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穿透夜幕的"火眼金睛"--夜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但是由于人类视觉的局限性,限制了观察事物的范围。为了扩大人们的视界,就必须利用一些器材,比如,观察远景需借助望远镜,观察微小物体需要显微镜,而观察暗处的景物,就要利用夜视技术,使用夜视镜。   夜视技术是以红外线夜视、微光夜视、激光夜视和仿生夜视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技术。夜视技术的任务就是研究夜视原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诸如生物、生理、仿生、化学、机械、光学、电子学和半导体等各门科学的成果,创造出灵敏的“夜明眼”(夜视设备,如夜视镜)。使用夜…  相似文献   

2.
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它有效地提高和扩展了人眼在低照度环境中的视觉能力,同时使武器系统或指挥、控  相似文献   

3.
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它有效地提高和扩展了人眼在低照度环境中的视觉能力,同时使武器系统或指挥、控制系统在低能见度条件下更有效地发挥瞄准、火控、制导和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NOSM)图像的融合技术.采用改进的小波变换方法,对NOSM透射和反射模式图像进行融合.获得了高质量、高信息量的单幅图像.克服了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图像成像信号微弱、图像比较模糊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打夜战,离不开夜视技术。德国虽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现了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率先研制出主动式红外夜视探测仪,却未能在二战中实际应用。美国研制的红外夜视仪虽然比德国晚,但却抢先用于实战,在1945年进攻冲绳、消灭日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平  彭晓南  蒋莉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102-105
虚拟光电三维成像利用相干光和衍射光等技术以及激光、全息照相等其它相关技术可实现光的空间三维成像,达到虚拟现实所需"真实"图像的目的。虚拟现实可以适应虚拟课堂教学的特点,满足教学的需求。将光技术应用于虚拟现实,有可能使教育技术仿真产生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7.
在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软件与硬件设计相结合、光与电相结合、单元技术与系统实验相结合"的三结合体系;依托该光电图像与光信息处理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为培养创新型的光电技术人才提供实验和实践平台,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多聚焦图像融合就是综合和处理多个源图像的信息,来获取对同一场景或物体的更为准确、更为全面、更为可靠的图像描述.对于可见光成像系统而言,特别是含有长焦距的光学镜头,对景深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将场景中的所有物体都成像清晰是很难的,这个问题采用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很好解决.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差异演化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分块,然后用清晰度评价函数比较对应图像块的清晰度,选择清晰度高的作为清晰图像块,最终重构融合图像.该方法的积极意义在于,优化后的图像块比没被优化的使用效果更佳.实验结果表明,从定量和视觉两方面评价,都明显优于遗传算法和其他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异源图像融合中存在的图像配准难题,以红外与可见光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一种共轴的电视红外双光成像系统.此系统首先利用可见光和长波红外探测技术,摄取景物不同波段的辐射或反射光能,采用透射+二次反射成像的光学原理,辅以精密光学装校实现双波段对同一场景成像,来满足图像视场的匹配,然后设计基于GenICam和Directshow通用采集架构的图像采集系统,并采用VC++6.0编程实现了不同图像采集设备的通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成像系统可获取“配准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有效解决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中的图像配准难题.  相似文献   

10.
欢呼恐怖的夜晩过去鸡的夜视能力非常差,它们会在天黑之前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休息。而狼、狐狸、山猫这些鸡的天敌,经常会在夜晚袭击它们,让它们猝不及防,所以,每一个夜晚对于鸡来说都意味着恐惧和不安,非常难熬。到了清晨,公鸡的眼睛又能看清东西了,就兴奋得打起鸣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人体运动位姿误差检测能力,提出基于双目视觉的运动位姿误差检测方法。采用双目视觉跟踪融合识别方法对运动位姿的样本动态特征点进行采样,以全局人体姿态信息为候选样本,进行运动位姿双目视觉特征高分辨提取,采用模板匹配方法,构建人体部位姿态候选样本轮廓分布集,获取模板大小,根据模板大小计算运动位姿的误差概率分布,利用相邻图像帧之间的运动特征分布集,构建运动位姿图像的位置信息检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颜色覆盖方法对运动位姿的误差概率分布做极小化处理,完成对人体运动位姿误差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运动位姿误差检测的特征分辨能力很好,降低了检测误差,提高了运动位姿双目视觉跟踪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图像处理是一门跨越学科的前沿高科技技术,针对夜晚原本模糊不清甚至无法分辨的原始图像或视频,采用夜晚视频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可以被处理成清晰的并且富含大量有效信息的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园林夜景观是园林景观在夜间的再次景观,它形成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城市的夜生活提供一个观赏、游憩、居住的空间场所。正确的把握夜空间环境的意义,并在一定的地域内通过艺术加工和工程手段对它有计划地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另外,城市园林夜景观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夜景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园林夜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提出初步的理论构思,力图将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结合为一体,以促进我国城市园林夜景观质量的提高,为广大市民夜生活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与丰富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柚子外观尺寸检测系统.利用CMOS摄像头采集柚子正立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柚子的纵径、横径、表面积及体积等外观尺寸参数.借鉴已有球状水果机器视觉检测误差理论,对检测数据进行修正,提高检测精度,并应用Matlab/GUI技术建立柚子外观尺寸测量系统界面.实验表明,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可满足实际生产中柚子分级精度的要求,且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使用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夜"经常出现在海派的小说中,海派作家笔下的"夜"既具有其本身的内涵,同时也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夜"漫长而又短暂,"夜"里充满了情爱与欲望,"夜"是寂寞的痛苦,是对爱的渴望。海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苏青三人小说中的"夜"意象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还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软包锂电池表面缺陷检测,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动检测方法。 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将Canny 算子检测法和Close_Edges 算子检测法相结合,分割出软包锂电池表面的缺陷?最后以最小外接矩形法计算出划痕的长度和宽度,以累加法计算出针孔的直径。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割出软包锂电池表面的划痕和针孔,缺陷尺寸计算的误差低于5%。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诗人的重要代表,海子的存在丰富了中国当代诗歌的意象群落。“麦地”“村庄”曾一度成为海子的代名词。本文认为,除了“麦地”“村庄”外,“黑夜”意象与‘‘死亡”意象也是海子诗歌意象群落中的重要主题。笔者结合海子的诗歌创作,对海子诗歌中存在的浓郁的黑夜意象与死亡意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北岛的诗歌创作中,夜意象的营造是一个重要内容。北岛诗歌中的"夜",并非仅仅作为抒写情思的时空背景而存在,而是有着丰富深邃的内蕴。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作家的心理构成以及创作的思维机制有重要关系。北岛诗歌中的夜意象具有独特的表现特征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图像融合是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的重要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军事、计算机视觉、医学以及其他领域.文章探讨基于多分辨率分解的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的设计,重点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的实现,经仿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 CCD 摄像机获取金桔的样本图像,采用机器视觉进行自动大小分级.利用 MATLAB编程实现样本图像的背景去除、灰度化、二值化、图像平滑等图像处理.实验表明,此方法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