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武装指县以下民间组织的武装力量,它是畸形社会的产物,它的存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对民国时期豫西地方武装的分析,可以更深层地认识民国时期豫西基层政权及武装力量,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近代豫西的社会。民国时期豫西地方武装从民国初期开始建立到建国时结束,存在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初期以村为单位,每村都有武装组织,人数在十几、数十人之间,既而实行村与村、区与区,甚至县与县的联合,规模大者达数千八,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为历史所仅见。民国时期豫西地方武装的名称各时…  相似文献   

2.
郭晓棠在许昌的革命活动孟长根郭晓棠,原名全和,静波,又名肖堂(1910,4、17—1969、3、11),河南省沁阳人,中共党员.解放前,历任豫晋边工委宣传部长、中共豫西工委书记、中共豫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儿歌的历史背景入手,描述了儿歌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探讨了豫西儿歌的内容以及分类,深入分析了豫西儿歌的语体风格、韵味特点和句法特色,提出豫西民间儿歌可行性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1945年5月22日至7月3日,在国民党顽固派的策划下,上官子平、周子涛、郭连杰等先后在河南的渑池、陕县和洛宁发动了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反共武装叛乱,杀害我党、政、军人员一百二三十人,其中干部七八十人。”这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发生在河南西部的“渑、陕、洛事件”,也叫豫西事变。这次事变使我党损失了近3000人的抗日武装,使我党在豫西的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并对豫西形势的发展起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教训。(-)1944年4、5月份,日本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支援入侵南洋的军队,纠集14万人,由岗村宁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门峡的陕县、灵宝、卢氏、渑池地区为例,详细地从声、韵、调三方面分析了以这四个地区为代表的豫西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及对应规律。说明豫西地区的人要学普通话,应注意分辨豫西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1944年侵华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河南省中西部几乎全部沦陷。为继续抗战,拯救豫西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7月,中共派遣皮定钧、许子荣等率部挺进豫西,积极打击日军,从而掀开河南抗战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研究民间音乐,民歌分析是重要的途径。根据豫西民歌的音乐形态、演唱形式和场所进行归纳,将其分为劳动歌曲、灯歌、小调及叫卖歌曲四类;进而对其旋律的调式和音阶、基本曲式与结构原则加以分析,阐明其同调式、同种音阶不同构成音所产生的不同音乐色彩;重复、并置、重复与并置相结合的结构原则和旋法特点在豫西民歌中所产生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蛋白大豆豫豆22号在豫西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连续试验普查分析,提出豫西豆22号拌种精播、化学除草、密度范围、促控结合、及时排灌、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高产栽培措施,为豫西北地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覆膜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豫西地区覆膜玉米田杂草的优势种及发生规律,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除技术,筛选出了有效药剂、浓度及配方。  相似文献   

10.
焦作市位于豫西北,古称山阳、怀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080所,在校生总数77.22万人,教育人口(学生与教职工总和)占全市人口的23.6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活跃,豫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业集散型集镇,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区域性的中心集镇.本文从专业性集镇和中心集镇两个角度来分析豫西北集镇的功能、地域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豫西解放区是一九四七年八月,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后建立的根据地。豫西解放区党组织在领导人民进行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党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人才,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巩固建设解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调研国内外生命科学进展及其人才培养信息,对豫西地区的生物生态资源、经济发展及基础教育进行调查与分析,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市场做出评估,构建科学合理的相关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基础教育及经济发展培养师资及应用技术人才.结合豫西区域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系统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河南省豫西旱地烤烟品种比较 参试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抗病性、品质三者兼顾的情况下,综合评估效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吻合。说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烤烟品种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我们洛阳师专,是豫西地区唯一一所培养初中教师的学校。地处豫西地区绝大多数的县都是贫困山区县。我校每年招收的新生,豫西地区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都是定向生。这些贫苦的山区学生,毕业后都要返回家乡任教,这就是我们洛阳师专的校情。针对这样的校情,多年来学校党政领导对后勤部门提出的要求是:办伙要关注学生的农村分配去向,坚持正确的消费导向;办伙要和培养人  相似文献   

16.
9月23日至25日.来自全省1300多名专家、学及小学数学教师云集豫西山城栾川,参加了由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放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洛阳市教育局和栾川县教育局承办的“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  相似文献   

17.
马丽君 《考试周刊》2007,28(16):122-123
探讨以荣辱观教育扑克牌作为荣辱观宣传载体开展豫西农村群众荣辱观教育的可行性及效果。采用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豫西农村237名45—59岁居民分成荣辱观教育扑克牌组、对照组两个组,进行荣辱观教育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荣辱观教育扑克牌组荣辱观知识优秀率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荣辱观知识优秀率的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前后两组荣辱观的态度和行为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荣辱观教育扑克牌作为荣辱观宣传载体开展豫西农村群众荣辱观教育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的济源,传统婚俗礼仪大致经历了以下流程:说亲——揭开婚姻的序幕、定亲——确定婚姻关系、娶亲——最繁缛琐细的过程、回门——婚俗仪式的终结。这些传统婚俗礼仪无不反映出豫西北当地的民风民情和文化特征:其不仅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宗教性、功利性,同时还凸显出强烈的生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音乐小词典     
【豫剧】 也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戏曲剧种。由当地民间戏曲结合秦腔、蒲州梆子而成。用梆子击拍,节奏鲜明,唱工多,口白少,善于表达感情,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个支派,豫东调也叫祥符调,  相似文献   

20.
从豫西苹果园不同生态系划分入手,通过系统调查和田间观察,将豫西苹果园杂草发生划分为四种类型区,初步鉴定查明豫西苹果园杂草分布于33科102属132种,主要恶性杂草及优势种为大碱草、白茅、莎草、小旋花、播娘篙、小蓟、茵陈篙、狗尾草等.并在摸清主要恶性杂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除技术.结果表明,在杂草幼苗期用10%草甘膦水剂22.5~30L*hm-2与JFC渗透剂、硫酸铵、洗衣粉等混用,可有效地防除果园深根系杂草大碱草、白茅、莎草、小蓟等;采用20%克芜踪和10%草甘膦复配或单用克芜踪进行二次用药,可有效地控制果园阔叶杂草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