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04,(1):71-73
“一把手”工程,为政府信息化的推广起到了破冰的作用。 当信息化深入到政府各个角落的时候,一个早先来自于政府中的词汇,又被人们提起——CIO。我们拒绝那种被明星化了的CIO,我们也拒绝那种被冠以“万能钥匙”之称得CIO。尽管CIO起源于政府,但今天却在企业中被广泛认可。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CIO却大有走出企业“垄断”转而在政府领域开拓之意。 其实,从“企业CIO”到“政府CIO”,正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从以电子商务为重心转为以电子政务为重心的真实写照。尽管,今天仍无一个全面的政府CIO体制出现,但通过采访基层中,那些与信息化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人们不难得出,中国政府CIO,正在时刻准备着,走进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工程》2004,(12):72-73
CIO大有走出企业“垄断”转而在政府领域开拓之意。其实,从关注“企业CIO”到关注“政府CIO”,正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以电子商务重心转为以电子政务为重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06,(1):22-31
2005年的忙碌还未挥去,CIO们就马不停蹄地勾画着2006。几乎每个站在信息化第一线的人都会说2005年太忙太累了。各种新技术、新应用让人应接不暇,信息化浪潮的推进速度快的让人毫无喘息之际。2006年抬眼望去.在这个”十一五”计划的开篇之年,CIO的繁忙与劳累将会变成家常便饭。如何从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信息化+IT生态环境中脱颖而出.招招致胜呢?CIO应该关注最关键的环节。这里我们给出“2006CIO十大关注”的建议,仅供CIO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英特尔的“双”CIO,还是Sun的“军”CIO,都离不开创新和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CIO中,诸如“在企业中只是做些服务性质的工作,没有上升空间……”的抱怨存在了许久,当在国内企业CIO阶层成长势头良好时,这种抱怨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随着一些优秀CIO的出现,许多对CIO处境、地位的担心渐渐有些动摇,对“CIO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得到领导、乃至决策层的重视问题”也有了新的思考:CIO是否应该更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波司登CIO苏榈说:“我们对这套投资上千万的ERP系统不敢奢望,能达到80%的效果就很难得了。”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的《克林格·科恩法案》中,对CIO应当具备的能力有明确的规定。在这12项“核心能力”之中,信息技术占据5项,还有7项与其它各方面联系紧密。由此可见CIO必须是了解企业的“多面手”。而石家庄钢铁股份自动化部封一丁部长认为,在中国CIO应该具备14种技能和品质,并应该成为一个控制者、倾听者和务实者。  相似文献   

8.
CIO从名称上说是“洋货”,到了中国它又是个100%的“国货”。缘何如此?因为CIO不能进口,只能在中国的土壤中生根长大,而且它又是中国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元件”和信息高速路的一段“引桥”,必须在本土打造。  相似文献   

9.
或为名,或为利,或被迫,或从容,联想王晓岩.明基赵素娟、宝供物流唐友三、双汇刘小兵、斯达造纸董鹰等明星CIO与绝大多数办事风格内敛的CIO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今天已经成为各个IT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通过分析这些明星CIO的言行,人们可以发现一些玄机。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一期报道中,董杰主任探讨了建立CIO机制的内外两个因素和对CIO这一职务的要求,而陈彤副主任则从宏观上讨论了建立CIO制度的做法,并提出了“积极研究,稳妥推进”的策略,明确了建立CIO制度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工程》2005,(5):37-38
如果可以把80年代的部分年轻人称为新新人类的话,那么把25岁的CIO称为新CIO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印象中.几乎所有的CIO都是很“职业”的.可是新CIO给这个角色涂抹了一丝靓丽的风采,奏出了一点轻松的音调。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工程》2006,(1):22-23
2005年的忙碌还未挥去.CIO们就马不停蹄地勾画着2006。几乎每个站在信息化第一线的人都会说2005年太忙太累了。各种新技术、新应用让人应接不暇.信息化浪潮的推进速度快的让人毫无喘息之际。2006年抬眼望去.在这个“十一五”计划的开篇之年.CIO的繁忙与劳累将会变成家常便饭。如何从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信息化+IT生态环境中脱颖而出,招招致胜呢?CIO应该关注最关键的环节。这里我们给出“2006CIO十大关注”的建议.仅供CIO参考。  相似文献   

13.
10月12日上午9时,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乘飞船在太空遨游5天,圆满完成“多人多天绕地球飞行”的任务后,顺利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对这次举世瞩目的航天壮举,国内各大主要媒体派出的强大采访阵容前所未有。中央电视台打破时空和版块限制,首次对“神六”发射、飞行以及着陆全程进行了直播;新华社则动用了“百人报道团”,“井喷式”发稿,10月12日“神六”发射当天就发稿220多条,创历史记录。 在这次新闻“大战”中,我们钱江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扬长避短主动参与。从10月7日飞船“转场”开始,到12日发射,直至17日凌晨“神六”顺利着陆,我和杨晓轩作为特派记者,一路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2-25
选择“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所有的后果都可以由那个提出建议的人来承担。而当你说“不”的时侯.不但会凭空给自已树立很多对立面.同时也会将所有的责任肩负在自己身上.说“不”.对于CIO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CIO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IT建设势必要“先投入,后产出”,每一次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管理软件项目开展时,CIO总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到本期(2007年6月号)为止,在“CIO讲堂”栏目中连载半年的“‘论剑’CIO”系列和“《CIO权力攀升实战技巧》系列报道”就已经全部结束了。其中,前者通过我国许多知名的政府、企业CIO的研究,详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9-29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一把手工程”而且还应该是企业的“文化建设工程”,黑龙江龙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企业管理部部长.信息中心主任刘静认为.企业在选择CIO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具体到流程制造型企业和离散制造型企业在选择CIO时应有严格区别流程制造型企业的CIO应该从管理层面来选择.因为建类型企业的CIO所要经营的工作不是要求CIO个人对技术很了解.不用他亲自从事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到企业的CIO这样抱怨,公司的高层领导不重视信息化,所以企业信息化工作难以推进,CIO的工作难做。可企业老总也感到冤枉,“我们怎么不重视信息化了?我们已经为信息化拨了经费,我们经常开会要求各部门重视信息化,公司领导一直在强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理解偏差,原因在于企业IT的话语权不在CIO手中,真正的CIO体制还没有形成。由于中国信息化起步较晚,掌控信息化话语权的是专家学者和IT厂商,而不是政府或企业的CIO。企业的信息化不是内在拉动,而是外部推动,这就造成在信息化的进程中,表面上CIO处于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工程》2005,(1):27-27
协和医院在开展IT建设的过程中,CIO关注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工作第一线的医生身上,而是强化护士的IT应用水平。CIO的这种看似“妥协”的策略,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回首田利军13年的CIO历程,可以用“从容不迫”来形容。从最初的MIS,到后来投资数百万的ERP;从外企,再到民企加国企,田利军的职业规划不是盲目的。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田利军用自己的经历写就了一份“CIO宝典”。  相似文献   

20.
《信息系统工程》2006,(9):32-32
面向服务架构的概念去年受到了CIO们的注意。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多数企业主管已经投资或正在考虑实施SOA来集成他们的应用和直接提供服务给顾客。转向SOA的最大驱动力是极大的业务灵活性和集成现有应用所需的低成本。然而,多数被调查的企业认为SOA的工具和协议仍然在演进中。CIO们正在聆听SOA“进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