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三伏  李波 《中国教师》2009,(Z1):73-74
英语语言文化体系是一个广阔而深厚的文化海洋。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丰富多彩的颜色词,这些颜色词不仅仅体现其基本感观上的视觉效果,更被赋予了深广的社会文化意义,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表示颜色词在中西文化中特别是在英语谚语与成语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阐述,从而得出中西文化相通与暗合的结论。同时也认识其在语言文化交际中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承华先生的《文化与人格》一书创造性地运用鲁斯·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说,形成自己“文化模式—文化成果”的理论构架,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文章认为,特定的人格结构模式是某种文化的精髓,它决定了特定的文化模式,而这种文化模式又决定着其外在纷繁具体的文化形态(文化成果)、人的发展格局及特征,这就抓住了中西文化比较的“枢纽”,使中西文化比较最大限度地跳出“个别”,上升到“一般”,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元性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中外学者对多元性文化有了诸多的探讨。比较中西文化,中国学者对多元性文化的探讨,特别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对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贡献。消费文化是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消费文化涉及到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安电影中一大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伦理、爱情观念以及人性特征,并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李安的"世界人"身份让他能够通过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解构、改造东方文化,让传统文化接近西方文明,并最终达到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是在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继承和双重超越中不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199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将研究的目光凝注于新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的发现与揭示上,彻底改变了学界长期偏重于外来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将异域话语和他者影响作为催生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唯一因素,却忽略民族文化与新文学关系研究的缺失,并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讨论和评述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中西文化比较的著作,从中窥探出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中西文化交流和冲突时的心态和应对之方。从而揭示了梁漱溟文化哲学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文化中的招呼语和称呼语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文化中两者的语用差异,能使读者对这种差异具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在外语教学中起桥梁作用的教师应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力,学习者也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8.
旅法华裔作家程抱一以其双重身份和双重视角,担当了中法文学、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会东西方思想,使自己的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他在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对接、对话中,实现了中西思想的双向互动,在理论著述中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互识、融会贯通。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程抱一善于发掘中国文化资源,善于吸取西方文化滋养,用中西双重的目光来审视母体文化和异质文化,从而在作品的精神内涵上有新的突破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人类文化就在不断交流、冲突、融合与共享中发展着,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的浪潮使得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与共享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势头。这种势头的出现,给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考察全球化中的中西文化交流,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中西文化交流的契机,才能更好地从最深层次上去理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制约性和文化共通性的内在机理图式。  相似文献   

10.
哈佛的卓越是不争的事实,其背后不是失去大学的灵魂而依赖于放飞的灵魂,放飞的力量来自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的调谐耦合。哈佛历次重大课程改革都伴随着学术文化转型,选修课程制度的全面推行源于并促进教派学术文化走向人道宗教学术文化,通识课程改革彰显了国家主义学术文化的诉求,核心课程共生于世俗社会学术文化语境。哈佛课程改革坚守服务学生发展的永恒使命,同时从社会与个体双重需要出发寻求精英教育目标的时代建构,变与不变之间,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转型在促成大学理念的流变中不断创造哈佛的历史。哈佛大学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在神聚理念、身寄场所、彼此建构中实现调谐耦合,进而守望和延展大学的卓越。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型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产生的,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融合,具有明显的和谐性特征。政治文化的和谐对于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塑造合格主体,提供伦理支撑,注入全球化时代的新意蕴。  相似文献   

12.
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在马一浮的理论体系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建构方法和思维手段,其判教的实质是从文化现象中提取出一种文化观念,即他所谓的六艺,其目的在于肯定和论证这一核心观念;另一方面,据六艺判教展示了马一浮的文化史观,表明了他对以往文化成果的宏观考察和价值抉择。马一浮通过对隋唐佛学判教风规的创造性转换,依据六艺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考察了以往的文化成果,在判儒家文化、判儒释道三教、判中西文化的过程中,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重新对中西文化作了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构成了马一浮的文化判教活动。在现代新儒家中,马一浮的判教立足儒家,旁涉佛道,考察古今,规模宏大,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翻译     
崔振华 《学周刊C版》2010,(2):194-195
文章首先论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然后指出不同民族文化图式间的三种关系并着重阐释了中西文化图式冲突关系.最后总结了归化和异化在这三种文化图式关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等著作中,不仅揭示了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时代思潮","以复古为解放"等学说,还自觉运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针对具体的学科、学派、学者的特点作出了详细的评价,阐释了学术文化史发展与政治、社会等的关系。他注重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发掘规律,展示出了广阔的学术文化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训诂学作为一种学术探索方法和经典文献的释义工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2 0世纪以后 ,在西方多种学术流派的影响下 ,它吸收了西方当代文化学、人类学等理论素养 ,突破了原有的微观思维局限 ,发展为一种具有宏观视野、文化理论和逻辑科学规范的文化训诂学。这种方法上的转换与革新 ,不仅对 2 0世纪的中国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且对中西文化激烈交汇时代如何承续民族文化传统 ,学习西方理论优长 ,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钱穆、余英时师生二人都是史学界的翘楚,他们都以治中国思想文化史而驰名学界。本文以中西文化观为视角,通过对师生二人中西文化观的比较来探求他们之间学术传承的轨迹,再现师生二人薪火相传各领风骚的学术佳话。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他们对文化内涵的界定,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见解,对中西文化的栽体——知识分子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对辛亥革命失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深刻认识到全盘西化和全面反传统都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最佳设计,因而他提出了中西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互融问题,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鉴别中努力探寻一条新的中西文化融合之路,形成了孙中山文化思想的独立体系。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是以综贯中西为基本特征的,它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8.
在认识西方文化的过程中 ,郭嵩焘是以深厚的中学知识为基础的。由于他对中西文化有着广泛的了解 ,所以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和选择时 ,能够较早地摆脱“中体西用”文化取舍模式的束缚 ,表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同时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初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深入探索 ,从而导致了认识上的种种矛盾 ,体现出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讨论文化内涵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比较 ,分析了中西文化的起源 ;从翻译者的角度探讨了中西文化在各自语言上的体现 ;对翻译的原则以及翻译者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后指出 :文化是有阶级的 ,翻译者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命 ,并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电视游戏节目一方面具有"狂欢节"的文化特征,如诙谐和戏拟、反常规生活、主体为平民、形式杂多等;另一方面,它还具有"文化工业产品"的特征,带有商业化、复制化、技术化、强迫化的色彩。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中的当代中国电视游戏节目兼具平民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