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2000年“入世”的前景一片光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融进国际经济体系,对改善我国外贸环境、促进国内经济改革、提升国际政治地位都大有好处。然而,在“入世”之初,由于“游戏规则”突然发生变化,国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个调整和适应过  相似文献   

2.
在历经多年的曲折以及心理“预热”之后,中国终于跨过了WTO的门槛,成为国际经济俱乐部的新成员!入世对于中国出版业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市场挑战。入世后,国外的各种出版物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外的出版资本也将千方百计介入国内出版业,国外出版业将在我国市场上,与我们进行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面对入世后的这种局势,地方出版社既不可妄自菲薄、惊慌失措,也不应掉以轻心、盲目乐观,而应当冷静分析,缜密部署,从容面对,与时共舞。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科技出版面对“入世”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版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领域,必将阶段性地逐步对外开放,激烈的市场竞争指日可待。科技出版由于其意识形态色彩较淡,势必成为出版业放开的首选部门之一,理所当然地将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一、经济实力的挑战“入世”以后,国外出版资本凭借其在资产、规模上的强大优势,必然逐步渗入国内科技出版领域。例如,以出版科技图书闻名的德国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施普林格公司就一直在谋求与我国科技出版界进行合作,并以参与出版的方式打入我国科技出版行业。“入世”以后,我国对国外出版资本在国内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面对国际出版势力的介入,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的排头兵,率先在200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战略论坛”、ERP上线仪式等具有国际化性质的大型活动,展示了高教社与世界传媒巨人比肩共舞的决心和气魄;2004年,在中国“教改”的热潮中,在“2004年中国国际教育科技博览会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坛”举办之际,高教社重点推出了“立体化教材”,又与海内外专家一道,共商探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引领国内教育出版领域的新潮流。2004年,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建社50周年,这50年也是一个民族出版社一步步向国际目标迈进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5.
优势与信心     
在历经多年的曲折和心理“预热”之后,中国终于跨过了WTO的门槛,成为国际经济俱乐部的新成员,入世对于中国期刊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市场挑战。入世后,国际出版物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外的出版资本也将千方百计地介入国内出版业,国内期刊将在我国市场上与国外期刊进行一场无形的较量。中国期刊,特别是社科类期刊是依据民族语言、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是中国期刊的共同准则,入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期刊的根本属性。我认为入世给中国期刊带来…  相似文献   

6.
简论入世后中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恒通 《河北科技图苑》2002,15(6):15-16,57
入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冲击是全面的,也是深刻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信息服务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入世后,中国信息服务业如何面对并迅速适应,首要问题是从信息市场、信息立法、信息人才、服务质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制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无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中国都将在各方面与国际联系得更广泛、更紧密。加入WTO无疑是中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图书馆与其他领域一样,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阐述图书馆面对“入世”应怎样“思”和“行”。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15日下午3时52分 ,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 ,我们的媒体应该如何做 ,特别是经济报道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唱响主旋律 ,是值得思考一番的。把“入世”的意义讲透中国为什么要争取加入WTO ,入世的意义到底在哪儿 ,我们的经济报道首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把这点讲清楚。第一 ,加入WTO可以营造一个公平参与世界经济运作的国际环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不断提升 ,总量已…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无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中国都将在各方面与国际联系得更广泛,更紧密。加入WTO无疑是中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图书馆与其他领域的一样,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主要阐述图书馆面对“入世”应怎样“思”和“行”。  相似文献   

10.
王芳 《声屏世界》2003,(6):29-31
经济宣传历来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加入WTO以后,中国在经济领域里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受众对经济信息需求层次的高品位,使经济报道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而且入世后经济领域中的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本土化也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常识,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及时转变报道观念,创新报道方式,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角度去发掘适应时代的经济主题。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剪报服务业如何直面WTO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敏 《图书馆杂志》2002,21(7):60-61
中国入世后的各行各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作为中国信息服务产业之一的图书馆剪报服务业也将受到强大的冲击,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直接关系到21世纪图书馆剪报服务业的生存与发展。 1 加入WTO后图书馆剪报服务业将受到的影响 1.1 外资信息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将是新一轮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要求更彻底、难度更大的思想解放。面对新的形势,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我国加入WTO后,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媒体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媒体应围绕这个总的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结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入世”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当前,媒体在宣传“入世”的同时,也要着重向媒体从业人员讲清“入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本注定要在期刊界引发震动的专著,刚刚进入印刷阶段,便成为众多期刊业同仁的关注对象。这本名为《中国期刊的出路》的专辑,以直面中国传媒现实的勇气,放眼国际期刊风云,从理论与操作上,为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期刊寻找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书中的一些观点、结论大胆而新颖,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被一些先睹为快者称为“期刊理论的尖兵”。入世,使中国期刊汇入国际文化洪流,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的加入,无疑为国际期刊业带来新的生机。当然,由于国情、体制因素,我国的期刊业长期独立于国际期刊大家庭之外,面对国际传媒的新形势,我国期刊业的有识之士一直没有停止他们的思考与探索。2001年岁末,包括张伯海、彭波、秦朔、程三国等国内期刊业的顶级人物云集深圳,在这个充满改革开放气息的南方都市,为中国期刊未来的发展号脉、会诊,开出了一张张充满创新精神的药方。这次名为“中国期刊经营论  相似文献   

14.
李烨 《现代传播》2002,(2):133-134
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内的许多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状况 ,电视剧市场也不例外。那么随着中国的入世 ,当电视剧市场由国内小平台到国际大平台时 ,当政府的相应保护、扶植措施取消之时 ,国产电视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又是什么呢 ?国人会不会向青睐进口汽车一样 ,青睐进口的电视剧 ,向不屑于国产电影一样 ,喜爱美国大片 ?毕竟中国电视剧的起步晚于世界发达国家 ,高水准的作品还不够多 ,但中国又是被许多人看好的电视剧消费国。况且 ,引进剧所花的成本 ,又比国内制作的要低。面对这种冲击 ,对策是什么 ?面对这种压力 ,又如何转化为动力 ?…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匕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2000年入世的前景一片光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这对改善我国外贸环境、促进国内经济改革、提升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都大有好处。随着“游戏规则”的新变化,国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个调整和适应过程,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的我国大众传媒当然也不例外。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传媒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多边贸易组织,由于它同时规范着各签约国国内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对各国内部的经济结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世界贸…  相似文献   

16.
框架竞合:以中国入世报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亚 《新闻大学》2004,(1):21-26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被认为是中国主动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中国“完全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人们把中国的入世与30年前中国重返联合国相提并论,认为30年前在联合国恢复席位标志着中国重返政治舞台,那么今天中国入世则标志着中国走向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新闻社,2001)。至此,中国在“仪式”上完成了对世界政治、经济两大舞台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15日,中国同美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这大大加快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入世”对中国的出版业将受到什么影响?这成为出版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薛荣久认为,“入世”对出版业影响最深远的是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出版业的生存环境。世贸组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我敲门我追赶:—报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鸣 《新闻记者》2001,(5):11-13
一、危机还是良机 :对意义的两种认识中国面对“入世” ,机遇和风险并存。新闻理论界和媒体对“入世”的经济意义评说比较多 ,从经济角度对其积极意义有较高的认同度 ;面对“入世”的政治意义则少有提及 ,从政治角度对其负面影响的耽心则更多一些。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说“入世”在经济层面是机遇大于挑战的话 ,那么在政治层面 ,则似乎是挑战大于机遇。报业从它的社会属性来讲属于政治领域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报业意味着什么呢?我不赞同上述把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意义分别看待的观点。我认为“入世”对于中国报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19.
肖勇 《传媒》2001,(7):34-35
中国"入世"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入世"标志着我国开始真正进入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已初步进入市场的报业经济亦不例外.而互联网对传统新闻媒体形成的巨大冲击,犹如一剂高效能的催化剂,将使中国报业进一步加速经营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加入WTO后,报业经营的大环境将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都迫使报业工作者们不得不未雨绸缪.下面仅就我社三个主要的经营部门在"入世"后的前景及发展方向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入世”之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个一向为国人关注的问题一下子成了中国新闻界报道的焦点。新闻媒介在报道中国“入世”问题时究竟应该把握什么原则?报道中应侧重哪些方面的内容?避免哪些误区?就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或许对于从事相关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不无裨益。 应该把握的原则 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已经持续了13年。13年的艰辛谈判深刻地表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