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撰文为公众揭开了一群在非洲莫桑比克嗅探地雷的冈比亚袋鼠的神秘面纱,为了排除因16年内战而留下的地雷,莫桑比克引进了这种老鼠进行排雷。  相似文献   

2.
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撰文为公众揭开了一群在非洲莫桑比克嗅探地雷的冈比亚袋鼠的神秘面纱,为了排除因16年内战而留下的地雷,莫桑比克引进了这种老鼠进行排雷。  相似文献   

3.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部战争时有爆发。从越南、斯里兰卡丛林到中美洲尼加拉瓜,从阿富汗、前南斯拉夫到非洲的索马里,枪炮声隆隆,震动人心。在这些战争中,除了飞机、大炮外,还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这就是地雷。 廉价武器成公害 战争是残酷的。那些惟利是图的地雷生产商认为,地雷应该是有效地致人残废而不是有效地杀人武器,使士兵致残是地雷要发挥的主要作用。从此,地雷的毁灭能力不断增强。有些  相似文献   

4.
能用鼻子嗅出火药臭味的“探雷鼠”已投入工作。原先预计长这500年之久才能排完的全球性排雷工程,其进度和效率将会大大加快和提高。莫桑比克共和国某地的一个清晨,夜晚刚刚过去,大地微露曙光。3只非洲鼠每天的工作安排便开始了。它们的名字分剐叫尤里、约萨和约翰。  相似文献   

5.
扫雷草     
人们在密林中走着,突然一声巨响,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血肉模糊了。这就是人踩中地雷的惨景。现在,每年有近2万人因踩中地雷而受伤或死亡,人们在痛恨地雷的同时,也诅咒着战争。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扫雷,但每年清出的地雷还不到埋入的地雷的1%。[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庞大的武器家族中,地雷可以说最“其貌不扬”。然而,作为一种胜任广泛而又经济实用的武器,地雷自问世以来,可以说是战功卓著,被称为战场上的“矮将军”。但它又是最难消除的战争遗迹,据国际禁雷运动发布的《2006地雷监控报告》称一目前全世界各地遗留有1.1亿枚未爆地雷,主要分布在全球大约79个国家和8个地区,其中以阿富汗、安哥拉和柬埔寨的形势最为严重,在29个国家中遗留有美国制造的地雷,每年要夺走大约26000人的生命,使6000人致残。基本上是哪里发生过战争,哪里就埋有地雷。  相似文献   

7.
于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来说,乍一看到袋鼠,第一感觉肯定是这个造物主真是风趣之极啊!可不是吗,袋鼠也是属于哺乳动物,袋鼠妈妈也是用乳头给幼崽喂奶,但它们和一般我们常见的哺乳动物不同,由于它们在怀孕时,没有完善的胎盘,因此刚生下来的幼崽发育尚未完全,和刚出世的牛崽相比,更像一个半成品,于是造物主给它们在胸前设计了一个口袋,乳头就在里面,然后袋鼠妈妈就可以把刚出世的幼崽直接放到那个口袋里面,让它们有一个相对方便和安全的继续完成发育的场所。当然,我们不能说袋鼠妈妈有多心灵手巧,因为这个风趣的主意完全是造物主的妙手之作。  相似文献   

8.
地雷是战场上使用最广的武器之一。可能因为它太常用,人们对它早已见怪不惊。但是.近年来,美国和俄罗斯军工部门开发了各种各样超出人们想象的地雷.并准备将它们用于未来的反恐战场上。有的地雷,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  相似文献   

9.
探雷新招数     
世界上,对人类生命、财产危胁最大的武器是地雷。据估箅,世界各地埋藏的地雷总数在1.1亿枚以上。为排除地雷人们已召开多次国际会议。要排除地雷,先得探测地雷、发现地雷。有矛必有盾,有五花八门的地雷就有各种各样探雷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探雷新绝招。  相似文献   

10.
扫雷草     
人们在密林中走着,突然一声巨响,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血肉模糊了。这就是人踩中地雷的惨景。现在,每年有近2万人因踩中地雷而受伤或死亡,人们在痛恨地雷的同时,也诅咒着战争。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扫雷,但每年清出的地雷还不到埋入的地雷的1%。扫雷最大的困难就是寻找地雷埋在哪里。在寻找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不小心踩到地雷。若是有一种技术在不靠近地雷的情况下就能够探测到地雷埋在哪里就好了。  相似文献   

11.
地雷武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爆炸性能强,杀伤破坏力大,使用灵活的攻击性武器。它的攻击对象为作战人员、坦克装甲车辆甚至空中目标。地雷武器品种繁多,按技术含量和运用方式可以分为普通(常规)地雷和可撒布地雷(包括智能地雷)两种。它可  相似文献   

12.
地雷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爆炸性能强,杀伤破坏力大,使用灵活的攻击性武器。它的攻击对象为作战人员、坦克装甲车辆甚至空中目标。地雷武器品种繁多,按技术含量和运用方式可以分为普通(常规)地雷和可撒布地雷(包括智能地雷)两种。它可人工布设又可机动布设。近百  相似文献   

13.
彭文 《百科知识》2005,(1X):36-36
哥伦比亚科学家称,照顾早产儿的“袋鼠育儿法”值得在全世界推广。这种方法模仿袋鼠妈妈育儿的方式:新生的早产儿全天24小时要与母亲或父亲“心贴心”:只穿一个“尿不湿”,戴一顶小帽子的婴儿紧贴在父母赤裸的前胸、并且用特制的吊带或者旧衣服将孩子固定住。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对于袋鼠来说,最为独特的莫过于它的“摇篮”和“撑竿”了。袋鼠在腹部长有一个独特而绝妙的育儿袋,袋鼠的腹部比较肥大,育儿袋生长在腹部中间,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皮袋子。大袋鼠的育儿袋巨大柔软、衷着毛皮,比人的衣袋大得多,既坚韧无比,又冬暖夏凉,专门用来哺育袋鼠幼仔。这绝妙无比的育儿袋比大类创造  相似文献   

15.
澳洲科学家说,袋鼠放的屁不含甲烷,不会加剧全球暖化,因此,他们正尝试让牛羊能够有像袋鼠的胃,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袋鼠的屁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科学家因此想把这种细菌,移植到释放大量甲烷的牛羊体内。  相似文献   

16.
地雷探知器     
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地雷被广泛地用做防御敌人进攻,保护阵地或掩护撤退的武器。地雷大多数是埋在地下,不易看见的。待到战争终了以后,清除地雷就成了当地军队的必需工作,地雷探知器(Mine metector)因此便产生了。探知器的内容是相当简单的。它的主要部份是两付商适率振荡器。这两振荡器的频率是不同  相似文献   

17.
聂冬雪 《百科知识》2011,(20):63-64
据联合国资料介绍,目前世界上在64个国家仍有上亿颗被遗弃的地雷,而且每年还新埋设200万~500万颗,排雷仅为10万颗。国际红十字会称,每年有2.6万人受到被遗弃的地雷的伤害,其中87%为非军人。受地雷威胁最严重的国家有:阿富汗、安哥拉、伊拉克、科威特、柬埔寨、西撒哈拉、莫桑比克、索马里、波黑、克罗地亚。每排除1颗地雷的费用在500~2500德国马克之间,不知道这么多的地雷到何时才能够排完。  相似文献   

18.
袋狼     
李浅予 《知识窗》2007,(11):48-48
曾经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小岛上的袋狼,是一种奇妙的动物:从它的头和牙来看是狼;它的身体又像老虎一样有着条纹;此外,它和袋鼠一样同是有袋类动物,但它却可以像鬣狗一样用四条腿奔跑,也可以像袋鼠那样用后腿跳跃行走。或许由于这“四不像”的特征.它又被人们称作塔斯马尼亚狼、斑马狼以及塔斯马尼亚虎等等。  相似文献   

19.
<正>英国癌症研究组织称,一只名为Frankie的牧羊犬经过训练,能够在尿液样本中嗅出甲状腺癌。当它发现病变时就会躺下,如果没有就会走开。34位即将前往医院进行常规测试的甲状腺癌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Frankie正确从中嗅出了30名病患,准确率高达88%。  相似文献   

20.
袋鼠妈妈“会算计”动物妈妈之所以抛弃或者杀掉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它们会有计划地养育后代,袋鼠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它对付丰年和荒年有一整套精心“算计”的养育子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