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现收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必修)。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注释不尽如人意。下面分条加以阐述。一、苏子愀然现行新课标教材注: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2006年11月第2版第32页)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必修)却注为:忧愁凄怆的样子。(2004年9月第1版第154页)两个版本教材的编者对"愀然"一词的处理明显不同,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两个版  相似文献   

2.
<谏太宗十思疏>(高一<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段有两处标点值得商榷.教材原文及标点是: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12月第1版)和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五(2006年11月第2版)所选的《说“木叶”》中倒数第二小段均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4.
李荣军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2003年6月第1版)《勾践灭吴》中有这样的句子:“国之孺子之游者。”《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译为“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此处将“游”译为“流浪无归”,笔者认为这种翻译不妥,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5.
袁鹏 《教学随笔》2008,(4):20-2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灯下漫笔》(2007年3月第二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可谓“大变脸”.在结构和篇目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我校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这里针对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心修)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2005年4月湖北第3次印刷.以下简称旧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2007年3月第2版,  相似文献   

7.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是新教材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登泰山记》中的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当我诱导学生讨论本文语言特点时。有学生举手:“根据有关资料(己提前印发给学生).我觉得:教材中该句的标点和《教师教学用书》‘望’义的注释都欠妥。”  相似文献   

8.
杜甫<客至>中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肯"字如何解释.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P146.本文所谈教材皆为人教版)将"肯"释为"正、恰".这显然不妥.因为,若是"正'与邻翁相对饮",那么,"隔篱呼取"就成了多余的举动了.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必修)选编了传统课文《鸿门宴》,课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处标点使用不规范,列于此,加以辨析。(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2007年3月第2版2013年6月吉林第7次印刷24页)(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25页)对这两句的断句,历来就有分歧,不同版本标点使用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2000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四册上的《祝福》彩色插图《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下称图1),在2003年改版时换成了另一幅由张嵩祖作的《祥林嫂》(见第二册,下  相似文献   

11.
《桃花源记》为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然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2001年第1版)对其中几个词语的处理似乎未尽完善,现提出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蜀道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3.
赵挚 《湖南教育》2004,(18):36-37
先让我们对比一下人教版语文教材2001年3月第1版的第三册(简称旧教材)和2001年12月第1版的二年级上册(简称新教材)。  相似文献   

14.
说明:本文所提到的课文和注解,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课《语文》课本,其中第一册为2000年3月第2版,第二册为2000年11月第2版,第三册为2000年12月第2版,第四册为2001年10月第2版,行文时不再重注。但若同时出现于更新的版本,当另外加注。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祝福》作为现代小说经典,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现行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三册将其作为精读课文选入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单元。按照惯常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讲授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高度重视对作品中鲁镇"祝福"的景象、"雪"的环境描写、祥林嫂三次外貌描写的鉴赏。[1]这些的确都是重要的鉴赏点,是解读作品主题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引语《项链》是人教版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课。1956年,《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列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1959年,人民教学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二课和人教社出版的师范学校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二课第一次收录本文。可1961年就删掉了。几经反复,“文化大革命”后,《项链》被再次收录,编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课,成为经典篇目并一直选用至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封面介绍     
果明 《小学语文》2010,(7):38-38
本期封面插图为人教版第六套小学语文教材《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1981年1月第3版)16课《小小的船》的插图。  相似文献   

18.
教材(2002年11月第2次印刷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杜2000年出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杜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朱编)、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郭编)等书。  相似文献   

19.
《桃花源记》为语教材的传统篇目,然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语》(人教版2001年第1版)对其中几个词语的处理似乎未尽完善,现提出来加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2003年6月第1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新增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著名演说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一文。该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病句: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这句病句的病因就出在“公诸于众”这个词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