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这一重要载体,离不开各课程的课堂活动。"绿色智慧"课程是飞龙实验小学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学校基础建设开发的课程群,是结合学校"培养慧学、慧玩、慧生活的快乐儿童"的育人目标和秉持"守正出新"的办学理念下而构建的课程体系。通过"绿色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学校创设了"绿色智慧"的课程文化,架构了"绿色智慧"的课程体系,厘清了"绿色智慧"的课程目标,培养了尚德、尚能、尚行的幸福教师,进而丰富了学校发展内涵,彰显了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2.
学校自建校以来,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构建"爱·智"为主题的课程体系,实现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建构,促进学生爱与智的素养发展。以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品行高尚、学业优良,有"爱"有"智"的"爱·智"少年为育人目标。构建学校"爱·智"少年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而育人目标的上位是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所以,学校课程改革追求的应该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南阳市实验学校从儿童本位出发,以"为了明天"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将核心素养校本化,开设了"3F"(Fun Free Future)校本课程体系下的行走课程。该课程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师扬中附小以"健身健心,雅言雅行"为办学理念,把"身体健康、心理阳光、仁爱好学的好少年"作为培养目标,积极建构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学生需要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通过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优化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拓展性课程,突出主题项目课程,通过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让核心素养落地,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上位目标,是学校育人途径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依据,是学校课程观的重要内容,决定学校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文化及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核心素养指导下,学校课程观的主要变化遵循渐进策略、系统策略、传承策略和创新策略,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庄惠芬 《江苏教育》2017,(10):10-12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重要载体是课程。需要对目前学校课程"不上天、不入地"的现状进行剖析与反思,把握国家的期待要求、融入学校的育人目标,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整体构建、科学实施与践行,体现儿童的需求、学校的追求和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素养在深化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是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应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根据育人新要求,系统地规划和建构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课程体系,保证育人质量。因此,在对学校课程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构建出科学合理、有效实用的"学校课程方案评价体系",从而为中小学课程方案编制和评价课程方案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课程体系整体规划,是指在学校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将教育内容的结构、类型和具体安排等要素加以整体设计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是学校开展校本化课程体系规划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围绕"启迪智慧,化育生命"这一核心理念,以深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潜心探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策略,让学生绽放生命之美,获得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9.
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根据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附海初中核心文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点三层四维"金字塔型的课程结构,以学校核心文化的三个价值目标"感恩""包容""进取"为三个纬度,把学校课程梳理为感恩课程、包容课程、进取课程三个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升他们的人文底蕴,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和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教学,努力探索自本课堂教学策略,着力探索具有附中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至关重要,高职教育不能以单独开设几门课程的形式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强行"塞进"课程体系,而应该寻求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有机"融入"课程体系的新思路、新方法.文章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教学组织进行实践研究,以期为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及高职课程构建的合...  相似文献   

11.
丁雯 《辽宁教育》2021,(4):31-34
教育要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课程是最重要的"养料"。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在确定了"融教育"办学特色之后,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变革和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学校遵循"让孩子们经历100个世界"的课程理念,构建"融+"课程体系,以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思路,用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晓 《职教通讯》2019,(18):13-16
职业素养作为一个职业人必备的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说是每个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分析了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知识重技能轻素养、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单一且形式化、学生自身不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等不足,从"完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重视职业素养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整合师资资源,全员全方位育人;借助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实践创新素养被列为新时代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学校提出了"慧心引领成长,乐创点亮未来"的办学理念。为实现素养的校本表达,学校着力打造"慧创"物型文化,构建"慧创"课程体系,探究"乐创"课堂结构,改进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实施培养"慧创少年"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14.
核心素养蕴含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了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高职生的核心素养呈现出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发展滞后、社会参与增多的特点,需要加强培育.核心素养与"五育"并举在目标、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应注重在"五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基于"五育"并举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做好高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课程体系间的融合互渗,做到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个性成长,而个性成长的基础是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学校的课程只有从统一走向选择,从单一走向丰富,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服务,才有可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才能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理念的根本途径。践行"崇文求真"的育人理念,实现新时期"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是南京一中人的潜心追求,近年来南京一中通过课程引领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6.
学校在"不求快、但求远"的"致远教育"引领下,践行"知行并进、弘正致远"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升学校生命格调与品质的生活课程体系,培育"有梦想、能自主、会生活"的蓬勃少年。1.立足育人本质,构建生活课程体系学校基于教育价值和学校"致远文化",吸收和运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成果,关注学生生命质量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核心素养对培智学校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培智学校学生适应生活的核心素养,从绘本阅读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套系统性、全覆盖、开放适性的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开展主题阅读;依据学段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共读。在课程评价中应注重学生对绘本图文的理解;善用层次性提问;创设情境任务进行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王旭平 《江苏教育》2017,(10):17-19
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小社团,大舞台——社团活动可以让核心素养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一是在构建社团活动的课程体系中培养核心素养:创新社团活动的课程开发、建设社团活动的课程载体、挖掘社团活动的课程资源;二是在转变社团活动的学习方式中培养核心素养:把"自主"作为社团活动的基本理念,把"合作"作为社团活动的重要方式,把"探究"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特征,让社团活动从"兴趣化"发展走向"课程化"实施。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符合学校的发展愿景,契合学校的办学实践,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岛沧口学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一、确定课程理念—勇于出海,构建"济沧海"课程体系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并沿用的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要如何培养人。核心素养作为目前教育发展的热点,进一步刻画了教育要培养的人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部分,在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更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素养渗透的重任,但目前还存在着学科"育识"和"育人"的分离。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下学科教育的深度解读,以及对核心素养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解析,进一步明确学科育人的根本价值和路径,以期引发对学科育人价值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