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开始从关注教学理念转向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2.
王二辰 《学周刊C版》2010,(4):134-134
新理念引领新课改,现在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老师已经知道进行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师自我成长、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必备能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也在随之改变。如,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如何开展?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和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让每位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让每位学生走向成功呢?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培训,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真正的“换血”。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那么,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他们碰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他们又是怎样融合教师的集体智慧稳步推进新课改的呢?本期选辑一则宜宾市第一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韩春宏 《广西教育》2013,(18):20+23-20,23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何为“以学生为主体”?不少教师理解不透彻,认为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做一点练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主体化”。笔者结合新课改以来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逐步改变着教师。全批全改的评价作文的传统方法已不适应作文教学,它使教师费时费力而少有所为,教师苦不堪言而学生收效甚微等弊病显而易见。在新课程下,如何改变作文评价的方法行为呢?依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作文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而且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因此,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那么,、作为生物教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教学的创新呢?  相似文献   

8.
张艳琴 《甘肃教育》2011,(11):91-9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学校体育工作注人了新鲜血液,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能力的养成。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音乐课堂要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使音乐欣赏课“动”起来,让音乐与学生快乐同行呢?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思想博大精深,语文新课改的诸多理念与之一脉相承,可是,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将其洗劫一空,其改革“革”断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致使改革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何运用叶圣陶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指导写作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郭红 《天津教育》2007,(9):48-4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如何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对每一位教师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改下开展“问题教学”呢? 一、引入问题——巧妙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引入的问题应力争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创设一些新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2.
范惠明 《成才之路》2009,(32):76-7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教师心中,“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成了教育界的至尊名句。探究学习就是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所谓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在问题情景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地理信息主动研究、发现、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进而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去探究学习呢?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认真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位?如何用教育教学实践去验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新课改条件下,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这些问题要求中学政治教师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应对。  相似文献   

14.
张惠萍 《考试周刊》2010,(45):168-168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高中化学教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效的改革,以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如何在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选择或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呢?  相似文献   

15.
苏黎 《青海教育》2009,(5):44-44
目前,新—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新的教研课题,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新课程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考验。如何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反对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师生平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口号,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喝彩,于是问题教学应运而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上应该如何贯彻和实践新课程提出的的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运用问题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现结合《摩擦力》一节的教学,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徐立峰 《山东教育》2014,(10):63-63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课堂应该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标。那么,好课堂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信守一个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是好课堂应该遵守的共同理念,也应该是指导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准则。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来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教师的自主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黄剑锋 《广西教育》2014,(17):87-87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感慨:为什么反复讲的题型学生还是不会呢?为什么上了那么多的化学自习课学生的成绩还是那样?在“填鸭式”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教的和学生学得的应该成正比才对,但实际却并非如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引进“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张美兴 《中学文科》2007,(5):104-104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展开的。教师能否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新时期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让学生在尝试和实践中学习语文。正所谓“自古成功在尝试”,“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要学好语文,不也是如此吗?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尝试与实践中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进行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