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乒乓球快攻运动员的攻球质量(这里主要指力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瞬间摆速的大小。本文试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加快击球瞬间摆速。在攻球动作中,球拍由引拍位置到击球点,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摆速V_t应等于球拍在击球前摆动加速阶段的平均加速度a与加速度的时间t之乘积:  相似文献   

2.
一、正手快点技术乒乓球运动中的正手快点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以肘关节为轴,迅速挥摆前臂。因为前臂挥摆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击球的力量(从牛顿第二定律F=ma中可得出:当m为一定,即当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球拍、球的质量为一定时,如欲增大拍击球力量,  相似文献   

3.
十二、力量 (一)问:何谓击球力量? 答:在力学中,一物体对另一物 体的作用叫做力。用公式来表示:力 =质量×加速度(F=Ma)。 击球力量就是指球拍对球的作 用力。 在乒乓球运动中,由于球的重 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击球力量的 大小主要是由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决定的。挥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的 力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在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接触时间最短的仅为千分之一秒。在大力扣杀时,球的速度为每秒47米。上旋球时,乒乓球每秒围绕自身的轴心旋转五十次。在大力扣杀时,球和球拍接触的瞬间将承受重达一吨的压力。在搓球时,球的速度为每秒7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增大乒乓球击球力量过程的力学分析,揭示了击球力量与挥拍速度及球拍与球作用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初学乒乓球的少年儿童,熟悉球性是入门的第一步,对球性的了解包括:球拍在击球时和摩擦时的弹性;球碰击球拍后的运动特征;球落到物体上反弹方向等弹跳规律和培养执拍手臂控制球拍的能力,使之初步建立良好的球感。其练习方法有:1.自抛自接:练习者手持乒乓球垂直向上抛起,待球下落时接住。待练熟后可将球高抛起,立即原地转体360度,再用手接住下降的球。2.抓反弹球:练习者一手持乒乓球站立,将球击向墙壁或地面,当球弹起即伸手向下抓球。3.连续抓放台面反弹球:练习者手拿  相似文献   

7.
李金 《网球天地》2008,(5):104-104
截击,可以说是在击球瞬间握紧球拍的打法。在来球速度很快的情况下,更需要提前调整身体朝向,做好准备姿势,在击球前就已将力量传递到球拍上。但在这样的状态下击球,却无法将球截得更远。要保证球的飞行距离,在击球的一瞬间握紧球拍至关重要。如果一开始就握紧球拍,就无法产生令球反弹的力量。更  相似文献   

8.
对于初学乒乓球的少年儿童,熟悉球性是入门的第一步。对球性的了解包括:球拍在击球时和摩擦时的弹性;球碰击球拍后的运动特征;球落到物体上反弹方向等弹跳规律和培养执拍手臂控制球拍的能力使之初步建立良好的球感。其练习方法有1.自抛自接:练习者手持乒乓球垂直向上抛起,待球下落时接住。待练熟后可将球高抛起,立即原地转体360度,再用手接住下降的球。要求:球的抛接始终在手心,由低抛到高抛,逐渐增加难度;转体时要平稳、迅速,直立接球于腹前。2.抓反弹球:练习者一手持乒乓球站立,将球击向墙壁或地面,当球弹起即伸手向下抓球。3.连续抓放台…  相似文献   

9.
少儿乒乓球训练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对少儿进行乒乓球训练,我们的宗旨是:弘扬国球精神,培养乒坛新苗。下面介绍几点科学的训练方法,供同行参考:一、如何判断上旋、下旋击球时,作用力通过球心,则球就不旋转;反之,击球作用力不通过球心,球就旋转,各种不同的旋转球都有一定的旋转规律,只有掌握旋转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所以,要判断上旋、下旋,必须通过看、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看”从三个方面看。一看,对方摩擦球时,拍面倾斜角度,拍触球的瞬间是摩擦球的中上部,还是中下部。球拍摩擦球的中上部为上旋,球拍摩擦球的中下部为下旋。二看,来球的飞行…  相似文献   

10.
球拍硬度     
《网球》2011,(12):22-22
球拍在击球的瞬间,因受力会和弦床一起产生弯曲。球拍硬度越大,球拍在击球时的变形小,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短,损耗的能量也就小,便于进行借力回球;球拍的硬度越小,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时间长,球拍击球时弯曲变形的幅度大,损耗的能量也就大,有利于选手加强对球的控制。当回球打在甜区位置时,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6,(4):79-79
在击球时,球拍给球的作用只可能有两种——撞击和摩擦,前者给予球正压力,使之产生平动速度,而后者赋予球摩擦力,使之获得自转速度,也就是旋转。相应地,击球瞬间的调节也只有两种方式——拍形调节和手腕转动,前者决定了撞击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后者关系着摩擦用力的效果好坏。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很多技术动作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还要符合战术运用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准确击中球。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笔者认为需要身体自然放松并做到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一、身体自然放松有些人打起乒乓球来显得轻松自如,富有节奏感,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放松。放松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移动步法和发力击球。乒乓球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是:“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就是为了腿部既放松又具有弹性,使之能突然起动,以利发力击球。乒乓球的发力击球,主要是爆发力。它要求击球前持拍手的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自然放松,只有在挥拍迎球,球拍即将触球时才作突发性的用力。当球离开球拍后,文要及时放松,顺势挥拍及回摆。这就是说,手臂在击球前要放松,击球后也要放松,特别是直握球拍的人,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如果击球前后手指压拍不放松,那就会造成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的对抗用力,影响反手和正手击球的迅速变换拍形。如果手腕不能自然放松,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手臂的发力,而且对大角度球、追身球、台内球都将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13.
加大击球力量生物力学原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所谓击球力量是指人体通过球拍作用于球体的力。它是通过球飞行速度V=s/t表现出来的。所谓飞行速度,本文系指从击球点到落对方球台点之间这段时间内球飞行速度。乒乓球比赛中的双方运动员都希望自己击球力量大,球飞行速度快或旋转强。以达到压制对方或直接得分的目的。怎样增大击球力量呢?本文试图从生物力学原理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一、击球力量与球飞行速度的关系球的飞行速度主要是由击球力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拍触球的时间问题,对乒乓球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力学角度看,乒乓球运动员之所以能够打出变化多端、各式各样运动状态的球,全在于球拍的性能及对球的施力技巧上。而球拍的作用及运动员对球的施力。仅仅是发生在球与球拍相接触的那一个短暂时间里。一旦球离拍飞出,运动员就再也无法控制球的运动、对球施加影响了。可以说,没有触球时间,便没有对球的控制,也便没有变化万千的球的运动。用球拍击球时,球拍触球时间一般有多长?能在一个多大范围内变化?触球时间长短由哪些因素决定?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可以增长或减少触球时间等等问题,都是属于乒乓球基础理论应该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前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商不多见,《乒乓世界》1984年第2期“球拍触球时间的纪录”一文,报道了日本蝴蝶牌乒乓球器材公司关于乒乓球拍触球时间的  相似文献   

15.
“借旋”的威力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几乎打出的每一个球都是带有旋转的。当我们使用粘性大的球拍(如正、反胶海棉拍)击球时,只要轻轻一击,就能使来球的原有旋转速度骤然消失(或近于消失)。当我们使用粘性较小的球拍击球时,由于球拍与球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来球的旋转惯性常常使球在拍面打滑而保留一部分原旋转速度飞回。我把这种借用来球原有旋转速度的方法称之为“借旋”或“借转”。在我们目前  相似文献   

16.
门球运动中有两大核心技术,一是击球命中率,二是击送球到位率,即力度。前者比较具体,易于操作,后者则比较抽象,难以驾驭,本文试就击球力度这一问题做一肤浅的探索,不妥之处,请球友们赐教。首先明确一下门球中的力,即什么在门球运动中挥杆击球,从而使球产生运动。所谓力度即是力的大小,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度如何掌握,这是我们重点探讨的问题。如果我们视球为一个质点,那么这个力的大小从理论上说,应当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即 F=ma。这里 F 表示力,m 表示球的质量,a 表示加速度。由于门球球的大小、形状、重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质量 m 在这里是一个常量,由此可知力 F 与加速度 a 是  相似文献   

17.
发球是乒乓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术。比赛双方每一球对抗、每一分胜负都是从发球开始的,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各种旋转多变的发球,是进行抢攻、争取比赛主动的有效手段。怎样才能使发出的球旋转强、速度快、落点好、性能多变以利于先发制人呢?这就有必要了解在发球时球和球拍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相互作用原理,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实践。一、发球时球的旋转过程比赛开始运动员将球上抛即是发球的开始。球经过上抛,至最高点下落,用球拍击球,球离开球拍按一定的旋转和弧线运动,直至对方还击均是发球过程。具体来讲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深泽 《网球天地》2013,(8):136-136
业余球友平时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盯球”,当球速很快时,球拍和球撞击的瞬间,你是看不清楚的。这个时候,你还需要盯球吗?峰瑞告诉大家,理论上说,击球者的眼睛应该自始至终不离开球,但有两种情况除外。一就是球拍和球撞击的瞬间,这时,更多凭借的是感觉,而不是靠眼睛去盯球,再说看也看不清楚。二是球被击出去的瞬间,眼睛还停留在击球位置上,并没有立即随球而动,费德勒在这方面的示范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敬告读者     
乒乓球被誉为我们的“国球”,其运动过程非常复杂,为了描述其基本运动,包括垂直运动,与地面或台面撞击反弹,或者用球拍不停地上下掂球的运动,本文将乒乓球看成是仅有垂直方向的运动情况,仅研究当球上升、下降,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后,反弹上升的基本情况。如果忽略其它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特别是改用40mm大球的今天,不断加快挥拍的速度,增大击球力量是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要测定乒乓球运动员极快的挥拍速度,必须使用高速摄影等特殊手段,一般很难完成。为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我们对击球瞬间挥拍速度与被击出的球飞出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挥拍速度与球的飞出距离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使用40mm乒乓球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男子为0.881(P(0.01),女子为0.889(P(0.01)。用测量扣杀时球飞出距离来推算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作为一种简便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