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境是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体现着中国古代文人很深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理念,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追求的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它要表现的不是外显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隐秘、永恒的内心世界,具有和谐的音乐美、色彩美和志性美。它通过"移情",把主人公现实的不和谐状态转化为精神上的和谐状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具有更深厚的审美内涵,表现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
在血站大力倡导推广和谐文化,就是要将中心内外各种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堡垒,打造具有卓越品质的和谐文化,推动血站事业科学发展.和谐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干部职工的和谐意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为目的的一种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3.
马新民 《职业圈》2007,(11):94-94
和谐是一种事物矛盾关系的理想与稳定状态,既不应像"张三其人"那样无视事物矛盾的对立与斗争,无原则的一味求"和";也不应忽略事物矛盾的统一与联系,无限制地听任社会差距放大和利益群体的分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使全体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过程中共建、共享,实现历史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高速公路和谐团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一支和谐团队,推进高速公路的科学发展,应成为每一个高速公路人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常见的成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东海"和"南山"的解释提出了诸多疑问。这背后的原由要追溯到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意蕴。本文将首先介绍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义,随后分析南山、东海的文化意蕴,最后针对成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成语教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利妍 《职业圈》2012,(24):110-110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新抚区总工会以“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创建活动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研究部署、统一协调推进、统一考核表彰,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运作、三方推进、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创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姚霖 《职业圈》2007,(4S):154-155
深入解读和谐班级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和谐班级,开创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文章按照思维习惯,遵循认识规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依次探讨了五个方面的话题:和谐班级理念产生的背景、和谐班级理念的内涵、和谐班级的特征、创建障碍、创建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立意很高的哲学思想,其代表着天、地、人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先哲于2 000多年前便开始追求的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目标,是我国哲学思想中的精髓部分。笔者就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相关研究,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庆油田第三输油处坚持以"和谐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为支撑,以"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核心,着力加强和谐企业建设,实现了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细胞单元之一,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1.
张金峰 《职业圈》2008,(31):32-33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细胞单元之一,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和谐企业,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符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之间和谐、稳定、有序的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公司外部及内部的和谐,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达到企业的“外顺内和”呢?  相似文献   

12.
潘旭 《职业圈》2013,(24):111-111
和谐。是企业的共同理想、企业的价值取向、企业管理制度化。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是构建和谐企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具备了上述条件,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德州市热力公司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近几年,公司始终坚持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积极按照创建的标准,统一部署,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全面落实创建和谐企业的各项工作,于2013年获得了德州市和谐企业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从文字"音韵"特点与书法"韵"的表现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字句内容与书法表现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之"韵"、古人之"韵"与个人的心灵之"韵"的关系问题。只有个人的心灵之"韵"与古人碑帖的内在之"韵"相契合,才有可能临习和创造出具有"神韵"的书法作品。笔者希望对书法"韵"的简析,使人们能够在书法临习和创作等教学方面对书"韵"更重视、更了解,并助力书法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供电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围绕打造"和谐福电"的目标,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与客户的和谐、与员工的和谐"为三大体系,以"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坚强电网、注重科技应用;加强优质服务、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农电管理;加强形势教育、强化廉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为九项举措,大力实施"139"工程,深入推进和谐企业建设,构建了内外和谐的发展局面,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5.
洪俊杰 《职业圈》2007,(11):83-84
文章通过对和谐课堂的概念阐述,审视职校和谐课堂具有的特征,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职校和谐课堂的主张,通过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气氛等途径和策略来促进职校和谐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陈为堂  彭正坚 《职业圈》2007,(24):176-177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石.工会组织在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中,必须引导全体教职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建立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优秀团队,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苏联流传到中国来的传统哲学解释体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斗争哲学"。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共产主义发展的新契机,呼唤中国哲学的转型。转型后的中国哲学应当是以现实的个人为本位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统一、和谐发展的哲学,概括地说,可称之为"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哲学"。中国哲学转型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和谐包钢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包钢是包钢(集团)公司要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育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樊保臣 《职业圈》2013,(30):157-157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消费是一种蕴涵着保护环境和健康生活意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倡导和发展绿色消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0.
《职业圈》2007,(6)
目前,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大事。文章根据西方教育学家多年来对文化的定义,从创建舒适的人文环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人性化办学理念、个性与共性的协调统一发展、和创建与社会文化共融的校园文化等五个方面论证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