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三国时,吕蒙才略的进展来源于读书,而吕蒙从不好读书到好读书,则来源于孙权劝学。这件事,《资治通鉴》里记叙得比较简明:“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孙权的这番劝学辞,讲了自己读书的体会,又给对方指出了读书的方向和方法,是很有说服力的。从孙权劝学联想到现在中小学的有些领导人和教师,颇有感触:这些人也似乎苦于“多务”,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孙权对鲁肃的“二短”之论出发,围绕“荆州问题”作较深入的考察。得出鲁肃在孙刘联盟的根本性问题上,其政治目光及军事策略较孙权、吕蒙为优的结论,否定了传统观点对鲁肃的不实之辞  相似文献   

3.
一日,我上《孙权劝学》一课。吕蒙曾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不爱学习,后在孙权的有效劝说下发愤读书,终成一代儒将,令人刮目相看。在教学中,我突然灵机一动,让学生也像孙权一样对班上厌学的同学现场劝学。我想活学活用,让同学相互劝说,也许更容易沟通,更有说服力,更贴近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张学玲 《学语文》2009,(5):45-45
短文《孙权劝学》告诉学生的道理是: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只要肯学,就能挤出时间,就会有所收获,学有所成。吕蒙的成功固然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追根思源地想一想,他都得感谢那个善良、贤明的劝学者——孙权。他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刻画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6.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都要采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坚持认识上的全面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就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一个实例。曹操为统一天下,率百万大军,攻打孙权。面对曹军的压力,东吴内部分化成了主战、主除两派,孙权的态度也不明朗。刘备与孙权唇齿相依,为坚定孙权作战的决心,诸葛亮接受了东吴主战派将领鲁肃的邀请,去东吴进行游说。在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对诸葛亮百般洁难,张昭以刘备曾败给曹操为例,认定弱无法胜强,而诸葛亮认为一…  相似文献   

7.
星期六上午,我在家里读《三国演义》。正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小灵通“铃铃铃”地响起来了,原来是表哥打来的。他们刚搬了新居,邀请我去玩。“等我看完《三国演义》,明天才上你家。”我被书中的故事迷住了,哪里舍得停下来,就给表哥回了话,继续看下去。那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还没来得及给关羽报仇,又听说张飞被手下两名将领刺死,刘备对孙权恨之入骨,亲率75万大军讨伐孙权。孙权派陆逊迎战,陆逊坚守关口,任凭刘备手下的军士怎样辱骂也不出战。刘备只得将人马移到树林里安营扎寨,想等过了炎夏,秋季再进攻。40多座营寨前后连接,…  相似文献   

8.
<正>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为了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肓,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13 8页 :三国建国年表国名建国年代都城建国皇帝魏 2 2 0洛阳曹丕蜀 2 2 1成都刘备吴 2 2 2建业孙权  显而易见 ,根据此表 ,学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吴国建国在 2 2 2年 ,建国“皇帝”是孙权。 2 2 2年 ,孙权当了皇帝吗 ?课本第 13 4页 :“2 2 2年 ,孙权也称王 (此处“也”字可省掉 ) ,国号吴 ,定都建业。”这表明孙权在 2 2 2年 ,根本没有做“皇帝”而是“称王”。那么到底以哪个为准 ,经过又如何呢 ?2 2 0年春 ,曹操病死在洛阳 ,其次子曹丕逼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退位 ,自己做了皇帝。汉朝结束 ,魏国建立。为了拉拢孙权 ,封他为吴…  相似文献   

10.
[理解]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  相似文献   

11.
考诸史料,"借荆州"实有其事,不光孙吴如是说,刘备、曹魏也不否认,陈寿、司马光亦予肯定."借荆州"指孙权将南郡的江陵、夷陵等地交由刘备管辖和认可刘备对"江南四郡"的占领;将南郡江陵之地称荆州为当时的习惯.之所以要"借荆州".是因为赤壁之战后刘备失去了在孙刘联盟中与孙权的平等地位,荆州事务的处置权不属荆州牧刘备而属徐州牧孙权,刘备通过"借荆州"摆脱孙权的限制,使自己"名"与"实"统一.  相似文献   

12.
我家就是一个小"三国"。老爸是曹操雄踞北方,老妈是孙权坐镇江南,而我呢,只能是皇叔刘备(力量最弱)。更让我刘备难过的是,我文无诸葛亮扶持,武无赵子龙相助,光杆"皇帝"一个。因此,力量薄弱,经常遭受曹操、孙权的"侵扰"。  相似文献   

13.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孙权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曹操放弃江陵,退守襄樊,占据荆州北部,孙权和刘备则占据了荆州中、南部地区。不久,孙权与刘备就因争夺荆州引起纠纷,并由此产生了“借荆州”之说。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撰有“借荆州之非”专条,力驳借荆州之说。为了使于对问题的研究,现将赵翼“借荆州之非”的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昭是孙吴德高望重的元老,他两次被众臣推举为丞相,但孙权都没有接受。其中缘由,古今学者多有论述,但众说纷纭,主要有孙权狭隘猜忌的性格说,张昭主降、孙策托孤之言等具体事件说,孙权政治方针说,孙权担心相权太重说等四类观点。实际上,孙权心胸狭隘、猜忌和独断专行的性格才是张昭未能拜相的原因,张昭主降等事件仅是外因,张昭刚强耿直的性格则是次要原因。张昭崇高的声望、杰出的才干和对孙吴卓著的功勋,都证明他是丞相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东吴有位叫薛综的人,他博学多才,机智善辩。有一回,孙权设宴招待西蜀使臣张奉。这个张奉出言狂妄,目空一切,酒席刚开始,就把桌上的人纷纷嘲弄了一番。恰好薛综进来,见张奉如此无礼,决定灭一灭他的气焰。薛综先敬了张奉一杯酒,然后笑着说道:"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繁体为"獨"),无犬为蜀,横目勾身,虫入其腹。"张奉气得满  相似文献   

16.
诸葛瑾简评     
诸葛瑾在治国理政上有其长处,但少有发挥余地,一生虽戎马倥偬,位至大将军,“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以风雅声名光国。其特殊身份成为孙权一枚随时协调孙刘联盟的棋子,所幸深蒙孙权信任,诸葛瑾又小心谨慎,所以一生无虞。诸葛瑾自己虽然很有修养,小心谨慎,但在家教方面却远不如兄弟诸葛亮。  相似文献   

17.
曾读过一篇短文.说的是某宿舍楼的后面停着一辆破旧卡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午休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众人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日.大刘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日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件事:临淄区某初中学校初一级部,张老师和李老师分别担任一班、二班的班主任。期末,学校进行班级综合考评时,一班成绩与二班成绩悬殊甚远。这使学校领导和众多教师大吃一惊,一向管理严格、使学生望而生畏的张老师,怎么“败”在一个师范毕业只有两年、没有多少教学管理经验而活泼爱笑的李老师的手下呢?一时间,学校领导、教师议论纷纷。其中教务处刘老师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刘老师把出现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冷脸效应”和“笑脸效应”。刘老师这样分析道:张老师教学管理一向严肃,说一不二,学生见不到他的笑…  相似文献   

19.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科学奖的百年历史中,物理学名家荟萃。然而在众多的科学名家中,有一些不仅是物理科学的泰斗,同时也是组织科学研究、培养科学后人的名师。在他们科学工作的一生中都培养出众多的科学后人,有的甚至培养出一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