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体各环节的运动全都为绕关节的转动。人体走、跑、跳等动作,是通过人体环节的转动来完成的,体育运动中的空翻、转体、投掷等动作,也多包含有人体整体的转动或整体的平动与转动结合的复合运动。质量是研究人体或物体平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而转动惯量则是研究人体或物体转动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人体的运动多属转动,在研究人体的运动特别是体育运动时,往往都需用人体转动惯量这个参数;而这个参数又与人体形态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测量人体整体及其环节的转动惯量,是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892年Braune和Fischer开始,国外在医学界、航空航天工程界到体育界,一直不断有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要作各种绕人体某一轴转动的动作。如前后空翻、侧空翻,及绕纵轴旋转等,有团身、屈腿、屈体、分腿、直体等。这种不同姿势下动作完成之难易,与人体对此种转动轴之转动惯量的大小是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身材比例各不相同,所以转动惯量即使在同一姿势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体育科学的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将由定性的、凭经验  相似文献   

3.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4.
韩丹 《体育与科学》1997,18(1):40-40,39
科学的人体观是我们体育工作和体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试图对以往的人体认识重作审视,建立一种以现实社会中进行着生命活动的人为基本点的体育哲学的人体观。这是一个由自然人体观、劳动人体现、社会人体观和自我自觉人体观统一融合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第九届国际人体组成学研讨会中有关运动对人体组成影响的研究,为读者介绍在此领域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有关运动对人体组成影响的研究大致分为3个方面:运动对一般人群人体组成的影响、运动员的人体组成、运动对疾病患者人体组成的影响,并分别概述了有关研究内容。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国内文章有22篇,其他国家11篇),但在质量上要弱于其他国家,国内学者更多地采用生物电阻抗的方法,探讨运动单一因素和对人体组成影响,较少考虑到饮食、能量平衡等因素对人体组成的影响。对群体日常体力活动量与人体组成的影响研究中,量化体力活动量多采用加速度计,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日常体力活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期待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以便为日常体力活动量与人体组成的量效关系研究带来便捷。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体的运动规律必然要涉及到人体的惯性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人体各环节的重量、重心位置,转动惯量等等。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体具有三个特点:非匀质体、非规则体,又是在研究中不能被损伤的活体。因此,对人体基本惯性参数的研究远不象规则、匀质的机械部件那样简单。长期  相似文献   

7.
人体体成分的模型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体体成分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其研究层次日益深入,研究手段也渐趋丰富。对人体体成分的模型及检测方法,特别是十几种间接测定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性总结,以期能对人体体成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人体耗散结构是体育哲学生命观和辩证人体观的范畴之一 ,也是系统科学对人体特征的理论概括。耗散结构 ,是生物体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 ,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的时空有序结构。人体就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人体由于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使机体形成一个有序与无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增原理 ,人体系统的有序程度将会随着人体总熵 (ds =dis des)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体发展处于青少年时期 ,同化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则负熵流…  相似文献   

9.
载人宇宙飞船的设计需要了解宇航员身体的惯性参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E·P·汉纳范(Hanavan)于1964年建立了一个由15个简单几何体通过球铰连接组成的人体数学模型,结合25项标准人体测量学数据,来预测人体在任何姿势下身体的质心、转动惯量、惯性积、主转动惯量和惯性主轴等参数。对66名男性实验对象的数学模型计算(预测)值与实验测试数据的比较,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个体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星明  陈斌 《体育科研》2009,30(2):71-73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从交叉步到出手过程中的动作技术进行了转动力学分析,计算出了人体表现出的各种能量、转动惯量、动量矩等动力学参数,对一些参数与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最大“满弓”瞬间的动力学判断标准,发现了人体总体转动的节奏特征。  相似文献   

11.
对“用欧拉角描述人体髋关节运动”论点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些专家、学者用欧拉角来描述髖关节的运动,然而,欧拉角的运用会出现数学计算上的困难,且所涉及的转轴与人体基本运动轴不一致。本文介绍了与人体运动轴较为相符,且又可避免欧拉角应用时数学计算困难的一种方法,即用布里恩角来描述人体髖关节的定点运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有专家学者用欧拉角来描述髋关节的运动 ,然而 ,欧拉角的运用会出现数学计算上的困难 ,且所涉及的转轴与人体基本运动轴不一致。笔者介绍与人体运动轴较为相符 ,又可避免数学计算困难的一种人体下肢环节空间运动简化的方法 ,即用布里恩角描述下肢环节的定点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有专家学用欧拉角来描述髋关节的运动,然而,欧拉角的运用会出现数学计算上的困难,且所涉及的转轴与人体基本运动轴不一致。本介绍与人体运动轴较为相符,又可避免数学计算困难的一种描述人体下肢环节空问运动简化的方法,即用布里恩角描述下肢环节的定点运动。  相似文献   

14.
扭转秋千测定人体转动惯量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谐振系统的等时性。受惠更斯设计不等长摆时钟的启发,经过数学的推演和力学的论证,提出可变臂长弹性扭转秋千的设计构想,并对等时性成立的最适扭转角作了详细的估算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外仿人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及仿人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总结生物力学在仿人机器人本体设计和研发中的应用方向及研究手段,以期为相关领域学者对人类和机器人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帮助,将人体的生物力学研究更好地应用于仿人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  相似文献   

16.
运动科学领域的下肢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体着地或姿势改变时,最先启动的动作神经反射机制是下肢刚度的调节。简要介绍下肢刚度的定义及其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国内学者利用下肢刚度的研究成果改善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丰富健身运动理论,同时也期望提高国内运动科学界对刚度研究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的研究历程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球场观众暴力的成因和遏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帕累托分析法,对我国20年来球场观众暴力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式与方法进行分析、思考,探寻其发展轨迹和方法演变。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方法单一,其中思辨式研究占主流,缺乏实证研究;文献资料法居多,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运用较少;缺乏实验法与个案分析法的应用。鉴于此,应从逻辑层面、方法层面和形式层面加强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研究的规范化与学理化;抓住当前球场观众暴力研究系列化、全面化的良好机遇。找好研究方法的创新切人点。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种研究方式与方法的综合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8-2011年国外武术研究多以武术对人体的健康促进研究为主,其成果多见于运动医学类杂志。国外研究学者均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就武术的健身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证。从武术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促进、太极拳对各疾病人群的生理机理恢复、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研究进行综述,为武术的健身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国外研究学者也就武术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健身功效提出了质疑,为日后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武术的健身价值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别的研究学者的关注,武术的健身功效也在不同人群、不同病理中得到了证实。进一步探究与挖掘武术健身价值能够推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在研究展望中指出,武术的健康促进研究仅仅是武术研究的冰山一角,作为承载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其研究价值绝不仅限于此,21世纪的世界文化呈现出既多元又趋同,既独立又共识,既冲突对立又和谐并存的交汇融合趋势。堪称中国文化代表的武术,其文化属性、艺术属性以及体育属性都值得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全方位、多维度的视角来研究,为我国武术研究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跳落动作作为影响人体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超重人群而言,探讨跳落相关运动损伤尤为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总结了超重人群相关损伤因素以及跳落模式对人体下肢的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激活以及运动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目前研究发现对于超重人群的落地...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代哲学“身体”的转向,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根本纠拔,亦为我们真正切入东方古代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因此,重新回归“身体”,思索身体自身的直接的“表现”维度业已成为超越形而上学传统的一条可行途径.体育运动是身体的直接表达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身体哲学视角对跆拳道运动的审美进行相关研究,从作为表达主体的身体、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哲学本体的身体三个向度认识跆拳道的身体镜像,可以了解个体,更能直接面对我们的身体.身体哲学丰富的内涵是跆拳道在品势、腿法、礼仪等方面进行审美的前提,跆拳道运动中的主要审美元素诠释着身体哲学并丰富其内容,跆拳道文化精益求精的审美观点促进着身体哲学的发展.跆拳道最终要回归身体,身体才是跆拳道发展的终点.因此,身体哲学引导着跆拳道文化的审美,赋予其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