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与魏晋士人郭象的遭遇,既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又可以在人性的根源处找到依据。郭象注的《庄子》,最终成了郭象自己的《庄子》,这与他所采用的"寄言出意"的诠释方法密不可分。郭象运用这一诠释方法建构了"独化"的哲学本体,为当时的社会存在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使得"天人"之间,乃至"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得以解决。本文主要从"独化"的哲学本体论、"名教"与"自然"的调和、对现代经典诠释的启示三个方面阐释了郭象哲学中"寄言出意"这一诠释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权主义者以"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同构性为逻辑起点,深刻阐明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父权主义"文化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生态女权主义者拒斥"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以"女性原则"的包容性来克服"父权主义"的"反生命性",从而实现自然和女性的解放,但这种化解矛盾的路径探讨依旧停留于理论批判和"伦理批判"的层面。  相似文献   

3.
北宋理学家邵雍提出了他的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即三乐说:"人世之乐""名教之乐""观物之乐".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两种学说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冯友兰先生的"接着说"的哲学对宋明理学人生境界理论的吸收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伦理,集中表现在"以义制利""公义胜私欲"的道德原则和"功致为上、毋作淫巧、尊师重道、道寓于技,进乎技"的道德规范。这些工匠伦理体现了古人"精益求精、切磋琢磨""淡泊名利、尚俭戒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和"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耕读传家来源于传统儒家思想,是古代知识分子出于持家目的和应对社会时局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精于稼穑、读书修身"的思想,总结"耕读传家"传统思想对当代华夏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其批判继承、吸纳融入当今提倡保留优良家风、重塑社会主义伦理价值的时代文化大潮中,以期对现代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建设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伴随着社会的进程,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人自身本是社会和自然的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发展过程的担当者和承载者,那么,人的发展问题必然是与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在共同进步中所探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里,始终强调发展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特殊性以及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性和协调性,认为发展伦理学的根本在于人类自身内在意识的觉醒和道德情怀的注入,在一定意义上使发展本身有了"实现人"的终极目标。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模式的提出就是针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将人内在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怀以一种积极的伦理方式对此问题作出的尝试性解决。  相似文献   

7.
形塑现代中国的价值形态,离不开对传统价值资源的发掘和创造性转换,传统儒家"格物致知"论,具有明显的基于经验的认识论命题特色,这对于以社会伦理和修身为主的传统儒家思想体系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现代性转换思想资源。应该挖掘它本身所蕴涵的探究事物规律以获得真知并付诸实践的精神资源,进行扬弃,实现其合理性的重新表达。本文从传统儒家"格物致知"论的伦理价值、传统儒家"格物致知"论的认识及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较长时间,我给环保方面的朋友或给自己的本科生研究生推荐的第一本书,是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从"浅表"生态伦理延展到"深度"生态伦理的各向度,切中了生态危机根源,相信会给读者足够启发。当然,众多生态文明经典,如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史怀泽《敬畏生命》、格雷姆·泰勒《地球危机》、普里什文《大地的眼睛》、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  相似文献   

9.
陈献章(白沙子)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对于心学的发展起了可忽视的关键作用。白沙之学上承陆九渊,下启王阳明,在宋明理学中的心学一脉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白沙在本体论上延伸了陆九渊的心本体观念,认为心具宇宙万物,但与陆九渊不同的是,后者具有突出的伦理色彩,而白沙则更重视此心与宇宙万物的融通涵化。在方法论上,白沙强调"以自然为宗"和"自得"的宗旨,使心学有了不停留在理念上的精微"端倪"。白沙不事著述,却以诗歌表现自己的思想观念。现存诗二千多首,并有很多论诗之语,体现出自觉的诗歌美学思想。在诗歌美学上,他也是"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平易,认为好诗应是"率情盎然出之"。在诗歌审美形态上,白沙倡导"自得之妙",与其为学方法论上的"自得"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阮籍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玄学家,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用玄学——审美——文学的全新理念,对阮籍作品中的审美理想给予单独的、完整关照,探讨阮籍的玄学思想对其诗歌作品审美理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以孔子由"礼"而"仁"得以开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千年的伦理范畴,"礼"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浙江衢州作为南孔祖庭,以"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为导向,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是对儒学之"礼"的当代价值演绎。衢州经由"南孔文化"到"衢州有礼"的文化实践与儒学之"礼",在文化缘起、伦理内涵上存在关联性。"衢州有礼"是对儒学之"礼"的转化性继承与创新,其背后隐含着"自觉垂范—共情共守"的伦理理路。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可谓特立独行,卓尔不群。除小说《呼啸山庄》外,她的诗歌作品也备受学者关注。勃朗特的诗歌通过对主人公精神状态的描述,刻画了受男权社会压抑的女性形象;同时她也赋予自然以人性,描绘工业社会对自然的破坏,表现女性与自然的天然同盟,具有生态女性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以雕缛成体"说和"自然之道"说的提出,具有整合自然审美理想和文章雕缛传统的特殊意义。考其实践基础,既有汉大赋兴盛以来穷思极想、铺排夸示的艺术倾向,又有山水诗兴起过程中巧构形似的艺术讲求;究其理论背景,一方面是汉魏以来崇尚心智创造的"智术"理念,一方面则是魏晋以降强调感物吟志的"应物"理念。《文心雕龙》因此而历史地形成了具有整合意味的自然雕饰美学观念。《文心雕龙》自然雕饰观念体系的展开方式,表现为"文体"论与"文术"论的并行互补,而其所以互补的机理则在于"成体有术"的文体方法论。作为中国古典自然雕饰美学理论经典的《文心雕龙》,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自然"与"雕缛"的整合问题。从"以雕缛成体"悟入"自然之道",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有助于体会中国传统"以技而进乎道"之"道术"论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14.
生命伦理指的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其在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所应当遵循践行的原则和观念。先秦时期,儒家哲学有着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生命态度的多重性。先秦儒家既"尊生""贵生",强调人生命的重要;也承认生命必然会终结;然而,又不主张轻易放弃生命。二是道德生命的至上性。先秦儒家重视道德生命,将其置于自然生命之上,又以"仁""礼""义"等为原则,用道德生命对自然生命进行引导、教化、约束和限制,充分体现了道德生命的至高无上。三是自然生命的超越性。先秦儒家以功业、道德、留名来等精神生命的永恒实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四是生命价值的提升性。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由"内圣"到"外王"的实现过程,也是由己及人、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亲属拒证是出于对亲情伦理的需求和人性的保护,是法律对人权保护的需求。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免于出庭作证"的规定,也可以说是亲属拒证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初步建立,但与我国古代"亲亲相隐"的制度相比,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应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加完善我国的亲属拒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处世、做人的哲学,同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涵义很简单:人要在宇宙中遵守作为人的天性,不走极端,要尊重自然的客观属性,不要违背宇宙间万物的规律,要从人的本性出发,深刻体现仁义的道德,伦理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庸之道要求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的主体应该是我们古人的天地观。企业家一定要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前沿话题 ,它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人与社会的道德概念。在以往有关生态的美学研究中 ,大都孤立地谈论生态中的美学构成或生态思想 ,虽然联系了人 ,但没有联系人的行为和动机与生态所构成的伦理关系。以崇尚自然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观 ,同时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界中的人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精神 ,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事实上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宏大的、整一的、体现出人文内涵的精神境界 ,它通过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学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这一优秀美学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全面演绎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精神的本质:从负面来说,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失衡的伦理关系在对子辈与妻妾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给男性自身带来了无法摆脱的生命困境;从正面来说,传统家庭伦理所提倡的长辈对小辈的慈爱、小辈对长辈发自内心的体贴敬顺之情、夫妻之间的情分与恩义、兄弟之间的友爱以及家族之内的守望相助,等等,恰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华所在,对于当代家庭文化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红楼梦》还形象地描写了传统家庭伦理的两种"变奏"方式:一是对日常生活中繁文缛节的简化,以及一定的宽教观念;二是超越身份等级、主仆伦理的真挚情义,从而使该小说的主题更加丰满而且充满文学审美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动画伦理重塑是中国传统伦理和西方伦理思想的交融及现代转型的延伸,也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产动画的特殊性以及文化地域性呈现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和规约。基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要求,动画创作者应坚持基本的动画重塑原则,即社会效应第一原则、伦理和动画二元对立统一原则、辩证否定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并从四个执行主体——政府、行业、创作者和公众着手,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综合变革,形成全民伦理忧患意识、文化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整个业态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