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5,(5):24-2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小学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绳梯训练法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绳梯训练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优于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符合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要求,是一项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运用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建议教师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安排绳梯训练动作,循序渐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12周的渐进式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实验,对初中生与高中生在功能动作和身体素质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66名普通中学生进行了两组四时点的随机对照实验。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4.0比较实验差异。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示,实验干预对功能动作质量与身体素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显著降低了初、高中生多项运动损伤敏感指标;(2)组内差异显示,初中组比高中组总分提升较快、效果较好;初中组的各单项提升相对均衡,高中组则出现肩部灵活性与躯干稳定性改善的局限性;两组在身体素质基础水平与促进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功能性力量训练是提高初、高中生功能动作质量并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在实施训练时应注意把握其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0):162-163+223
目的:研究高校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与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为期9周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身体功能以及身体素质变化。结果:通过9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动作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提升较大,表现为P<0.05,实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肩部灵活性与旋转稳定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与5×25米折返跑试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然而30米直线跑试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进一步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以便更好的满足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对比较局限,后续需增加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检验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鹏 《新体育》2023,(18):95-98
目的: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设计对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表现的效果。方法:选择100名年龄14~15岁的初中生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15~20分钟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体育课堂上采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手段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学生的动作效率和基本技术的掌握有着积极地影响。建议:在训练中改进训练方法,结合多种手段以期能更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高训练效率减少无效的时间和等待。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测试、文献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石家庄、广州、西安3个省会城市18所中小学校3 441名(1 751名男生、1 690名女生)学生进行7个动作的功能动作筛查。研究发现:不同地域在同年龄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功能性动作能力都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学生各种运动素质能力的功能性动作类型,发现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功能性动作能力存在的缺陷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和功能动作能力提供了方向,使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在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功能,即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将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的身体素质在完成动作中表现出来。功能性训练体系中,“Olympiclifting”提高运动员功率输出能力,“Plymetrictraining”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能力,核心区力量练习、稳定性训练保证训练高效。在运用时,功能性训练要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要遵循“力量分期训练”理论,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要注意动作模式难度和功能性进阶,选择好适合运动员实际水平的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缺乏意志品质、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学方法不合理等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0,(8):55-56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规定立定跳远是初高中及大学每年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同时也是多省市中考体考测试项目。功能训练是一种注重身体基本姿态和人体动作模式,整合各项身体素质用于优化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通过对动作模式、脊柱力量、动力链、恢复与再生等环节进行系统性优化,提高动作质量,进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1]。因此,如将功能训练的思路和方法用于立定跳远的训练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戏曲学院篮球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影响。对身体素质指标以及核心区域肌电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测试。训练每周2次,每次60min,在8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后对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实验后经测试发现实验组中反映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都有了及其显著性的提高(P<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核心区域肌电、身体素质,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探讨PNF法在乒乓球训练热身阶段中运用对于降低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改善技术动作的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的196名体育专业乒乓球专选生进行分组实验研究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乒乓球训练的热身阶段融入PNF法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改善技术动作,在乒乓球训练热身阶段中融入PNF法是一种更科学合理、系统安全的热身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功能性训练是一种在竞技体育中广泛使用的训练方式,是一种针对参与者特点制定的有目的性的训练。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普通学生的功能性训练方案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以目前最主流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作为测试评估手段,自主设计了适用于普通大学生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并且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本方案对普通大学生FMS测试结果的影响。相对于采用传统训练方法的对照组,实验组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不仅能对普通大学生的FMS测试结果有显著提升,还可以对参训者的非对称性动作得分提升明显,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散打的技术教学需要运动员具有一定的专项身体素质。本文采用实验法将 2 0名受训的国家一级武士随机分为体育游戏法训练和散打常规训练法进行训练。实验研究表明 :体育游戏法能够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兴奋性、动作协调性、反应灵敏性 ,对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秋生  陈远生 《新体育》2023,(10):64-66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体育与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效果,在实践研究中共有50名学生参加了为期32课时的高校体育与拓展训练课程。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各种运动技巧和规则,还参加了各种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如定向越野、山岭徒步、户外野营等,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1]。在研究中收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评分、学习动机评分和BMI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数据,研究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动机得分方面均有所提高,这表明拓展训练课程在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有效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计,以了解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其身体素质评分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效果是较为明显。对于学习动机评分方面,虽然实验组在学习动机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评分值并不显著。这表明拓展训练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有限,但是也不能忽视这种影响[2]。此外,实验组在实验前后身体素质评分差异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拓展训练活动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影响。本研究认为,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勇 《冰雪运动》2007,29(6):38-40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士坤  顾美玲 《健与美》2023,(2):138-140
“双减”政策出台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要求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体育锻炼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探讨弹力带训练对小学高年段学生握力、掷实心球成绩的影响。研究中抽取某小学高年段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采用弹力带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弹力带练习能有效改善实验对象握力、掷实心球成绩。因此在小学高年段体育课中可以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同时应制订上肢力量训练计划,确保弹力带练习动作正确、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房传松 《新体育》2023,(10):36-38
本文结合短跑专项学生的训练特点,探究引入了核心力量训练,为短跑运动员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手段,为提高短跑特长生的成绩提供有力保障。本研究以淄博市张店区铁山学校20名短跑专项学生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探究了核心力量训练对短跑成绩的影响。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运动中的稳定性及最大速度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将运动能力培养作为目标的训练方式,此类训练具有系统化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机能。高中田径训练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引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肌肉、神经的协调配合,可以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文章介绍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涵及应用原则,探讨了其在高中田径训练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投掷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仅靠手臂的力量投掷器械,动作既不美观,又影响了运动成绩,这是一个非常普遍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我在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时,也曾为此烦恼,后来经过钻研教材教法,多方请教,对学生投掷动作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又在教学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探索,最后发现问题出在学生进行投掷练习时,没有全身协调用力。另外,运动营养品在训练过程中的合理使用,是我们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的基础保障,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后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先浅谈投掷项目的协调用力,然后结合运动营养补充手段,阐述如何对投掷项目进行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19.
张文宏 《体育世界》2014,(5):132-132,138
目的:探索龙运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影响;方法:测试实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