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莎 《现代教学》2009,(7):118-119
教学辅导是英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困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知应该如何有效地学习。所以,教师有责任在帮助英语学困生弥补英语知识缺陷的过程中,让他们掌握一些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探索指导学困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方式,重视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重视培养学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重视转换教学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在英语学习上感到力不从心、信心不足,继而产生厌学、逃避英语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幸成为了英语"学困生"。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用爱心和细心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制订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走出困境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黄晓兰 《小学生》2023,(6):121-123
小学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清楚学困生在学习英语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寻找能提升学困生学习力的教学模式,让学困生处在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明确英语学习目标,找到恰当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周君 《文教资料》2005,(5):62-63
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普遍学习热情高,考试成绩好。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加深和词汇量的增加,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了一批让教师头疼的学困生。假如教师不及时引起重视,分化现象将会继续加剧,这将严重制约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英语科目学困生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学习努力,学习习惯良好,但对英语失去兴趣或学习方法不对,从而引起英语单科成绩较差。第二类常常是缺乏恒心和毅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因为心理素质欠佳,易受外界不良因数的影响,英语成绩不稳定,好时名列前茅,坏时列入学困生行列。第三类往往是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6.
汤丽琴 《考试周刊》2011,(79):96-97
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英语学习方面的学困生,他们不只是英语知识上存在着缺漏,其中许多人的学习习惯也是很差的。对他们进行教育补救,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引导他们进行正确、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差,又不遵守课堂秩序;他们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无视家长的教育,无视教师的批评还当堂顶撞教师。我们称之为学困生。本论文旨在探讨学困生的特点,以及针对中学阶段学困生自身存在的特点,英语教师应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英语教师用爱心传递能量,去培养学困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困生逐渐获得英语学习上的自信,从而扬起学困生今后学习的风帆。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致使这部分学生成了"学困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因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而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学困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本人从学困生的心理入手,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疏导,促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良机,让每位学困生进行成功"体验"等方式,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文英 《考试周刊》2012,(8):99-101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学困生越来越多.他们不是包袱,而是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阵地。如何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掌握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树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舛学困生的行为表现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帮助学困生脱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转变学困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学困生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都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渠道,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的出现,使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其形成的原因有学生、教材、学校、教师、家庭等各方面因素。提高学困生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尊重关心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指导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镇区初级中学主要生源是农民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由于家庭、社会因素等影响,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学习兴趣不浓,基础普遍薄弱,从而导致学困生比例大,教学质量整体偏低。要扭转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弱势局面,关键是培养他们对学英语的兴趣。实施合作学习,是一种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路贵民 《辅导员》2010,(24):56-56
在英语教学中,"学困生"一直都是每位教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然而实践证明,成功的教育转化他们,不仅能大面积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英语学困生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而且,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转化学困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社会、家庭、教师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他人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方法欠妥、习惯较差,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并且随着年级的递增、课程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衰退,信心锐减,刚升初中时的那股英语学习热情也消失殆尽,英语学习成绩下滑严重。所以帮助现有的"学困生"走出英语学习困难的阴影,并最终摆脱"贫困",这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着的富有挑战意义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学困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提出转化的办法:热情关怀,树立信心;因材施教,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跟踪,及时辅导;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及困难,并介绍了转化学困生所采取的一些方法、策略,以及培养和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习惯、科学方法等,从而使他们增强求知欲,重塑自信心,让他们乐学爱学英语,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英语"学困生"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以非智力因素为主体。面对"学困生",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为基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帮助其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重树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正>英语的学习一直是我们学生很头疼的问题,英语的特点和母语的不一样导致我们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有诸多的困难,英语学困生因为基础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成绩不断下降,导致慢慢丧失了学习信心,从而成为了英语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不仅仅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着很大的意义,对学困生个体的帮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多提问,多鼓励学困生较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乐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能力,做好中小学阶段的有效过渡,其次指导学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帮助学困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