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古人云:“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表”。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除父母外最早的老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学习、模仿的直接榜样。教师的神态,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学生的眼睛都仿佛是一台摄像机,随时将教师的神态留在各自的“底片”上。神态是感情和姿态的综合,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把喜怒哀乐的真挚感情,通过面部表情、眼神和姿态传递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理解。教师的神态具有丰富的内涵。表情是感情的“晴雨表”。心理学家认为:感情表达等于7%言词加38%声音加55%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中,眼睛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把握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国外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神态.教师在讲台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神态都会在学生的情感上、心灵上引起强烈的感应.我们中学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注意到课堂的身体姿态、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但缺少系统归纳分析.以下,笔者主要结合语文教师的教学神态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体态语言的特点及其教学功能与运用俞越龙体态语言,又名举止神态语言(BodyLanguage),俗称手势、表情。它与口头语言,均为传情达意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艾帕特·梅拉别恩从许多实验中取得了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除言语外对学生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为,如眼神、表情、手势、站姿等。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在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的一个实验结论中表述得很生动形象: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在这个等式中,面部表情就是一种非言语行为,它占了一个信息总效果的一半以上。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流信息的过程。无疑,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教师使用非言语行为所产生的美感是成正比的。一、眼神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交流信息、传递感情的载体。课堂上,教师的眼神与学生的眼…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除丁用语言来表述之外,还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加以意会,这种无声语言即体态语。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可见,体态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而在英语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某些体态语,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6.
软暴力是指用语言、表情、神态、文字等形式对人的精神和内心造成伤害的行为。软暴力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它又被称为"心罚"。校园"软暴力"通常指教师对学生在精神、心灵上,采用不恰当的语言、神态、表情、文字等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它犹如鸦片,长期在"软暴力"影响下的孩子,其心灵上的摧残、灵魂上的伤害是无法治愈的。被"软暴力"之后的人,感  相似文献   

7.
在人际交往中,表情真实可信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其心理活动与变化。从大体上说,人的眼神、笑容、面容是表达感情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总结为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是语言艺术,而语言艺术的精髓是将趣味性引入课堂教学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使师生能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之所以能受到学生的爱戴欢迎、同行的敬重,就是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教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语言、表情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文伯特经过实验,得出信息交流的总效果应为: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表情。由此可见,教学中发挥语言及表情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微笑教学”是根据心理学家计算出的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脸部表情)中“脸部表情”的重要作用的原理而创立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略带微笑”和具有善良的心地、热情的性格、执著的追求、必胜的信念,以及求实的精神品质,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的沟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潜能的挖掘,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都有着神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韩娜 《教育艺术》2010,(3):37-38
著名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曾做过调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总效应=14%的文字+36%的音调+50%的面部表情。也就是说在人们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8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其中真诚的微笑是表现力最丰富、最有效的一种非语言符号。微笑能产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效应。微笑可以表达人们的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它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消除紧张感。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它能给学生创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它早已作为一种现代教学艺术潜入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教师调节是指在课堂多维对话过程中,教师借助言语、非言语信号(含面部表情、手势、神态等),作出及时、科学的现场调节的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然而,有些课堂在教师调节的处理上有失偏颇。具体表现在:随意型,教师调节缺乏整合与深度;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口头语言的表达,已成为音乐教师的共识。我经过几年的实践,还发现运用教师本身的体态语言组织教学也很重要。因为小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接受和反馈,很大程度上借助教师的表情、神态动作、手势动作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3.
“体态语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交际手段”,包括人的身体动作、姿势、眼色、表情、神态、手势等。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会使用一些不当的体态语,具体表现为:与学生缺乏目光交流。面无表情。用食指指着学生,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14.
一、目光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一句话的影响力=7%语言+38%声音+55%面部表隋。有的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视线活动概括了70%的体态语表达领域。由此可见表情语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而在生动多变的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语,恰当的目光语不仅能够表情达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控课堂气氛,而且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足球赛》一课,图文并茂。抓住“看”,可以使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把图学活,把文讲透的教学目的。一、讲自从看人手,由形到林。1.看(观察)。首先明确看的对象、顺序、重点。以小守门员为例,看的对象:小守门员;顺序:由上而下,由下而上;重点:动作、神态。然后按照看的顺序,抓住春的重点设计填空,要求学生边看图(观察人物时要特别强调学生注意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边境空。2.做(做动作)。让每个学生站到自己座位旁边照图上的样子做动作。当同学们用心模仿图上的小守门员的动作时,对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便体会得…  相似文献   

16.
课堂语言的姿态和表情,是教师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在外部体态上的自然流露,是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形态和神态表现。语言学家把讲话时的手势、姿态、动作称为“人体语言”,把讲话时的面部表情称为“副语言”。这种“人体语言”和“副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表情达意的重要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常常需要从讲话的姿势和表情中取得帮助,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情境,使讲课内容和讲课者溶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他们头脑里形成活生生的语言形象。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教师对于课堂  相似文献   

17.
彭素芬 《教师》2010,(15):13-13
体态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目光、表情、手势及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恩曾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因此,我们不可忽视体态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教育科学界异军突起,出现了一个新的科学研究领域一举止神态学。它主要研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言(有译“举止神态语言”)即教师的手势、姿势、眼神、面部表情、位置移动等非言语信号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非言语手段来促进教学。在美国举止神态学的形成和发展都比较早,比较快,出版了很多有关的学术论文、普及性著作和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Bodylanguage呢?Bodylanguage是指通过全身或某个部位的动作、表情或姿态,传递给别人特有的意思或想法的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帕乐、帕拉别思通过实验证实: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不难看出,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人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作用几乎相等。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手势语言及面部表情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会特别感兴趣,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内容,使记忆更加深刻。语音、语调教学中的体态语。语音、语调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态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神态、姿态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师教态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