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本部分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源,但是日本的档案工作在战后曾经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与日本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发展了资本主义,但由于日本是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人力、财力主要用于对外侵略战争,不肯在档案工作方面花费钱财,甚至以紧缩财政开支为理由压缩档案机构,限制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印章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中形成和使用过的印章,是一种具有特殊载体形态并在历史研究、档案考证、文物收藏和艺术鉴赏等方面有着特殊价值的档案.印章档案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档案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重点档案是指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1]。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注重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随着抢救基本工作的完成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2015年,国家档案局、财政局印发《“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首次对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做出规划。2016年,国家档案局将加强国家重点档案开发力度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列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  相似文献   

4.
作为日本档案工作的代表性单位——国立公文书馆,伴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起步诞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作奎 《北京档案》2004,(11):38-40
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的安排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驻军日本的事宜.美国总统将任命麦克阿瑟为驻目盟军最高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遣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6.
“人物档案”,亦称“名人档案”。师范院校的人物主要指在师范院校学习和工作过、在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很大成就、对学校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包括校友和教职员工。人物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档案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纵观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民主革命时期,师范教育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革命、军事、教育等方面人才,推进了中国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7.
坚持与时俱进,要重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档案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档案工作创新要围绕档案工作实践进行,为档案工作实践服务,使档案工作在创新中求提高,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一、树立创新观念思想观念创新是各方面创新的基础,是保证档案事业发展的首要条  相似文献   

8.
企事业档案作为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生产与发展的第一手详实的资料,是国家信息资源和文化财富的发源地,并担负着维护国家档案资源的完整与安全的重要任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对企事业档案工作从硬件、管理、人员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人的因素是新形势下开展档案工作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的力度日益加大,各级财政对档案事业的投入逐渐增加,各级档案馆对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普遍开展起来,大批国家重点档案得到了有效的抢救和保护。重要档案信息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国家重点档案。是指由各级国家档案馆保存.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诸如,国家重点档案的范围不清,标准不明,致使珠目杂陈;抢救方法不科学,保护手段不适宜,结果差强人意;项目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和配套上不合理,工作难以为继。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国家重点档案的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张莉 《黑龙江档案》2013,(3):103-103
行政机关档案职业即行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是行政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关档案室是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机关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是为机关的生产、工作、研究等活动服务的部门。行政机关档案,不仅是行政机关营运的重要参考资料,更是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机关的政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行政机关档案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行政机关内部档案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引言据国外统计,本世纪初,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只有5%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取得的;本世纪中叶达到50%左右,最近十年来,要提高生产率,80%必须依靠采用新的技术成果;有的行业则要达到100%。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国策(如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给予高度重视。我国也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根据国外经验,耍高速度地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大力发展图书,情报、档案工作。以日本为例,战后的日本,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美档案保护机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北美洲一个年轻的国家,美国档案工作发展史比美国建国历史更短,但得益于经济、科技的高度发达和教育、人才方面的优势,美国档案保护机构工作具有起点高、服务好、发展快的特点。美国的档案保护机构主要为档案馆、综合性图书馆和文件中心。  相似文献   

13.
邓欢 《档案与建设》2018,(5):20-23,12
为了促进日本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日本档案学会于2012年出台了《日本档案学会注册档案员规程》来开展档案员资格认证工作.论文通过对《日本档案学会注册档案员规程》的产生背景、过程、内容等方面探究,指出其为日本档案人才评价工作提供了一套较为科学、客观、完整的框架体系,以期能对我国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4.
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日本以侵华为目的而设立的一个国策会社,是日本对中国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情报搜集的一个特殊机关.文章在分析满铁资料的涵义及价值的基础上,指出其整理和利用方面的困境,提出从建立国家层面管理机构、引入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5.
曾嵘 《湖北档案》2005,(8):36-37
盟国安排中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战后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中、苏、英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出军队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实行分割或划分占领区。”他还说:“不容许苏联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  相似文献   

16.
友言在先     
华林 《兰台世界》2018,(12):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个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档案,成为了国家档案财富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蕴藏有丰富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这些档案文献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土官、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服务为档案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社保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档案部门要站在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高度,将社保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视野,积极引导、指导社保经办部门建档和开展社保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推动档案资源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档案》2008,(3):45
PROLOGUE杂志给读者提供的是基于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NARA)和总统图书馆保存的档案中的史料故事,内容包含有美国各个州的所有方面。该杂志每季度由NARA出版一期,已经出版了近40年。在2007年冬季卷中主要包括:在战后的欧洲,一个美国小组暗中寻找迁移中的纳粹文件,并把它们藏到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安全的地方,以及由此引起的危险;KenBurns和他的同事深入挖掘档案馆馆藏,在NARA发现了数量巨大的二战期间的档案,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这些档案的指南。  相似文献   

19.
军事卡当案信息资源是军队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军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是军队档案工作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曾燕 《云南档案》2014,(12):17-19
<正>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也是生命线,其中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国防、科技等内容的涉密档案,一旦泄密将直接危及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后果不可想象。为此,2013年底杨冬权局长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对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涉密档案安全问题作了具体要求,云南省档案馆积极部署落实,自2014年1月起,对需数字化档案原件进行了逐卷逐件的涉密档案筛查工作。一、省馆涉密档案筛查工作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