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谈谈民族学博物馆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什么是民族学博物馆学?1.民族学博物馆学的性质和名称博物馆学是专门研究博物馆的科学。而民族学博物馆学则是介乎于民族学与博物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民族学中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内容主要是讲民族文物的搜集、整理、展  相似文献   

6.
理论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我们开展博物馆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使研究得出的理论指导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实践.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据有人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3.3天就  相似文献   

7.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的产生、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博物馆事业的理论及工作方法的科学学科。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博物馆的产生及其职能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博物馆事业的科学理论、工作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早在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现代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理论的传入,我国就开始了对博物馆学的研究.但是,真正的科学意义上的博物馆学研究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学术事业的进步,博物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年轻学科开始  相似文献   

11.
梁吉生(南开大学教授):写在前面的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博物馆学推向成熟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历程,中国的博物馆研究就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恢复和发展的。3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学科不算长,也不算短,面对当代博物馆的繁荣发展和现代博物馆理念变化的新特征,面对博物馆的专业化过程的成熟,对博物馆共同知识体系(即博物馆学)提出挑战,有必要对过去博物馆学的学科状况做以检点与回顾。学科的自省意识,对于—个学科走向成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维·索夫卡在国际博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该文章中,作者分别概述了近年来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在致力于博物馆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介绍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参与博物馆学委员会研究活动的情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论证了当前世界博物馆界颇有争论的问题——博物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并就其作为一门科学所应具备的特殊研究客体、特定科学语言、特定的研究方法以及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本刊主编苏东海在国际博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此文中,作者回顾了近八十年来中国博物馆及博物馆学发展的状况。他着重从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等因素出发,分析记述了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博物倌和博物馆学研究的特点,并就如何评价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建设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博物馆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掀起了博物馆学研究热潮,无论是博物馆的应用理论或基础理论,都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这些研究的深度、广度或配合现实研究等方面,都显得十分不够.就当前来说,应当加强配合现实的研究,在这方面,需要重视研究的是关于文物标本的搜集保管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  相似文献   

15.
我的博士论文中关于博物馆学的最初想法产生于1983年我与西德不莱海外博物馆馆长艾伯特·甘尔斯梅尔博士的争论。我们自问道,作为非正式的教育机构,博物馆怎样才能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工业化国家的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作出具体的贡献呢?  相似文献   

16.
庾华 《中国博物馆》2013,(4):123-124
《博物馆学的新趋势》是荷兰著名博物馆学家Leontine Meiier-van Mensch和Peter van Mensch的新作,获得了斯洛文尼亚文化部的支持,于2011年在斯洛文尼亚采列市出版。Leontine Meiier-van Mensch女士目前任职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莱茵瓦尔德学院,讲授"遗产理论和职业道德"课程,她曾参与完成了荷兰国家奴隶制遗产研究院的常设展览项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在比较文化研究方面,从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宗教等,广泛地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博物馆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但在比较博物馆学方面的研究,似乎还是一个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同我国日益发展的博物馆事业,很不相称。据有关资料表  相似文献   

18.
一、河南省博物馆学研究的经过和收获河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过程和全国一样,先有博物馆的实践活动,随之出现博物馆工作研究,逐步进入博物馆学理论的探讨。根据该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变化的实际,我们大体可将其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期阶段(1927至1949年) 1927年7月成立的河南博物馆,开创了该省博物馆事业的先声,也是新中国成立前该省独一无二的博物馆。该馆曾多次易名,改变性质。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几度搬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博物馆学属于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范畴。但限于种种条件,学界对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还处在构想和初创阶段,尚没有专门研究的著作问世,研究成果多散见于一些博物馆学通论性的著述中。  相似文献   

20.
随信息产业飞速发展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 ,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使各行业可便利而迅速获取信息资源。博物馆学研究也不例外 ,同样可以通过因特网利用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已有的资料、成果进一步研究。网络技术已逐渐成为博物馆学研究者的必备工具 ,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它。因特网是全球性信息网络 ,一个无中央控制设备 ,松散的网中网。因特网上信息传递大都遵从早期的ARPAnet网所采用的In ternetprotocol(网络互联协议 ,简称IP协议 ) :非基于IP通信协议的网络如BITNET ,DECnet,Ap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