输入。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让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谈几点肤浅的思考和不够成熟的做法。一、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必须关注学生的阅读英语学习的理想做法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应当说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学习英语是具  相似文献   

11.
刘云 《成才之路》2014,(18):76-76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传递书面信息的手段,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吸收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实践和探究等方式达到有效输出的目的。初中英语每个单元中的Reading就是写作前的一次有效语言输入,处理好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阅读,确保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笔者在9A Unit5 Reading尝试了一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一、诵读经典句型,强化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12.
英语阅读与英语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输入的过程,而写作则是输出的过程。Krashen认为二语习得最好的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有趣的、可理解的、与学生有关的输入。没有一定的目的语的输入,输出很难产生。英语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英语阅读可以为写作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其次,英语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3.
蒋秋霞 《考试周刊》2010,(49):106-108
"输入—吸收—内化—输出"是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而语言积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依据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并结合最传统的阅读背诵手段,从教材内容、语言积累途径、教学过程、积累策略、评价等五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高职英语语言积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雅 《长治学院学报》2012,29(4):109-111
关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语言输出假说,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学理念,笔者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入学前英语听说写能力低下,阅读基础好的特点,提出以输入技能阅读作为突破口的教学模式,通过把某地方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的103名学生大学英语四级中的英语总成绩作为因变量,英语阅读、听力、写作成绩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英语阅读对英语总成绩的贡献率最高,支持了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语言习得与阅读输入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以克拉申强调的语言输入为切入点探讨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阅读输入强化,从而说明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最佳有效方式,阅读输入强化为习得提供了最佳习得机会。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代信息论认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输入,妄谈输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没有写作的阅读,是无果之花。只有广博地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可能打开写作思路,从而铸就华美篇章。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一直是多年来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针对中国高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时阅读和听力能力大于写作和会话能力的实际,依据 Jeremy Harmer关于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理论,分析了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现状,指出语言输入与输出必须平衡,强调了加强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达到使学生语言能力平衡发展的目的.分析表明,采用 Harmer理论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改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吴凤梅 《快乐阅读》2013,(10):35-35
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只有学生读得多了,写作时才能思如泉涌,付诸笔端。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是解决学生"有话道不出"的重要方法。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读书不能漫无边际,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文字精品、大家名著或有利于积淀语言的报刊、杂志等,以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课外阅读要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吸收,而不是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或为了写作的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19.
张萌 《考试周刊》2009,(50):121-121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材料是语言知识输入的主要源泉。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它特别强调语言习得时的可理解性输入。本文利用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阐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充分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因果关系。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写作知识的积累,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