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汉藏石刻档案记述内容、兴盛原因、保护情况的比较,拓展了我们研究石刻档案的思维空间,深化了我们对两个时期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浅谈石刻碑铭档案的加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大量现存及考古出土的石刻碑铭档案,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清洁去污之后,有必要视每一块石刻碑铭档案的质量状况进行加固,以有利于石刻碑铭的长期保存及日常维护.下面我们拟就石刻碑铭档案的加固目的与要求、加固荆的类型及处理方法作初步讨论,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云南永胜他留人留下了许多汉文历史石刻档案,对我们研究他留人的社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他留人石刻档案保存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叶楚健 《兰台世界》2016,(19):25-27
石刻档案的清洗去污是档案修复保护的基础。对石刻档案化学清洗去污的相关规程与操作要求进行了探讨,包括制定清洗原则、碑铭石刻情况调查、污染物调查分析、外环境因素调研与清洗去污模拟实验和试验等内容,旨在为石刻档案化学清洗去污的规范和后期修复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庞铭辉 《云南档案》2009,(12):46-48
广西的石刻档案包括摩崖石刻档案和石碑石刻档案,这两类石刻档案数量众多,遍布广西各地,内容也极为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军事、科技、民族关系、民族风情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云南档案>曾刊载过云南省文山州档案馆陈志文的文章<清代石刻档案进档案馆>,仔细品味这篇文章,心中颇有感触.石刻档案是否应该入藏档案馆,档案馆收藏石刻档案是否影响了文物部门的收藏职能,石刻档案的价值内容能否得到充分发掘,这一连串的疑惑萦绕在心头.然而,经过仔细分析后可以看出,石刻档案征集入藏档案馆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石刻档案在我国档案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石刻档案仍然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它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本文主要从石刻档案的形成与发展,石刻档案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它的重要研究价值三个方面分别加以介绍,以便人们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对石刻档案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石刻档案形成时代久远,在我国古代历史档案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以辽宁省的石刻档案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辽宁省石刻档案的种类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家对全国文物进行了考察、鉴定,专家们称陕西是文物"大大省".而在陕西的文物中,石刻文物也就是石刻档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单就石刻来说,陕西也是石刻档案的"大大省".在三秦大地上,无论是关中平川、陕北高原,还是秦岭山区、陕南盆地,到处都布满了石刻.地面有数不清的碑碣,山上又有众多的摩崖,地下还有大量的墓志.这满山遍野的石刻,形成了陕西的一大文化景观,使三秦大地成了一个立体的天然"石刻档案馆".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南京明代功臣墓石刻发现清理和修复保护档案入手,在分析评价现有保护档案记录整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南京明代功臣墓石刻保护档案新的分类原则,并初步探讨实现南京明代功臣墓石刻保护档案数字化,形成保护档案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山东档案》2014,(6):30-33
泰山石刻档案堪称国宝级稀有档案,石刻档案的历史悠久,年代连续,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泰山上下,从山麓到极顶,从涧壑到绝壁,泰山石刻有2500余处,其中崖刻1000余处,碑刻800余块。泰山石刻种类繁多,有石碣、石阙、碑刻、墓志、经幢、摩崖碑刻、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十余种类。石刻档案内容宽泛、书体高雅、构思巧妙、风格万千。  相似文献   

12.
朱兰兰 《档案》2014,(3):29-32
墓志作为一种石刻档案,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档案文化遗产。张钫先生一生有着深厚墓志情结,收藏了大量的墓志石刻档案,并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这些宝贵的档案文化遗产得以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石刻档案的类型和价值曹馀濂石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国家的瑰宝。石刻取材于地面石方,镌刻文字图像,记功述事,晓喻昭示各方,是档案中的一个种类。石刻记事始于秦汉,至明清已极为盛行,大量的石刻文字,为我国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史料,弥补了我...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岩石上镌刻文字,是许多国家和民族书史记事的一种手段。近代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古代东方各国、希腊和罗马都留下了大批石刻档案,它们是研究上古史的第一手史料,在世界档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古代东方国家的石刻档案石刻档案曾广泛形成于古代东方各奴隶制国家,大凡纪功颂德、颁布宪令、会盟立约、外交征伐等重大事件,都要刻石记事,以昭示各方,流传久远。外国的石刻档案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渐形成,它们通常被刻在庙墙、陵墓、石棺、调色板、雕像等石质材料上。如在历代法老的陵墓──金字…  相似文献   

15.
现存及考古出士的石刻碑铭档案是我国古代遗存的珍贵文化遗产,但在这些石刻碑铭档案中,有的已出现裂纹,有的存在缺损,有的甚至已经断裂.  相似文献   

16.
竹溪县慈孝沟内有一份珍贵的石刻档案,它记载了400多年前,朱明王朝曾在竹溪采伐大木,以建皇宫的历史.可别小看了这份石刻档案,在它和其它史籍的参照下,澄清了围绕竹溪"皇木"所产生的一系列疑问.  相似文献   

17.
南阳石刻汉画档案是我国发现最早、数量最集中、内容最丰富和年代体系最完整的石刻汉画档案。本文通过研究它们,揭示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保护、继承和发扬我国的这一古代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历史悠久。明代以前,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成果较少,直到明、清、民国时期,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纸质和石刻档案史料的编纂方面才有了大量优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取得了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藏族石刻档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中央王朝与藏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详细记载了中央王朝为治理边疆所实行的各项措施。本文从边疆治理的视域出发,提出开展藏族石刻档案的整理发掘研究工作,有利于为边疆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档案支持;并通过文件连续体理论提出整理发掘的思路与对策,结论对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整理发掘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早期的档案根据载体不同可分为甲骨档案、缣帛档案、简牍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等.由金文档案的定义--把中国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具有史书记事性质的铭文档案叫金文档案可知古代刻有铭文的青铜文物几乎均可称为金文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