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博士信箱     
聪明帅气的Q博士: 你好!首先告诉你哦,我们班同学都是《创新作文》的“铁杆”哦!怎么样!震住了吧!这次来有两个小问题:NO.1为什么最近几期《创新作文》发得那么迟呢?我们等得焦急啦!NO.2为什么最近几期的“恶搞剧场”没有漫画呢?如果有漫画,一定会更吸引我们目光的,对吧?  相似文献   

2.
Q博士信箱     
聪明帅气的Q博士: 你好!首先告诉你哦,我们班同学都是《创新作文》的“铁杆”哦!怎么样!震住了吧!这次来有两个小问题:NO.1为什么最近几期《创新作文》发得那么迟呢?我们等得焦急啦!NO.2为什么最近几期的“恶搞剧场”没有漫画呢?如果有漫画,一定会更吸引我们目光的,对吧?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当你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否会付出你的责任心去干好这件事情呢?那么,你又是怎样理解“责任”这个词的呢?  相似文献   

4.
炸肉丸     
本期主题:我想当“妙手小厨师” 看过漫画《妙手小厨师》的同学肯定会对漫画中小厨师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厨艺叹为观止。其实,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也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光烹饪方法就有二三十种呢。同学们对烹饪感兴趣吗?自己动手实践过吗?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同学的厨艺心得吧!  相似文献   

5.
看图作不难写,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它没意思,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啊,这一定是:一、没有真正理解漫画的意思,二、没有充分发挥想像力。  相似文献   

6.
王瑛 《辅导员》2009,(21):12-13
在练习题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修改病句或修改一段话;在作文时,同学们也常常会写出一些不通顺、不流畅的句子。那么如何修改病句?如何避免我们自己在写文章时出现病句?如何培养我们对病句敏锐的洞察力呢?  相似文献   

7.
境界     
面对试卷上的错误,当老师为我们讲解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我懂的”。懂了为什么还会有错呢?嘴上不说,心里却时时都在为自己辩解,而辩解自然可以有着多种理由。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事实是我们很多学生不是没有作文素材。可就是不会用。看了人家所写的优秀作文后,往往会发出感叹:这些素材我也都有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么用呢?一句话,就是还不是“巧妇”。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巧妇”呢?  相似文献   

9.
“闻过则喜”是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意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这个成语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了,可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空前的改革,改革中必定会出现失误。当我们还处于“当局者迷”时,“旁观者”知无不言地向我们提出来时,正是判断我们态度的时候。我们是“闻过则喜、闻者足戒”呢,还是“闻过则怒、讳疾忌医”呢?  相似文献   

10.
成长的烦恼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们的童年为什么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呢?其实,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笑过、哭过,烦恼并不少。大人们总是不理解我们,他们总是说,当小孩子多好啊,无忧无虑的。  相似文献   

11.
“文似看山不喜平。”确实如此。想一想,一篇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波澜,谁会喜欢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有意识地写出一点波澜。那么,写出波澜的方法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一位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你再坐下想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来帮帮他”: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战胜自己     
7月28日 晴 人生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对手,甚至是敌人乃至劲敌,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我们能够战胜他们,打败对方,使自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功。然而,有一个“敌人”我们在许多时候却不能战胜他或说很难战胜他,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4.
张老师: 您好! 在考试作文中或由于紧张,或由于平时积累不够,有的同学会“咬断笔杆不放松”而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这时,我们能否在“山重水复”之际,重现“柳暗花明”呢?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以前,当我读小学三年级时,一天,语文老师在班上问我们:“如果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不到老师该怎么办呢?”一个同学小声地说:“我可以去查字典。”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如何变“学生害怕写作文”为“学生乐写作文”呢?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也是要“有米可炊”啊!  相似文献   

17.
潘利娟 《考试周刊》2012,(50):55-55
大凡留心的人都不难发现,为了看动画片,小学生乃至中学生,一再不听师长的话,总是按时悄悄坐到电视机前;一些来不及完成作业的学生,甚至冒犯"戒规",竟然不顾一切地扑向电视机。一部小小的动画片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呢?归纳起来,一是富有童趣,二是有逗人的故事情节。由此我想,科学家能从企鹅的大肚皮上受到启示,创造滑车,难道我们就不能从学生追看动画片这一现象受到启发吗?由此我创建了“激兴、创境、潜法”作文教学法,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枯燥无味”、“无话可说”、“无法可写”的三大苦恼。现以苏教小语四下习作七“组织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当一回盲人,聋哑人……参加一次文体排练或社区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这一作文为例,简述我的做法。一、“激兴”。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著名的智育家洛克在《教育的漫画》中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这段话明确告诉了我们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被学生视为苦差事的作文更需要这样。  相似文献   

18.
呼唤真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想起这句经典的歌词。漫画中,小狗的做法难道不对吗?小狗一句热心的“我来帮助你”却遭到怀疑和嘲讽,让人心寒。  相似文献   

19.
黑子 《初中生》2007,(9):17-20
在中考作文的考场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当面对一个文章题目的时候,一些同学常常会有“没词儿”的感觉,有的人甚至连一点儿思路也没有。其实,这是快速人题能力比较差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快速人题呢?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习作评改课了,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受到了孩子们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今天谁的习作进步了,老师会表扬谁呢?”“我的习作会在全班交流吗?”“我上次的习作感觉不太好,同学们会怎么评价的呢?”……通过他们的表情,我就知道他们的小心眼里都在想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