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课程决策的传统主要是集权型的。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决策转变,即从完全国家决策模式阶段,发展到以国家决策模式为主、国家和地方决策并行的阶段,而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又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相结合的模式。虽然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决策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对课程决策本体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课程决策的传统主要是集权型的。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决策转变,即从完全国家决策模式阶段,发展到以国家决策模式为主、国家和地方决策并行的阶段,而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又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相结合的模式。虽然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决策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对课程决策本体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 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打破了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决策机制。此外,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声势浩大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悄然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校本课程的发展,强调了学校一级的课程决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原来集中于国家的课程决策权力下放,实现课程决策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实现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194 9年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经历了完全国家决策模式和以国家决策为主、国家决策与地方决策并行的模式的演变 ,目前正转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决策相结合的新阶段。新的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应为 :国家主要是宏观调控和指导 ,并就最基本方面作统一规定 ;地方在遵循有关的国家统一规定的前提下 ,承担起本地区课程决策的主要职责 ;学校则进行校本课程决策。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重宜有计划地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松涛 《考试周刊》2012,(49):151-151
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实施者,而是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作者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农村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对教材"因地制宜"大胆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开发,使其"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统的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特点是地方决策为主,同时学校也有一定的决策权限。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即增强联邦政府的课程决策权限,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相结合的课程决策模式,这对我国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新",在于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在于强化三级课程管理,在于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在于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性课程形态纳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初等教育的基本状况1.农村小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实行了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应该是每一所学校至少都应该开设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初春开 《考试周刊》2011,(85):224-225
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同时强调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三级”宏观课程的结构中.地方课程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戈柔 《中学教育》2002,(9):23-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将课程管理的权力由国家逐级下放至学校,给予学校管理课程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也为学校课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校本课程作为一项独立的课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它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摭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鲁成彦 《新疆教育》2012,(19):51-51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单一的国家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体系的坚冰被打破,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机制和课程体系正着手建立,校本课程也因此而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随着新的高中课程计划的推行,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校本课程发展问题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焦点 ,其实质是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问题 ,这样就使课程决策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建国以来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的演变经历了两大阶段 ,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 ,中小学课程决策机制转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以建立体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平衡关系的课程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吴福林 《考试周刊》2009,(15):17-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自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始了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多元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转变。江苏省南通中学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是我国课程校本化建设的领跑者。21世纪初,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以学生为本,具体包括:从“双基”到“四基”;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多类型课程体现目标;学生建构的课程设计,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这些目标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课程设计、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开放系统的课程设计等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徐吉志 《生活教育》2012,(10):2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此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在课程的定位、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和提升,才能让学校课程更有吸引力,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