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词鉴赏应该从哪里切入?从哪里切入才能比较快捷地鉴赏出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情怀、表现手法?要准确鉴赏古诗词,可以肯定必须读懂整首诗或词反映的思想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而后加以一定的想象联想。但受阅读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了解诗人生活、写作背景,也不可能更多地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理感受,于是往往不能准确鉴赏古诗词。这样说是不是面对一首古诗词,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鉴赏?其实不然,完全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切入,简便而快速地鉴赏一首古诗词。一、从体现诗词反映的季节或时间的词切入把握诗词所描写的季节或时间,对鉴赏诗词有重…  相似文献   

2.
<正>"诗言志",诗歌常通过文字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志向等。鉴赏诗词,一般从意象入手,探析意境,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有一些诗词,作者常把乐曲名融入其中,含蓄蕴藉,创造出新奇高妙的艺术境界。如果鉴赏者不懂乐曲特定寓意,诗人特定的情感就难以准确把握。因此,了解一些乐府曲调,对我们鉴赏古诗词及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大有帮助。笔者以李白的诗歌为例,谈谈常见乐府曲调在诗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3.
钟志彤 《考试》2009,(1):73-74
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是鉴赏诗的钥匙。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要深刻地理解诗歌。诗歌中的意象和人物形象则是理解鉴赏诗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民族的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外国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点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前提,而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外国诗人诗作的了解也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外国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把握外国诗歌的审美特点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前提,而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外国诗人诗作的了解也是进行外国诗歌鉴赏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感情对于诗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诗歌的生命.古人云:诗言志.诗人写诗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因而要鉴赏诗歌,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研究作者,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以人为本,仔细品味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诗歌鉴赏要了解作者,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历代文学大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对诗歌的鉴赏是很有帮助的。作者是诗歌鉴赏的本源。一、看作者风格流派明了诗歌作者的风格流派,对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就有了便捷的途径,至少可以知道大致的方向。读到李贺诗歌应该想到他艺术形式上的鲜明创造性、独  相似文献   

8.
在对小说情节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讨论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即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从现实生活逻辑入手对小说情节进行历史性还原,以诗人的眼光进行赏析;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情感内化后的外在表现,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是深入把握小说情节内涵的钥匙;文学作品的价值在读者接受过程中实现,从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出发对小说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9.
汉语诗歌因其汉语语音的特点,有独特的音乐性。诗人创作诗歌不仅重视内容,也重视音律。以《登高》为例,谈谈“审音”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通过“审音”,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细致地了解诗人的情思意趣;把握诗人及作品的风格、节奏,更好地理解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正在冲击和挑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诗歌,尤其是古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中考和高考中的重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学习?如何鉴赏古诗词?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一、把握诗中的信息 诗中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这些信息.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和诗的类别.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露的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待诗作的背景.鉴赏诗歌要因入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测试,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出现,然而学生在回答时往往不尽人意。如何鉴赏古诗,寻找诗眼,首先应力足于它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赏析诗歌的意境,把握艺术形象,领悟诗人的情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整首诗歌。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朗读意识,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体味诗人的思想情感,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意象,自主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并通过练习将之巩固,更要充分了解学情,把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充分建立起来,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未知的诗歌鉴赏,真正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3.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并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往往较含蓄,诗人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感情蕴蓄在各种具体形象之中,鉴赏诗歌一般要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来体味其思想感情。但对于解答诗歌鉴赏题来说,先把握感情基调,不仅为体味诗歌感情打下基础,也为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指明方向,能较快地入情入境。在考场上鉴赏诗歌,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吟诵、品味,快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就尤为重要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快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首先必须把握诗人的情感。因为只有鉴赏者在情感上和诗人、文本进行交流形成共鸣时,鉴赏的目的才可能真正达到,文本的价值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诗词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陈培 《阅读与鉴赏》2009,(12):49-49,63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明确要求诗歌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能力层级为“D”。这“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是对我们学生提出的比较高的要求。对我们学生来说.诗歌鉴赏难在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更难在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上。因为,诗歌鉴赏既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要学生把握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一切内涵.还要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体验,才能想诗人所想.说诗人所说。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本设计就以“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歌为教学切入点,形成方案A。 鉴赏诗歌从诗歌意象入手,将会找到一把通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本设计以“意象”为切入点,用诵读基本规律带动诗歌意象的品析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形成方案B。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鉴赏要从微观剖析和宏观把握两个角度进行。古诗词鉴赏的微观剖析是对字、词、句的具体细致分析,宏观把握是顾及全篇及上下文的联系,大致了解创作者的全部创作及其经历。  相似文献   

18.
黎玉伟 《课外阅读》2011,(12):310-311
我走进课堂听的两节高中新课改调研课教学案例:一节课是比较鉴赏《蜀相》与《书愤》,教学目标在比较鉴赏两首诗歌的基础上,走进作者,了解诗人内心涌动的情感。教学结果课堂沉闷;另一节课是苏东坡词鉴赏。在课堂中对了解《定风波》的问题提了三个:诗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教学结果课堂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不理解诗人的情感,就无法进行诗歌鉴赏活动。文章围绕介绍背景、把握主题、琢磨内容、鉴赏景物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情感来推动诗歌鉴赏。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不理解诗人的情感,就无法进行诗歌鉴赏活动.文章围绕介绍背景、把握主题、琢磨内容、鉴赏景物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情感来推动诗歌鉴赏.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