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电子的跃迁能级、离子极化作用、离子变形性、离子极化能几方面讨论了Cu(Ⅰ)她(Ⅰ)卤化物的颜色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电子的跃迁能级、离子极化作用、离子变形性、离子极化能几方面讨论了Cu(I)Ag(I)卤化物的颜色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离子极化理论探讨了无机化合物颜色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阐述深、浅色位移的含义,指出了现和无机化学教材和文献(1-4)中应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无机化合物颜色变化的不妥之处,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离子极化理论探讨了无机化合物颜色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阐述深、浅色位移的含义。指出了现行无机化学教材和文献[1-4]中应用高子极化理论解释无机化合物颜色变化的不妥之处,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核和核外电子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叫做离子极化。极化的结果,使原来没有偶极的“离子”产生了偶极,原来有偶极的偶极加大。一种离子既能充当电场,使相反电荷的离子发生极化,亦受其他离子电场的作用而被极化。离子充当电场作用的大小叫离子的极化能力,受电子作用而发生极化叫变形性。显然离子的极化是相互的,但是,对于阳离子来说极化能力是主要的,变形性是次要的;对阴离子来说变形性则是主要的,极化能力是次要的。下面,就离子的极化能力,变形性及  相似文献   

6.
无机化合物的颜色是由化合物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吸收、反射、辐射可见光引起电子跃迁产生物质的颜色,物质的颜同同时受离子极化和配位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离子极化是化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针对离子极化对离子的变化,对物质的性质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无机化学课程开展电化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部分章节的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过程的优化,尝到了应用教育技术的甜头。我们觉得“分子结构”这一章的内容是可以借助电视动画技术将抽象、微观理论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为此,我们制作了“分子极化”和“分子间力”两部电视教材,将教学内容中主要及本质的东西容纳在近15分钟的录像片中。对“离子结构”章节中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又制作了一部15分钟“离子极化”电视教材,使教学内容较为精炼,既符合预期的教学目标,又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用离子键理论不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某些性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离子极化理论,然后用该理论对无机物的颜色、溶解度、离子晶体的晶型及熔沸点,盐的水解度,二元化合物稳定性,含氧酸的酸性,配合物的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无机化学中,尤其在过渡金属元素配合物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颜色的无机化合物。具有dx(x=1至9)结构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受到光照时,d轨道跃迁,发生d-d跃迁。化合物吸收可见光还可以发生电子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原子的跃迁而产生荷移吸收带发生电荷跃迁。酸根和固体化合物的颜色就与电荷跃迁有关。此外,离子极化作用也可以使物质具有颜色。对无机化合物显色规律、原因作了详细的总结,并对其显色机理做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人们在浏览网页时,不仅希望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同时也对网页的视觉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网页设计者在掌握了基本的网站制作技术后,还要具备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设计艺术素养。在网页设计中,充分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象征意义等特性,可以使网页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从而提升整个网站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2.
“色彩经济”成为首届亚洲色彩论坛暨亚洲色彩成立大会的中心课题,有必要对色彩进行重新认识和审视,重新评价营销色彩地位,提高色彩消费层次,形成完整的色彩理念,藉此提升人文精神与社会品位。  相似文献   

13.
氯化钠、氯化钾晶体的颜色,众说不一.本文从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与折射物质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及实验等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设计与生活内在关联的角度从壁挂与室内空间、壁挂与室内色彩及其和谐统一的要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壁挂艺术在现代生活室内空间和居住作为。  相似文献   

15.
颜色词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需要,人类创造了颜色调。颜色调经过长期的积淀,往往不单纯表示颜色,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含。它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审美情趣及民族心理等。不同语言的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殊为不同,汉语中的“红、黄、黑、白”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正是汉族的历史、审美情趣及民族心理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用C语言编程,经运算生成的数字化电视测试彩条信号数据。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教材的拍摄,摄像机要进行各项调整,其中白平衡的调整尤为重要。文中仅就白平衡的调整中易见的问题,提出几点注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打破现代人在服饰研究上重女轻男的习惯 ,对《诗经》中的服饰色彩加以全面考察。以文本材料证明 ,在《诗经》中 ,男性服饰是艳丽复杂的 ,而女性服饰反而素淡简单。这种迥异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并不是一种怪异 ,而是在原始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与大自然相融和的美。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颜色词的互不相等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浸透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文章通过汉英不同的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如实地反映英语国家的社会现实。英语颜色词的引申意义、比喻用法、惯用法,与汉语颜色词的表达方式存在异同,把英汉颜色词的异同之处加以细心研究,分析对比,并对颜色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加以深入地理解,对于扩大英语词汇量,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更深一层地了解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知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色彩能成为美的构成要素,是因为它具有表情性,色彩的表情性基于社会性(社会内容),而社会性则来自社会实践。色彩的表情性既表现为它的各种色调,又表现为它能引起人们的联想,使色彩具有象征意义。由汉英色彩的本义到引申义,无不展示了色彩的丰富内涵。透税英语的色彩词语,可以了解英语词汇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