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在2011—2020年收录的79 758篇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等方法,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2个维度探析体育科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特征。结果显示:体育科学的知识吸收主要来自健康、护理、医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康复学等期刊类群,逐步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体育科学知识扩散广度随时间呈对数增长趋势,体育科学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扩散的强度呈幂率分布特征,体育科学知识扩散速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骨科学、外科学、康复学、生理学等15个学科为体育科学知识扩散核心学科;跨学科知识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系统工程学、运动神经科学、体育健康与环境、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教学、儿童体育和老年运动医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对计算机断层扫描(CT)医学影像技术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CT医学影像技术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发现,在运动解剖学方面,CT影像技术不仅可准确评估运动员骨、关节、骨骼肌运动损伤种类与程度,且通过横截面积、体积、密度等形态学指标可以从解剖学角度,为运动选材、训练监控、运动损伤防治提供科学借鉴;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CT法测量的人体惯性参数已十分成熟,但与运动项目相关联的研究还较少;CT影像数据建立的运动员骨、关节、骨骼肌等三维有限元模型,可分析各运动项目训练器材特征、训练动作生物力学机理等。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机辅助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标志着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际运用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查等方法,对计算机辅助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总结,为学校体育管理者紧跟科学的、实效的管理理念步伐,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体育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于1991年10月26日至31日在西班牙奥林匹克城巴塞罗那举行。来自世界64个国家约1400余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届当今世界体育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会议。有400余篇研究论文分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社会心理学、人文科学和医学科学等5个学科进行了交流。生物科学类论文篇数最多,约占整个大会论文总篇数的50%。笔者作为中国体育科学代表团成员,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了这届科学大会生物学科的学术交流,并在会议上作了学术发言。从参加生物学科交流的研究论文来看,当前世界体育科学生物学科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科学表现出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研究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开始步入国际体育科学舞台等 4个方面的特点。但是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创新性研究成果 (假说 )不多、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体育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地位不高等问题。另外 ,中国体育科学应当在理论研究突出重点 ;应用研究突出实用特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加强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 ;建立中国体育科学数据平台 ;不断提高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中地位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6.
面对高速发展的世界体育形势,体育的科学技术研究出现了分层次、分领域、分科学的发展趋势。然而,学科分化而结构紧密,内容各异而性质相同,领域缩小而意义扩大,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方向一致。特别是交叉学科,纵横复杂,形成了多结构、多系统、多形式的学科种类。基础学科不断演化,边缘学科不断增多。理论性学科不断分理出实践性理论学科和指导性理论学科。众多学科,形成了体育科学的综合体。体育科学如此进程,不但受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学校体育计算机数据管理应用中 ,数据登录单靠某一两个体育教师 ,工作量非常大 ,特别是体育锻炼标准成绩和体育课成绩的登录 ,一般可以达到数千个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校在学校体育计算机管理中 ,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输入体育数据 ,效果良好。本文就我校实用该方法的过程 ,研究“化整为零”管理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对学校体育计算机数据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渗入各个领域。利用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规律,分析技术动作,既为计算机应用提供了新的领域,又为提高体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体育科技的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强  滕玉凤 《体育科技》2003,24(2):11-14
以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向“科技体育”的方向发展为主题 ,对计算机在奥运科技、运动训练、体育信息与管理、体育竞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阐明了科技的进步必将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世界体育科学大会是由国际奥委会直接主办的世界体育科学最高级别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会议。我院运动生理教研室青年讲师李昭波作为中国体育科学代表团成员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出席了1991年10月26日至31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在这届科学大会上,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约1370位专家和学者分生物学、物理学、  相似文献   

11.
近3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论文主题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体育方法学的原理,针对第4、5、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论文的主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并从体育人体科学、体育人文学、学校体育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当前全国体育科研发展的特点和趋向。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交叉科学对体育科学的影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交叉科学的理论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交叉科学对体育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多学科交叉、借鉴和互补,体育科学发展速度滞后于其他科学的发展。运用交叉科学的理论、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证,并对体育科学的未来发展作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广义跨学科概念辨析与动力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学跨学科、多学科、超学科概念特点的厘定,对理解体育学研究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采用概念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针对实际研究过程中三者混合形式,就体育学广义跨学科研究概念,并就其动力基础展开讨论,结果表明:体育学广义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兴起与广泛应用是当代体育理论的高度分化和纵深发展的结果,外部发展动力来自解决全球体育实践中复杂性问题的理论诉求,以及体育学寻求社会认同及提升学科地位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s traditionally monodisciplinary despite calls for an interdisciplinary focu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to identify studies on talent identification, talent selection and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s being conducted. Thirty-six studies met the selection criteria. These studies were critiqued relative to sport, skill level, sport science sub-disciplines included, and whether the research was multi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y. The secondary purpose of the review was to critique the level of analysis and level of representative task design in performance tests used in the studies. Twenty-five studies were categorised as interdisciplinary, with 11 categorised as multidisciplinary. Thirteen sports were represented with soccer the most frequent followed by field hockey, 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 handball and rugby league. Thirty-two studies completed their analysis at a group level and four at an individual level. A total of 337 performance tests were rated for representative task design with 64 categorised as low, 123 as medium and 150 as high. The results pertaining to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nd individual analyse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constraints theory, which predicts that interacting variables can explain sport performance.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s beginning to fulfil the call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uture research, however, needs to consider individual analyses and representative task design of tests to progress sports science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5.
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库,利用当前最新的信息可视化引文分析软件CitesoaceII对收录在SCI和SSCI中有关网球主题的2466篇文献的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分别展现了文献的时间、国家、机构、期刊分布、主要研究方向和代表作者、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从2002年到2011年9年间发文量基本呈平滑式下降趋势,研究学科领域涉及到了运动科学、心理学、骨外科、社会科学、医学外科、运动康复、神经学、工程学、内科医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国家分布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日本、荷兰、中国,呈现出相对集中与高度离散并存的非均衡性特征,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澳大利亚的大学  相似文献   

16.
张茜 《精武》2012,(17):7-9
运用文献资料,文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珐,重点从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力量的分布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2006-2011年一家社套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的有关文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社会科学基全体育学立项总数逐年增长。青年项目增长幅度最大,重点项目立项文目偏少;研究力量分布不均衡,地处北京的单位立项最多,占有较大的地理优势:研究内容呈现跨学科、多学科交又化;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仍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4年-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量逐年增加,课题区域分布日趋合理;课题研究领域多元化发展,跨学科与学科交叉的研究形式已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明显趋势,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科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10年有关女性体育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分别从女性体育发展历程、女性体育与奥林匹克、媒介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差异、女性体育锻炼与健身、女性体育消费、女性体育交叉学科研究等几个方面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期间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章进行统计与研究分析。提出了未来我国女性体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运动心理学的新方向: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学母学科的视角来管窥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交叉科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思考和探索该学科的发展潜力和方向,为此分析了当前运动心理学与主流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距,回顾了运动认知领域的系列研究主题,如注意、表象、运动决策和运动专家知识系统,提出了未来运动认知神经科学方向可以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同时建议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运动心理学者今后应该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拓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利用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储备优势,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This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sports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SEER) both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levels. The emergence of this field can be positively informed by reflection on similar developments in other fields, particularly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health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The larg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ncluding chemical,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and mechanical, have well-developed communities and publication venue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Health professions, including kinesiolog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medicine, have allied with sports engineering to develop educational research that can inform methods and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dissemination.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it is also critical to draw on the growing body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The rich literature relating to discipline-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DBER) and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TL) can support individuals moving into this field, and observations by communities in other disciplines can provide guideposts for sports engineering. There are well-established processes and methodologies that can be adapted from other discipline-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fields. As stand-alone sport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grams are relatively rare and young,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available to create a culture that values research on education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