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千多年来,一向被反动统治阶级吹捧为“万世师表”的孔老二,到底为哪个阶级办教育?他的教育思想的阶级实质是什么?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孔子为挽回奴隶主阶级已失去的“天堂”而卖力至死。他的一生抓了两件书:一是抓政权,走南窜北,奔走钻营,积极进行反革命复辟活动。二是抓意识形态,聚徒讲学,办了一所私塾,为奴隶主阶级培养反动官僚,输送反革命人材;编书立说,创立儒家学派,以古非今,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一生,是为维护和复辟奴隶制栖栖遑遑、东奔西跑的一生。抓教育,就是他从事复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从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刘少奇和林彪一类骗子也把教育作为复辟资本主义的重要工具。他们和历代反动派一样,把孔子捧上了天,叫嚷要“大书特书”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功绩”。为了彻底揭露这些“坏种”的丑恶面目,就需要挖他们的祖坟,彻底揭露孔子办教育的反动目的,剖析孔子的反动教育路线,看看孔子究竟是哪个阶级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孔子德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但由于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经验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进行批判总结.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他的德育思想更是首当其冲.为了对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做出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评价,对此我们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一)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他们无不把灌输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给青年一代作为他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4.
董宏强 《现代语文》2008,(1):122-123
孔子很重视教育的作用。他从“国之本在家”的思想出发,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秩序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孔子培养的是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文能武。因此,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他办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教育目的,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要求,结合自己的教育政治主张,有选择地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安排组织了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即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修辞美学思想,尽管有其阶级及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中国古代修辞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文章认为孔子的修辞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一是修辞的审美标准。关于语言的本质,孔子是将其作为思想内容的表达工具来认识的。语言运用对于他来说,不只是一种技巧,而且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基本手段。因此,孔子对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特别重视。孔子既要求注重内容,反对虚浮不实;同时,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也提倡对语言进行加工润饰,后人以“文质彬彬”来概括孔子及儒家的修辞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本文仅就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作一个肤浅的评价。“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的“君子”、  相似文献   

7.
孔子从事教师工作,大约四十多年,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写道:“曲阜是孔夫子的故乡,他老人家在这里办过多年的学校,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这件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孔子是中国古代很成功的一位教师。为什么孔子能有这样突出的成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便可以知道孔子具有作为教师的优秀品质,也就是他能有这样突出成绩的原因所在。第一,进步的政治思想。“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教师自身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他的“仁”为核心的。他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篇》),孔子还讲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前551—前479年)生于春秋末期,我国当时正处在社会大变动的岁月,对孔子的阶级属性,学者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不论属封建领主阶级也罢,奴隶主贵族阶级也罢,总之,他是属于剥削阶级代表的范畴。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体系也不例外。但教育也有社会性的一面,这不是任何统治者所左右得了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不但要教育本阶级的成员,同时还要按他们的模式来教育社会,分化被统  相似文献   

9.
趣史夜讀     
盗跖骂孔丘春秋末年,盗跖率领九千名奴隶,揭竿而起,英勇反抗奴隶主的残酷统治。义军横行天下,所向披靡。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孔子,对此极为恐慌,甚是不满。盗跖的哥哥柳下季与孔子是好朋友。孔子便找到柳下季说:“你弟弟胡作乱为,祸害天下,应该好好地开导开导他,教育教育他。”未及柳下季答  相似文献   

10.
孔子认为文艺有感发、认识、教育、讽刺、实用、修身等社会作用,而他所说的“温柔敦厚”是对人而言,并非对“诗教”本身而言。孔子关于文艺社会作用的思想,开创了我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既讲“再现”、又讲“表现”,而又以“表现”为主的民族传统,揭示了阶级社会中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普遍规律。但是,由于他过分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因而相对来说,忽视了文艺的审美作用和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对孔子的总的评价有的同志认为,孔子从小“接受着奴隶主阶级反动思想的熏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收徒讲学,“培养维护奴隶制的人才”,在鲁国做过几年官,“进行复辟活动”,他的思想体系,是为了“维护和复辟奴隶制”的。有些同志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应该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有的同志认为对孔子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后裔”,他的政治立场是落后的、反动  相似文献   

12.
一、养成以仁为核心的仁、智、勇、艺及礼乐素养兼备的学习目的孔子生活于奴隶制走向衰落的春秋末期。孔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改良派,其政治思想是主张恢复和改良周礼,主张以“仁”的精神来改造传统的礼乐制度及相关的思想意识,以期建立一种符合仁德的和谐的政治制度及社会秩序。而要实现这种政治理想,其关键是要有能够实行仁政或德治人才。为此,他在政治上注重“举贤才”,在教育上就要培养贤才。他所谓的贤才,也就是他经常称道的“君子”或者“成人”。他认为,君子或“成人”应具有仁、智、勇、艺及礼乐素养。他所谓的“仁”,其核心就是要“…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奴隶主阶级转化过来的封建地主阶级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建立了封建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是我国封建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建立的封建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怎样的呢?(一)孔子论教育性质、作用孔子作为封建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首先论述了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教育的性质问题,就是教育到底是什么,它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如何的问题。孔子认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出的“天下为公”的政治命题,是孔子对他自己所理想的“大同”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高度抽象概括,也是孔子的“仁”学精华的结晶和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可说它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闪闪发光的一颗绚丽的明珠是华夏古代文化中极为优秀、极具价值的精神文明的遗产。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显著的人民性和高度民主性,符合人类文明进化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必然要达  相似文献   

15.
怎样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研究孔子从其毕生的德育实践中探索出的古代德育规律,观今鉴古,这对于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四化,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或许是不无裨益的。一、不语怪力乱神常语政刑德礼孔子生于我国春秋晚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要探究他的德育思想,先须明了殷商以来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情况,从而剖析寻究其德育思想的特点。“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奴隶主阶级在经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生活在春秋后期,那时诸侯争霸,周室日趋衰微。由于铁器的产生,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奴隶主下降,小生产者上升,出现了“士”的阶层。在社会的大动荡中,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获得了参与政治、外交、军事的机会。他们既反对“世卿”把持政权,又看不起劳动人民;想做大官,机会又不多。孔子就是“士”的代表人物。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没落贵族。父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小武官。孔子幼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干过吹鼓手和管牛羊、仓库的差  相似文献   

17.
五、仁为核心,克己复礼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学而优则仕”是他长期的政冶实践和教育实践的概括,是以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为指导的。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二:一是“礼”,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在教育上主张以“礼”为教。二是“仁”,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在教育上主张以“德”为教,都以“仁”这个最高道德概念为旨归。所以“礼”和“仁”是贯穿孔子政活思想和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成为我们令天探究、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将孔子当成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是以其一生的行为和思想为依据的。在此基础上,孔子所创立的伦理学即政治伦理学,通常称之为“德政”;他培育的“英才”即是以政治家为标准的,其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而不能将其看成是普通教育。孔子将人生的全部心血倾注于政治或“天下”,创立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文化,他的生命是完整而灿烂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是贯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根红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统治阶级总是按照自己的阶级利益去规定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使教育为本阶级服务。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也是一个真诚的教育家。他毕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我们今天留下了许多思索……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深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但它也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学生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道:“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育他们。”孔子把“庶”(人口)、“富”(财富)、“教”(教育)当成治国、立国的三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谈不上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就要消费,又有手就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应该发展生产,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消费的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把文化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