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师风采     
蒋永生,1937年生于江苏。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系。东南大学教授,原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全国土木工程专业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主持3项国家级教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持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获江苏省高校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两次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6年获第二届高等…  相似文献   

2.
施进发,1963年生于江苏房东。1994年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机械、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1996年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任教。199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郑州航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与招生工作。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科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获省部级鉴定成果奖8项、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6项。出版著作2部。先后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被El收录6篇,被ISTP收录5篇。主研的“激光扫描曲面测量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开发的CCBS2.0网络版金融管理软件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相似文献   

3.
陈进,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与理论(振动、冲击、噪声)学科博士生导师,美国Iow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4.
沈世钊,中国大跨空间结构专家,1953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毕业,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新兴领域的开拓,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作为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评审委员会的唯一一名空间结构专家参与了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5.
下午三点,我们如约来到蔡开泉博士的实验室。见面之前,我们一直在想,这位在2009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个人排名第5),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第3),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被同学们誉为"多产博士"的年轻人会  相似文献   

6.
王泽山,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1935年10月出生,1954年至1960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1960年至1962年担任炮兵工程学院火药实验室主任,1980年被评为华东工学院副教授并担任化学工程系主任,1985年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泽山教授以个人身份或第一获奖人身份,先后获国家级和部省级以上奖共9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其中有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等多项大奖。另外还获得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获"七五"、"八五"期间兵器行业"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7.
走近李宁     
李宁, 1962年7月 9日生于江西南昌,教授,博导,现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1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1992~1993年在德国小动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任日本农业水产尖端技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199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任副教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863”计划生物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美国USDA科技创新项目、中法科技合作项目、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全球最大的猪育种公司PIC合同研究项目等1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90多篇,并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8次,先后获得国际学术组织颁发的学术奖励3次。  相似文献   

8.
名师风采     
王玉凤 ,1944年11月生,满族。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三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大学本科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六门;主编、参编了十本公开出版教材,发表了十余篇教学改革论文;主持、参加了国家和铁道部“面向21世纪物理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主持筹建了国内领先的“无损检测实验室”。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自1993年至今连续三届被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200…  相似文献   

9.
唐炬,男,1960年4月出生,四川南充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教育部首届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公告发明专利4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神州学人》2007,(7):24-25
牛军,山东医科大学博士,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医学院博士、博士后。曾任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外科肿瘤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澳大利亚腹腔镜学会秘书长。现任山东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肝胆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齐鲁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副主编、编辑部常务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获国家发明金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委国家科技成果、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项奖励30余项,被原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山东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并被授予“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70-71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刘志江等完成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工程化应用"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通过系列研究与工程化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申请专利16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获省部级优秀专利3项。两项技术、四项装备通过省部级鉴定。发表学术论  相似文献   

12.
常心坦(后排中),西安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赴美留学,获美国 MTU硕士、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郝跃(后排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李华(后排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获葡萄与葡萄酒博士学位。先后获首届国家星火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郑青,女,博士,现任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土生导师出版《广义政治论视角下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研究》《社会变革中的福利政治发展研究》2部学术专著。在《政治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获得省级社科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2018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十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相似文献   

14.
名师风采     
<正>施大宁,1965年出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学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和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物理与艺术"。主编的《物理与艺术》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文化物理》被列入国家规划教材。发表凝聚态物理研究学术论文100余篇,他人引用超千次。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名师风采     
尹伟伦,汉族,1945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8年毕业于原北京林学院树木生理学专业,研究生学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及生物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杨树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命学部常务副主任,《林业科学》副主编,《中国林学(英文版)》编委。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5项,专利7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王丽丽,1960年9月出生,河北定州人,1978年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5年获得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原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引进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英美文学学科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英国文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香港大学访学。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改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研究成果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项。曾获得校青年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师德之星"等称号。王丽丽教授长期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几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研究专家,国际多丽丝·莱辛协会会员,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莱辛研究专著《多丽丝.莱辛的艺术和哲学思想研究》(英文版),曾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并约稿,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后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多丽丝·莱辛研究》,对莱辛的理论思想和整体创作第一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莱辛理论思想研究的空白。由于莱辛许多重要的著作尚没有中译本,该研究对这些著作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对从整体上理解莱辛的思想观点具有重要作用。项目成果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结项专家评价为优秀。专著《多丽丝●莱辛研  相似文献   

17.
张清华,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在山东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担任助教。199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1991年起留校任中文系讲师,先后被评为校级学科带头人及特聘教授,为山东省省级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并担任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曾获山东省第十三届社科成果一等奖(个人),另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个人)。2000年10月于南京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兼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客籍教授。从2005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涉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2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著作6部。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当代文学思潮、小说与诗歌的现象及作家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古可教授系我校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卓著的中年博士生导师。1978年以来,共完成重大科技项目11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获部委、省级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科学专著2本、译著1本;并在198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年科技专家”称号。同时,作为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他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方面也很有成就,他的教学改革成果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赏,并在1987年4月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系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评审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由吉林大学林君等人领导的"近地表弹性波地下目标探测成像系统及应用"项目组,多年来在近地表地震勘探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有关项目资助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成果的产品化进程,2001年近地表地下探测弹性波成像系统列入吉林大学科技园孵化项目,2002年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系统列入长春市新星创业计划,其中一项成果获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在矿产、油气资源调查、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地下水资源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吉林大学林君等人完成的这一科技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九五攻关、原地矿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十五"863项目、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和机构先后资助的,投入资金358万元。  相似文献   

20.
名师风采     
欧阳平凯,1945年生,湖南湘潭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有: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理事,亚太化工联盟副主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杜邦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1990年以来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