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林翊 《高教论坛》2002,(1):101-104
本文从创新教育的角度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场所。在创新教育中 ,高校图书馆为保证学校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营造适宜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 ;开展多元、异质、开放的学术活动 ,加强对学术研究的支撑以培养出创新人才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提高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 ;以及在未来学习化社会里 ,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出象牙塔 ,向全社会开放 ,成为终身教育中心 ,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各科教学都要贯穿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要开展创新教育.为此,我们对化学创新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创新,社会发展之根本,要创新就离不开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造型学生为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为此,必须将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要把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生带向生活,把生活引进学校。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指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去操作,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的场所。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实践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层目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二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培养创新人才重在教师创新,学生创新,学校创新,思维创新和学术创新,只有弄清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使教育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转变观念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工程人才的使命。可以认为,一个现代工程人才应当具有较广博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加以综合运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科学思维的能力;具有从事与组织工程实践活动的能力。其中核心是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最为关键的是要转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氛围。为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在工程人才创新…  相似文献   

6.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张根丁 《文教资料》2006,(19):42-4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和创新的关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光荣地交给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面临着又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的创新涵盖学校管理的创新,教育的创新需要创新的学校管理与之相适应,这种管理的创新主要包涵学校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目标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环境的创新等。笔者拟结合当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和创新的关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光荣地交给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面临着又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创新涵盖学校管理的创新,教育创新需要创新的学校管理与之相适应,这种管理的创新主要包含学校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目标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环境的创新等.笔者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就如何进行学校管理的创新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民族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创新教育水平,以培养真正适应国情需求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闫同林 《文教资料》2006,(20):60-6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而美术教育作为学校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美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积极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发展的一个机遇.高职高专学校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以教育思想创新为主导,以教育改革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崔国强 《文教资料》2007,(36):130-13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而美术教育作为学校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美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国家民族的希望也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所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也成为当今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目标,对职业中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职业中学教育过程中。本文以职业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职业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实施创新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场所,在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为保证学校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营造适宜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开展多元、异质、开放的学术活动,加强对学术研究的支撑以培养出创新人才;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以及在未来学习化社会里,高校图书馆应该走出象牙塔,各全社会开放,成为终身教育中心,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新课程改革时代的需求,学校教育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为目标,改革旧时期传统教育方法,新时期的教师肩负神圣职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如何才能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并具有优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下中等职业学校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一课题,唯一的答案就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紧跟科技和社会发展步伐。随着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的变化,教育教学理念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程教学改革逐渐在中职学校迅速展开。中职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正是为弥补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足,把培养知识型人才目标转变为培养具有全面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模式的综合,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将政府、学校、社会纳入系统化管理,成为系统中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即政府负责整个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和基础建设;学校是系统运转的主体,涵盖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通过二者的无缝衔接,结合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社会的需求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也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经费、场地、经验和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利用系统化的观点,可有效提高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指导作用和协同能力,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从而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建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校的创新教育水平,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三创型”人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坚持教育创新,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赋予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认为,教育模式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把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确立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工程,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教…  相似文献   

20.
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服务区域的目标定位、服务形式的目标定位、培养类型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素质培养上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心理品质,在培养对策上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继承发挥学科特色为基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完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为途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