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7年10月11日和10月15日,两场决定"生死"的乒超升降级附加赛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乒乓馆举行。比赛在2007赛季乒超联赛倒数第二名和甲 A 联赛第二名之间进行。女子比赛的 PK 双方是重庆康德队和获得甲 A 第二的山西队。男子方面则由山东鲁能与甲 A 第二名八一工商银行二队争夺最后一个乒超名额。  相似文献   

2.
2012重装乒超     
叶婉 《乒乓世界》2012,(11):34-35
2012赛季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于10月17日揭开战幕。一直以来,乒超联赛以打造“中国NBA”为目标而不断推新。新赛季,乒超联赛打出“重装上阵”的口号,从联赛体制上进行多项革新,为我们带来全新组合的“重装乒超”。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9,(2):151-151
无门无派:我觉得多家乒超俱乐部组织球员进行了公益活动有以下几点好处:1、宣传乒超联赛,宣传俱乐部,使乒超联赛和俱乐部取得双赢。2、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职业素质,让他们知道,他们打好每一个球,就是对俱乐部最好的负责.而在公益活动中走近球迷,也能提升俱乐部的形象和球员自身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5,(2):104-105
2003-2004年鲁能怀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结束之后,“全乒乓(alltt.com)”网站举办了“谁来拯救中国乒超联赛?”主题有奖征文活动,从2004年10月底至12月31日,共有500多名网友回复参与,大家各抒已见,表达了球迷渴望“将乒超联赛打造成中国体育市场精品赛事”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随着华东理工山西大土河俱乐部和宁波海天塑机俱乐部捧起代表联赛冠军的“凤杯”和“龙杯”,2012乒超联赛落下帷幕。回顾整个赛季,有哪些面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相似文献   

6.
梁慧敏  薛俊 《乒乓世界》2004,(12):36-37
“什么联赛球队都没有一个稳定的主场,‘上山下乡’到处觅食,依赣当地政府‘接济’?——乒超联赛,我能;什么联赛上场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记者比看比赛的观众还要多?——乒超联赛,我能!”这是国内某专业乒乓球网站前一段时问首页上套用的一句广告语,看上去是对乒乓球超级联赛的一种讽刺,但同时也反映出号称职业化多年的乒超联赛的尴尬处境。一时间,关于超联的各种讨论纷沓而至,“批判”似乎成了一个主流的声音,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另类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颜一瑞 《体育世界》2014,(10):19-20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品牌建设对于加快联赛市场化进程有几集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乒超联赛十年来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研究。在品牌建设上主要从乒超联赛的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竞争力和品牌传播四个维度入手进行研究,发现联赛存在赛制办法不固定、主场建设和俱乐部建设水平不高、外籍球员吸引力度不足、赛场观众类型单一、体育展示内容贫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为乒超联赛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0):46-46
乒超联赛第一循环前5轮比赛中,孔令辉、王励勤、朱世赫、王楠、张怡宁等高手均受到了众多小将和老将的挑战,精彩比赛层出不穷。随着赛程的进展,我们将继续报道乒超联赛中的冷门之战。  相似文献   

9.
当年乒乓球超级联赛在创建初期能够成功开展,双轨制在其中"功不可没",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却成为了乒超联赛深度发展的绊脚石。2014赛季乒超联赛继2008赛季后再次失去冠名商,在一流的教练组、球员和一流的平台上组成的联赛却无法吸引到赞助商和观众。因而现在联赛想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前市场导向走职业市场化道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离:让俱乐部拥有运动员产权和肖像权,制定完整的转会制度和工资标准,废除联赛对外援的限制,并将运动员在联赛中的成绩作为运动员代表国家征战国际大赛的重要指标,才能真正体现"第三次创业"的意义,使乒超联赛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其实现乒坛NBA这一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山东职业足球史上另一支曾在顶级联赛征战的俱乐部——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隶属中能集团,该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12月31日,俱乐部前身系山东省经贸委(青岛)队、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是青岛第一支职业化足球队。作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创始球队之一,1994年获得甲B联赛冠军成功晋级到甲A联赛;1995年不幸从甲A联赛降级。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6,(2):8-8
2005年12月29日,2005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俱乐部颁奖仪式暨总结会在北京大宝饭店举行。在会议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乒羽中心主任蔡振华总结了2005年乒超联赛的得失.展望了即将在2006年5月20日举行的2006中国乒超俱乐部联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推出的一项职业体育赛事,代表了国际乒乓球职业赛事的最高竞技水平,却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化体育产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控制乒超联赛的管理与运作,掌管绝大部分的经济来源,而大部分的俱乐部却难以吸引消费者、取得赞助、获得转播权和盈利。收集了3类信息资源:有关体育市场理论与实践的文献、乒超联赛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访谈以及现场考察资料,用以鉴定主题和认定相关的3个受研究构面(市场划分、品牌与品牌价值、管理与政策)。这3个理论层面在制定预期的研究框架和指导乒超联赛重新定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深入现场的实际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采用克雷斯韦尔的定性研究程序,对乒超联赛的管理和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分析,并从多维视角和多元途径,对乒超联赛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产品提出合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诗畅 《体育风尚》2021,(5):293-294
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乒超联赛俱乐部关键竞争力概念的解读,总结相关文献,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把环境适应、竞技综合、市场营销、文化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五大能力确定为乒超联赛俱乐部关键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的五个维度。文章旨在构建健全、科学、适用的乒超联赛俱乐部关键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管理能力维度出发,以制度管理能力、战略制定能力、组织规划能力、财务统筹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为乒超联赛俱乐部关键竞争力管理能力维度二级指标,最终确定乒超联赛俱乐部关键竞争力管理能力维度的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测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已经结束,看了几场中央台现场直播的比赛,总体感觉是,离我们球迷心目中真正的乒超还很遥远。 不可否认,今年的联赛比往年有了很大改观,有了规范的比赛时间,使联赛本身显得紧凑而有连续性。但一个联赛不是挂上一个“超级联赛”的名字就可以成为真正的超级联赛,想成为成为世界乒坛的“NBA”,需要从联赛本身的赛制、俱乐部运作、电视直播、新闻宣传等各个方面提高水平,但现在几乎没有一处让我们球迷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5.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7,(10):44-44
2007年9月5日,乒超联赛第十六轮比赛战罢,只剩三轮。四川全兴1比3不敌辽宁锦州万通。这样,同积27分的浙商银行和宁波海天将在下一轮对决,而这也将成为决定本年度联赛冠军归属的生死之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0日晚,随着上海冠生园俱乐部最终捧起男团冠军杯,2008乒超联赛成功落下帷幕。本赛季的乒超联赛,异彩纷呈:统治乒超多年的“马琳定律”遭到终结;马龙的完美发挥让人看到了后生可畏;女团方面山东鲁能实力强大,并最终夺冠,而河北冀中能源遗憾降级;张怡宁带领的卫冕冠军北京时博国际最终排名第五,王楠退役后郭跃领军的辽宁鞍钢则迎来了第三个联赛亚军。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7,(3):8-8
乒超联赛2007赛季运动员公开流动办法为了实现乒超联赛运动员流动的公平和公正,使2007赛季真正成为备战2008奥运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在广泛征求了各俱乐部意见之后,决定2007年赛季运动员流动仍采用公开  相似文献   

18.
夏娃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5,(10):48-51
8月20日在日本冈山县举行的一场“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成功地打开了中国乒超联赛通向海外的大门,国内舆论为“打造乒超NBA”造势的呼声再起。本刊记者随辽宁本钢俱乐部前往日本冈山.亲身体验了6年乒超联赛中从未见过的火爆场面。在颇受启发的同时,也深感兵超的NBA之梦尚远.因为中国乒超目前所拥有的.仅仅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球员.而打造一个成功的职业联赛.仅凭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4,(9):51-51
《乒乓世界》:天速公司赞助乒超联赛多长时间了? 从08年奥运会结束后开始的那个赛季,一直到现在,七年了,我们是看着乒超这么多年慢慢过来的,希望能够长期合作下去。今年乒起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不管是我们天速也好,各个俱乐部也好,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乒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男子篮球8强技、战术特征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对近 5个赛季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各队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探讨了男子篮球甲A联赛 8强的技战术特征 ,为男子篮球甲A联赛及其各队的技战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