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铁婴 《文化交流》2001,(3):16-19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综观中国近代婚姻家庭的变迁,几乎是与社会的重大变革相伴。自从“六礼”在周朝形成以后,传统的婚姻关系和仪式几千年来较为完整的承袭着,中国的婚姻家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婚姻家庭才开始出现变革,但到了20世纪下半叶以至目前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更具有划时代的发展。如离婚率上升、婚外恋、丁  相似文献   

2.
倪国富 《职业圈》2014,(5):63-63,65
“重义轻利”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义利观,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前进,义利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不用保持和继承传统义利观,相反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吸取传统义利观的精髓,去其糟粕,让当代的中国经济体形成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3.
翟学伟在《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发表的《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撰文指出:首先,中国文化作为审美文化形态本身更多地倾向价值理性,但是它在近代被中国人所追求的富强目标所取代了,于是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与目的——工具理性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给中国整个社会带来了功利性的运作模式,也功利性地保留下了一些传统;  相似文献   

4.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刊》2011,(4):129-129
于凯在《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诚信”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信用机制的核心要素,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化、人际整合和社会控制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这一观念是由“诚”、“信”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两者涵义相近,大体可以互训。  相似文献   

6.
梁桂兰 《职业圈》2008,(14):14-15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7.
崔树芝  林坚 《文化学刊》2014,(6):151-158
中国传统书院曾以多种形态呈现。书院创办的目的在于培育士子,移风易俗,教化乡里,敦睦社会。各种书院与复兴中的讲学式书院形成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两相配合实现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从书院的参与者、现实的书院活动以及书院规模的扩展三个角度,可以看出书院社会教化功能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传统书院对现今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百年,中国东北地区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渡阶段。这场社会近代化变革影响了近代中国东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结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风俗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研究者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归纳总结的同时,笔者结合现阶段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史的研究现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社会思想史上,"共同体"概念的学术内涵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出现了基于地域的和以共享价值和心理状态为纽带的"脱域"共同体。在现代社会,基于地域的传统社区共同体受到了外部系统世界、"脱域"共同体的侵蚀和挤压。同时现代社会人们对现实归属感的渴望又为社区共同体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在当前中国,应在外部保障、社区参与、精神家园培育等层面推进社区共同体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1,(2):106-106
杨莉、伍敏在《湘潮》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所在,是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构建文化尊严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构建正确尊严观的核心。面对现今中国社会文化尊严的缺失和错误尊严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最佳文化尊严和正确尊严观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公共危机管理并不是新事物。每个国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尽相同的危机事件。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剧变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此间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控制体系也发生着变化与重构,传统和非传统的威胁因素相互交织,显在与潜在的社会风险增加,由社会风险转化引起的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危机事件也会频繁发生。因此,我国探索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危机管理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本书试图描述被人们所真正实践的中国宗教,以及它对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1,(2):66-66
王春光在《河北学刊》2010年7月第4期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的引入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社会阶层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出非常复杂的特性,既具有资本经济的一些特性。又带有社会主义的一些属性,还掺合着许多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传统因素。  相似文献   

15.
周卫华 《职业圈》2007,(7X):6-7,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沈光旦 《文化学刊》2009,(2):172-172
沈光旦在《中国文物报》撰文指出:牛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中国人素来具有爱牛、敬牛、拜牛的习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09,(3):63-63
继《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之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又推出新作《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库恩说:“我出版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讲述有关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故事。”他以美国人的视角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根据自己走访的中国20多个省份和40多个城市,采访的100多位高官、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的经历,讲述了“13亿中国人怎样改变自己的国家”。他是一名能真正走进中国社会又能用他者眼睛观察中国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经历了从集体保障到家庭保障的历史变迁,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体系中承担了独特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加剧,尤其在伴随着农村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和流动化情况下,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社会风险逐渐集聚,农民面临着较高的养老风险和贫困风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相似文献   

20.
朱彤 《文化学刊》2023,(3):105-108
社会荣誉是社会美善之名,回应美善之事,衬托美善之愿。美善之名是美善之实的社会表征,它带给社会荣誉更丰富的唯实精神和情感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以社会价值为重的价值取向,在多元社会历史背景中,作为荣誉表象、荣誉内涵研究的核心问题,要关注社会荣誉对价值事实的反映原理,关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至高价值,实现名、实价值取向,对社会活动推进目的一致,使荣誉价值永续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