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春霞 《新闻知识》2015,(3):89-90,106
徐克导演3D电影《智取威虎山》,再一次的"红色经典"重构行为是他对于消费时代信念缺失的思考与指认,凸显出消费时代娱乐化所带来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虽然他秉承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使用了嵌套式结构,试图用红色经典作品唤醒人们的理想与信念。而双线叙事使"红色经典"中的集体主义英雄变成孤胆英雄,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红色经典"所应具有的价值。影片的意义在于"红色经典"如何纳入现实生活。"红色经典"的重构,必然在处理历史与现实、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与大众、自我与"他者"的矛盾中前行。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的"真实再现",丰富了历史题材的纪录片的表现形态。它弥补了历史影像资料的不足,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叙事更加具有奇观效果。这对于表现主题,深化主题,有效地传递信息,增强真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动漫这一特殊的图像视觉媒介进行传播分析,以《灌篮高手》这一影响力巨大的体育动漫为例,从人物形象脸谱化的视觉传播效果角度分析动漫给社会中的"成人初显期",即青少年群体这一特殊人群所带来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从动漫的视觉传播效果来思考青少年心理上如何树立健康的体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我对自己多年来集藏"红色小人书"的真实描述和写照。其间甘苦,唯有自知:闲暇之时,当我走进自己的"藏宝室",摊开那些穿越时光隧道的小人书,内心深处总会漾起阵阵春风,一部部"红色小人书",把我的人生一次次地染红……"红色小人书",是我收藏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0):61-64
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对《林海雪原》小说、革命样板戏等前文本的互文性改编中,以武侠与黑帮杂糅的英雄叙事类型重新包装了剿匪传奇故事,实现了对红色经典的增殖再现。政治逻辑与市场经验合谋成功的背后,也让我们思索"红色经典"在与当代文化对接中,如何开掘其精神道德资源,实现其历史超越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个人说史     
回归历史真实,对历史人物进行充分的关注,打破概念和脸谱化的认识,在对历史阐释中注重对现代的关怀,以通俗的语言、严谨的态度来传递历史,这是个人说史者的共同特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高宇东 《东南传播》2012,(12):88-90
在我国,"红色经典"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精神上都给予一代人深厚的影响。在当下这个价值理念多元的社会中,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红色经典"被炮轰甚至恶搞的现象与日俱增。本文分析了"红色经典"被恶搞深层次的原因和社会危害,最后运用传播学的一些知识提出了媒体面对"红色经典"被恶搞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史学》2013,(7):65-66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纪念日。历史不会忘记: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我们党不断地探索、抗争、跋涉所留下的足迹……本期"影像记忆",选取一组早期外国记者深入"红色革命区"所拍摄的影像。它们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军民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档案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着力挖掘档案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红色娘子军》在不同的媒介时代的改编现象作为个案,探讨在新中国电子媒介时期,从电影到电视演进中的媒介影像文本的改编与媒介变迁的关系。借以阐明不同的媒介环境影响下,红色经典影像再现(representation)所建构的独特景观是影像与媒介环境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讨论影像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中,我们认为,在媒介演进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话语权的执行反映出某个团体或历史个体的主观意向,这样在与媒介互动形成历史的过程中,又会被外在化为客观的非真实文化产物。此时客观的非真实(历史文化的建构)又作用于当下的媒介环境自身。  相似文献   

11.
海南红色档案记录了海南共产党人孤岛奋战的革命历史,真实地再现了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历史奇迹,具有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旅游等多重价值。本文在调研海南红色档案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海南红色档案信息系统,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从红色景区、红色线路、红色纪念品和服务质量四个方面对如何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提出了具体建议,这对挖掘海南红色档案价值、发展海南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百年党史,回顾辉煌历程,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最近,通过参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参观红色档案展览,观看多部红色档案重点题材影视,赴革命圣地参加实地教学,特别是通过举办"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评选"江苏百件红色珍档",拍摄《记忆100》《红色珍档》及《光耀史册——档案人讲述红色珍档故事》短视频等,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答案,就蕴藏在百年党史之中,就蕴藏在我们所守护的这些珍贵的红色档案之中.  相似文献   

14.
《春秋》作为经典史籍,有许多地方值得高校大事记编写者借鉴,如在选材上秉承"常事不书",在记载内容上力求客观真实,在叙事中简明扼要,最重要的是,它的编写者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大事记编写者在工作中应学其精华,也要避免《春秋》过于简略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房山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有两个"红"即"红色背篓"与"红色邮路".本文就讲讲"红色背篓"的故事. 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是"红色背篓"的发源地.1958年到1965年的7年时间里,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王砚香带领6名职工,为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笔",背篓商店"也成为全市和全国学习的先进典型.1965年"背篓商店"的接力棒交到了白金海手中,白金海带领分销店的职工继续将"红色背篓"精神传承下去.从房山区档案馆馆藏的一组"背篓商店"的老照片中,可以找到王砚香、白金海等人当年的身影.近日,我们也采访了"背篓商店"的传承人白金海,今年85岁的白老先生对那段经历仍然念念不忘,他翻看着老照片,为我们讲起那段红色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徐光耀曾在给他孙女的"世纪留言"中谈到自己对文学的贡献,"你爷爷一辈子引为自豪的是写了一本<小兵张嘎>",这是自谦,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确实奠定了他小说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从政治意象上讲,红色代表革命和进步。宣传红色经典,牢记历史,就是要教育和激励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以开拓的精神,矢志不渝地去实现奋斗目标。在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成为人们创造创新、面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但是,怎样才能使红色经典宣传常讲常新,是新形势下党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与研究仍然相当活跃,从已播出的"红色经典"剧来看,情况令人喜忧参半,本文拟从美学与人文精神的角度探讨这一常话常新的问题,以期对现实的改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正>百年风雨兼程,百年砥砺奋进。在党百岁生日之际,我有幸通过遴选成为一名兰台新兵。初见时,兰台对于我而言是水中月、镜中花;久处后,我发现兰台是一方静土、是一座万千声像的宝库、更是一部部历史的真实记录。我被这静谧的兰台所吸引、所震撼,开启了自己与兰台的亲密接触之旅。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兰台工作的这些日子里,我见到了见证成都解放的特殊红旗、《四川通讯》第一期(1927年)、四川第一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人声》报等一系列红色珍贵档案。通过这些红色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