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市幹部業餘文化教育,自去年九月開展以來,雖已成立八個業餘學校,一個工農速成中學,吸收了三四一四名工農幹部參加文化學習,但對應入學的幹部—一七三○人來說,只佔百分之三十,這說明開展工作是作得不夠的,過去所以不能普遍開展的原因有五:  相似文献   

2.
做好招生工作,是辦工農速成中學先决條件之一。一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招收了約四千名合乎中央規定條件的工農幹部和產業工人進入學校。但直到今天,在某些領導這一工作的幹部的認識上,還存着兩種偏向:第一、把工農速成中學看作“幹部招待所”,送些有病的、文化低的、不易分配工作的、甚至在工作上犯嚴重錯誤的幹部來“學習”,第二、把當前工作需要與將來工作需要對立起來,不願選送合乎條件的工農幹部和工人,甚至對迫切要求學習的幹部採取了勸阻方式。這種思想一方面降低了速成中學學生的質量,同時減少了工農速成中學學生的來源。對此現象如不採取有效的辦法,則作為文教工作上首要任務——發展工農教育,培養工農出身的新型知識分子——的完成將會失去必要的保證。最近東北三次招生仍然未能完成既定的招生任務,西北也反映學生來源的困難。因此,各級教育部門必须加强宣傳和具體的組織工作,訂出具體的實施計劃,並及時地進行檢查以保證勝利地完成招生任務。 據已有的經驗看來,要作好招生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作好宣傳動員工作,打通領導思想。去年東北招生時除颁佈“東北人民政府關於創辦工農速成中學的决定”外,並及時地在東北日報發表文章,解釋投考條件,鼓勵工農幹部和工人入學,大連招生時,在大連日報發表短評,引起了各機關和工廠負責同志的重視。因此,多數機關寧願使工作暫時受些影響,選送了戰鬥英雄、特等模範、新記錄創造者及優秀的工農幹部和工人入校學習。天津工農速成中學招生時,天津日報發表了社論,工廠的黨團支部  相似文献   

3.
一 發展概況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決定有計劃有步驟地創辦工農速成中學,招收優秀的産業工人和工農幹部,使他們畢業後升入高等學校,培養成爲工人階級自己的忠實可靠的國家建設骨幹和專家。爲保證這一重大政治任務的實現,一九五○年九月全國工農教育會議時,討論和制定了工農速成中學實施辦法,同年十二月政務院又頒佈了關於舉辦工農速成中學和工農幹部文化補習學校的指示。五年來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工農速成中學有了顯著的發展。一九五○年底全國建立了工農達成中學二十四所,招收學生四千四百餘人。一九五三年底,工農速成中學已發展至五十八所,學生二萬七千九百餘人。其中工人占百分之二十五點  相似文献   

4.
工農速成中學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優秀的工農幹部,使他們成爲新型知識份子,成爲建設我們國家的重要骨幹,這是我們人民教育工作中一項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史達林同志曾強調指出:「工人階級應當造就它自己的生産技術智識界,即能維護它這個統治階級在生産中的利益的生産技術智識界。」(史達林:「列寧主義問題」四五九頁)我們應該十分注意史達林同志的這一指示,應該重視培養工農幹部這一嚴肅任務。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不只設立了工農速成中學,並決定把它附設在高等學校,這是爲了使它的課程能與高等學校密切銜接,以便學生畢業後直接升入各類高等學校,這樣就可以逐漸改變高等學校底學生成份,使高等學校確實向工農開門。因此,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和高等學校底行政領導必須把工農速成中學的工作,看作重要的工作部分,不應有任何忽視或歧視,這是十分明顯的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明確地指出:青年們要學習,要工作,但青年時期是長身體的時期,因此,要充分兼顧青年的工作、學習和娛樂、體育休息兩個方面。毛主席並且號召青年要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我們在本學期的計劃中,也注意了增進學生的健康,除加強體育鍛煉,開展文娛活動,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改善伙食和保證學生幹部不兼職、工作不超過規定時間外,更主要的就是研究從課業學習上來減輕負擔。 開學後不久,我校初三以上的學生不斷反映:在自習時間內作業做不完,部分學生有時在星期天還要花半天到一天的時間,作一周內未完成的作業。高三個別學生上課到第四節就感到頭昏。有少數學生在晚自習最後一節時也感到頭昏。甚至個別學生反映晚上失眠。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关于开展职工業餘教育的指示”製訂之。第二条干部业餘文化教育目前以普及为主,在普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在發展中注意巩固,在巩固中求发展,凡不及初中程度之在职幹部首先是工農幹部,不分年齡、性別、職務、均得參加業餘学習,施以相當小學和初中程度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其文化水平增進其工作能力。第三條 为保证干部业餘文化學習之开展,各机关团体應将此項工作列入行政工作計劃,照顧幹部學習的必要条件,及時督促檢查其学习,并應将學習成績之优劣作為斡部鑑定条件之一。第四条每周一、二、四、五上午七时到九時或下午七  相似文献   

7.
一一九五○年春,天津教育局曾派幹部到東北區考察和學習學校教育工作。對於教育行政工作必須面向教學、學校教育必須學習蘇聯,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又必須防止形式主義等重要問題,得到不少啟示。同年夏天,舉行了全市第一次中等教育會議,領導上提出了「面向教學業務」,「學習蘇聯,改進教學工作」的號召,同時對於當時教學工作上的主觀主義及教條主義進行了批判。 這個時期,由於領導本身在教育工作方面的「資本」不夠雄厚,所以批判的多,具體辦法少,沒有正面幫助;加以會議以後,接連展開社會改革的各項運動,所以教學改革實際並沒有進行。一九五二年秋,學校政治改革性質的運動,大體告一段落。各校新的領導骨幹也已漸次樹立,教師們經過毛主席教育思想的學習,「武訓傳」的批判,以  相似文献   

8.
‘爲工農開門,爲生產建設服務’,這是新中國教育的基本方針。兩年來工農速成中學、工農幹部文化補習學校和工農業餘學校日益發展,一般學校中工農子弟的成份也日益增多;但這還遠遠趕不上國家建設的需要和工農大衆的要求。三反運動開始以來,更暴露出許多幹部——特別是那些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受過長期反動教育的幹部,存在着自私自利、個人享樂等等没落腐化的思想,有不少人還犯了貪污浪費以及其他危害人民的罪行,使國家遭受了鉅大的损失。因此除了加强這一類幹部的思想教育外,爲了保證今後建設事業中工人階級的堅强領導,是迫切需要培養大量的工農知識分子新型幹部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動態     
今後採取多種多樣方式培養工農知識分子最近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工農速成中學教育會議和全國職工業餘文化教育會議,已確定今後採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大量地培養工農知識分子和提高職工文化水平。作為高等學校的預備學校的工農速成中學,今後將根據積極穩步地發展、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的工作方針,招收參加革命或參加產業勞動有一定時期的優秀工農幹部和產業工人,施以中等程度的教育,使他們畢業後能順利地升入高等學校繼續深造,將來培養成為工人階級自己的忠實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技術專家和管理幹部。關於職工業餘文化教育方面,今後將密切結合着工業生產發展的需要,積極地有計劃地發展職工業餘中學和高小,並認真把這些學校辦好,以便把一定數量的幹部積極分子和技術工人提高到高小、初中或高中畢業程度,為學習初等、中等技術打下基礎,並輸送一部分政治進步有培養前途的人升入工農速成中學、中等技術學校和高等學校或夜大學繼續深造。同時,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內要爭取基本上掃除現有產業職工中的文盲和一部分行業職工中的文盲。现在全國已有工農速成中學八十七所,在校學生五萬一千多人。已有越來越多的產業工人進入工農速成中學學習。目前學生中產業工人的比重已從一九五二年的百分之十四增加到百分之四十。全國工業勞動模範、淮南煤礦模範風鎬手鄧緒然,山東工業勞動模範、坊子煤礦安全模範小組組長劉彩金,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徐建華等都已進入工農速成中學學習。工農速成中學,一九五五年將吸收新生三萬三千人,因此在校學生將達到八萬四千人。 現在全國各工廠和礦區中已辦了大量的職工業餘中學和小學。據去年底統計,各地職工參加各種業餘文化學習的有二百七十三萬多人,其中在高小班和業餘中學學習的有一百零七萬人。各地廠礦業餘中學已經有二萬多學生畢業,第一批由業餘中學培養出來成績優秀的職工已升入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石油學學院等高等學校學習。根據發展計劃,全國的職工業餘中學,到一九五七年在校學生將達到五十五萬人,業餘高小班在校學生將達到一百六十二萬人,掃盲班將達到二百五十八萬人。  相似文献   

10.
上學期北京市各中學學生幹部工作忙亂的現象是普遍而嚴重的。分支幹部每周工作最少在十小時以上;團總支、學生會的負責幹部一般的都在二十小時以上,最多的要到三、四十小時。學生幹部的 學習和休息時間不能保證,學習和健康受到嚴重影響。 這學期開學後,團北京市委對這些情況進行了調查,主動向黨委反映了這些情況,並提出建議;結果取得了黨市委的重視,廖沫沙同志(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親自召開全市校長會議做了具體指示。各校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減輕了學生幹部的負擔: 首先,在學生幹部中認真地貫徹了團的三中全會決議,使幹部明確了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而團和學生會的任務就是協助党和行政完成教學計劃,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次,行政、青年團和學生會共同擬定了減輕幹部工作負擔的計劃,劃清了工作範圍。行政上接辦了應由行政上負責的工作,如管伙食、管齋務、辦合作社、替同學買洗澡票、買豆漿、印講義等。同時,也減輕了學生不必要的校外社會工作,如幫助人民銀行動員同學存款、幫助百貨公司推銷花布等。  相似文献   

11.
新舊现象     
北京市增班增校,面向工農 北京市文教局,為解決工農子弟就學問題,培養工農幹部及技術人材,決定:暑假後在勞動人民住區,增設普通中學一所;在市立中、小學增加班次,注意招收工農子弟。此外,更擴充高工、高商兩校,除增班外,並添設新科,高工擬增設電機科,高商擬將原有的銀行科併入會計科。同時鼓勵私立學校,也為勞動人民子女增設班次。成績好的私立學校,有增班條件而經費困難者,政府可酌量予以補助。山西省創辦工農幹部速成小學 山西省為了提高區級工農幹部的文化水平,特成立了八所工農幹部速成小學(每專署一所,太原市一所)。各專署的速成小學,已於三月至六月間先後開學。根據六月底統計,七校共有高  相似文献   

12.
兩月來工人教育迅速的順利的開展,給我們提供了不少經驗和問題: (一) 工人中普遍的存在著學習的積極要求工人業餘教育所以能夠在很短期間內迅速的發展,是由於我廣大工人群眾的學習文化的要求日益發展著,因此在發動學習中情緒很高,參加學習很踴躍,例如育才廠第三部的工人說:『領導上號召提高技術發展生產,不領導我們學習,怎樣能達到?要求提高生產技術,必須要學文化,先打個底啊。』有的不滿意的說;『不好好組織我們學習,我們生產也搞不好,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經過該部領導上滿足了他們的學習要求之後,工人們中午不休息的上課,下午下工後吃過飯,在屋裏就自習,他們提出要向疲累作鬥爭(曾作  相似文献   

13.
我國的工農業餘教育,是整个人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六年以來,在各級党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工会、青年团、民主妇联等有關部門的積極协助、配合下,和在全体从事工農業餘教育的幹部和教師的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这主要表現在:各机關、工厰、礦山、街道和廣大的農村都建立了为數極多的業餘学校和識字班(組),組織了數千万工農斡部和工農羣众進行学習。經过坚持学習,已經有一千多万左右的工農幹部和工農羣众擺脫了文盲狀态。我們还設立了很大數量的業餘小学和中学,繼續提高工農幹部和工農羣众的文化水平,为國家培养工農出身的知識分子開闢了丰富的源泉。这对於提高工農羣众的政治認識、提高和推動工農業生產都有很大帮助。同時,在实际工作中,我們已積累了一些經驗。这些都为今後大规模地開展扫除文盲运動和進一步加强工農業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 總結上學期工作,同時佈置新學期的工作青島市市區共有小學七十四所,學生六萬七千多人。因各區文教科幹部力量的限制,目前全市小學仍由文教局直接領導。 為了使各小學行政幹部有較充分的時間考慮和作好新學期的學校工作計劃,以便開學後立刻按計劃進行工作,我局自一九五三年起在學期結束時即向各校佈置下一學期的工作。在學期結束前文教局視導員先重點深入幾個不同類型的學校幫助總結工作,就其中發現的問題,結合平日所瞭解的其他學校的情況,作出全市小學教育工作半年總結並提出下學期重點工作的意見的初稿,文教局于假期開始時召開小學行政幹部會議,將下學期重點工作意見的初稿提交會議討論。經過各校行政幹部聯繫各校實際的情況,提出修正或補充意見,文教局即印成書面材料發給各校作為擬訂未來半年工作計畫的依據。這樣作,學校領導幹部便於提前考慮一學期的工作計畫,從而改變了以往開學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盲目進行工作的現象。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年教育工作计划是根据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總結和本市第二届各界代表會議文教工作提案製定並经本市人民政府討論批准的。計划的中心内容是要贯澈‘学校向工農開鬥,教育為生產建設服務’的方針、以稳步改革舊教育建设新教育。計劃中首先提出大力開展工農教育,举办工人業余学校、幹部业余学校、和工農速成中学。其次提出小學大量增班增校。提出扩大中等技術和師範教育,增设普通中學。提出推行識字教育。計劃中强調學校向工农開門,加强教师學習,提出‘加强领導、積極扶持、逐步改造、重點補助’的私校方針。兹将一年來計劃執行情况簡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年教育工作計劃是根據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總結和本市第二届各界代表會議文教工作提案製定并經本市人民政府討論批准的。計划的中心內容是要貫澈“學校向工農開門,教育為生產建設服務”的方針、以穩步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計劃中首先提出大力開展工農教育,举办工人業餘学校、幹部業餘學校、和工農速成中學。其次提出小学大量增班增校。提出擴大中等技術和師範教育,增設普通中學。提出推行識字教育。計劃中强調學校向工農開門,加强教師学习,提出“加強领導、積極扶持、逐步改造、重點補助”的私校方針。茲将一年來計劃執行情况簡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市各中等學校行政幹部及教師經過了暑假的思想改造運動後,階級立場基本轉變,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因此,開學兩月以來,各校工作呈現了朝氣勃勃的现象。在教學和教師學習的領導工作等方面都積累了不少經驗,也有了一些新的創造。為了使各校的優良經驗得以及時交流,進一步推動今後工作,在十一月下旬,文教局特指派本市部分中等學校校長、教導主任和有經驗的教師共二十九人,組成幾個二人至四人的觀摩小組,分赴旅大師範學校、大連工農速成中學、大連工業技術學校、大連中學、旅順中學、大連第一初級中學、第五初級中學、第八初級中學、金縣第二初級中學等九個學校,進行了歷時三天半的領導教學與教師學習工作的觀摩。  相似文献   

18.
蘇北農學院附設工農速成中學,原由蘇北文教處領導,一九五二年七月,蘇北文敎處口頭通知蘇北農學院和速成中學將後者改爲附設於農學院(此項決定事前並未請示華東教育部批准)。當時雙方領導幹部的思想上對於這一通知都不大同意,只是勉強接受。工農速成中學原在瘦西湖(揚州)邊,校舍還夠用。領導關係改變後,蘇北文教處決定將該校校舍撥給其他學校,令速成中學全部遷到農學院去。但該院當時正在修建校舍,全部遷入有困難,只好將速成中學今年所招新生三個班(一百三十三人)先行遷入草棚暫住(一層蘆席蓋的,吃飯睡覺上課都在內)。當時速成中學領導上曾一再提出希望迅即解決住房問題,但農學院領導人總是答覆:「等幾天可以解决」。就這樣拖延下來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中學教育的主要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央教育部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就召開了全國敎育工作會議。對中學方面討論了如何正確執行「維持原校,逐步改善」的方針。對私立學校確定:一般地應採取保護維持,加強領導,逐步改進的方針。並草擬和討論了工農速成中學實施方案。一九五○年九月中央教育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對工農速成中學又著重地進行了討論。一九五一年三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對中學確定:「應以整頓、鞏固和提高為主,打好基礎,準備發展」的方針(馬部長在第一次全國中等敎育會議上的閉幕詞);依據公私兼顧的原則,對私立中學採取繼續貫徹積極扶持,逐步改造的方針。同時對中學的性質任務、敎育目標、敎學工作、領導關係、學生健康、課程敎材,均有了明確的規定。一九五二年八月召開了全國中小學敎育行政會  相似文献   

20.
培養工人出身的技術專家和領導幹部,使成爲國家建設的骨幹,是高等學校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而辦好工農速成中學,並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工農速成中學附設於高等學校,是保證高等學校完成這項政治任務,保證工人和工農幹部能夠繼續深造的重要環節。因此,中央教育部於一九五二年十一月發佈了「關於工農速成中學附設於高等學校的決定」,使工農速成中學有領導地逐步附設於高等學校。這一決定是和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相適應的。高等學校大多設置在大城市,工農速成中學附設於高等學校後,大城市裏産業工人的入學將有了便利的條件。工農速成中學今後的招生名額中,産業工人的比例的不斷增加,便加速改變高等學校學生的成份,這對高等學校今後的改革將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工農速成中學在移歸高等學校領導後,在敎學與設備方面能得到高等學校的指導和幫助,教學質量亦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